河西走廊是中国东部通向西域的咽喉要道,汉唐以来,作为“丝绸之路”的一部分。成为古代中国同西方世界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

题目
单选题
河西走廊是中国东部通向西域的咽喉要道,汉唐以来,作为“丝绸之路”的一部分。成为古代中国同西方世界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国际通道。河西走廊成为古代的“丝绸之路”的原因是()
A

河西走廊物产丰富

B

河西走廊生产丝绸

C

是古代的商业中心

D

西部地区处处干旱,沙漠广布,只有河西走廊绿洲处处,农业发达,成为东西方交通要道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6.敦煌位于古代中国通往西域、中亚和欧洲的交通要道—()上,曾经拥有繁荣的商贸活动。


正确答案:丝绸之路

第2题:

丝绸之路在中国境内的咽喉地带是()。

  • A、关中
  • B、敦煌
  • C、新疆
  • D、河西走廊

正确答案:D

第3题:

丝绸之路在中国境内的咽喉地带是()。

A.关中

B.敦煌

C.新疆

D.河西走廊


参考答案:D

第4题:

新疆,古称西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公元前()年,西汉中央政权设立()都护府,新疆正式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 A、30;边塞
  • B、40;冀州
  • C、50;北庭
  • D、60;西域

正确答案:D

第5题:

汉唐之际的丝绸之路是否无多大作为,导致中国无法与外界沟通,而成为封闭的文化?


正确答案:不是。丝绸之路在汉唐之际并不是现在的样子。当时,其经过的地方植被丰盛,河流穿越,人员往来,相当繁忙。只是唐末地理变迁,河流潜入地下,丝路才逐渐衰落。

第6题:

敦煌位于古代中国通往西域、中亚和欧洲的交通要道——()上,曾经拥有繁荣的商贸活动。


正确答案:丝绸之路

第7题: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古代中国与西方政治经济文化往来通道的统称。


正确答案:正确

第8题:

“丝绸之路”又称丝路,是古代以中国()为起点,经过陇西高原、河西走廊和西域地区等地,进而联结中西南亚、西亚和欧洲的一条陆路通道。汉唐以后的1000多年间,这条道路始终畅通繁荣,以丝绸最为著名。

  • A、长安
  • B、咸阳
  • C、临安

正确答案:A

第9题:

“丝绸之路”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道理,这条古代交通路线为什么会被命名为“丝绸之路”?


正确答案: 由于这条道路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因此当德国地理学家FerdinandFreiherrvonRichthofen(李希霍芬)最早在1877年将之命名为“丝绸之路”后,即被广泛接受。

第10题:

适应了中国古代民族交往和中外往来的需要,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的中国古代官办接待设施是()。

  • A、驿站
  • B、迎宾馆
  • C、客舍
  • D、旅舍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