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浮法玻璃的成型机理?

题目
问答题
简述浮法玻璃的成型机理?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浮法玻璃的成型机理?


正确答案: 浮法玻璃的生产过程是在通入保护气体的锡槽中完成的。熔融玻璃从池窑中连续流入并漂浮在相对密度大的锡槽面上铺开、摊平、形成上下表面平整、硬化、冷却后被引上过渡辊台,辊台上的棍子转动,把玻璃拉制出锡槽进入退火窑,经退火、截切,就得到了平板玻璃产品。

第2题:

简述浮法玻璃的成型原理?


正确答案: 浮法玻璃生产的成型过程是在通入保护气体(N2及H2)的锡槽中完成的。熔融玻璃从池窑中连续流入并漂浮在相对密度大的锡液表面上,在重力和表面张力的作用下,玻璃液在锡液面上铺开、摊平、形成上下表面平整、硬化、冷却后被引上过渡辊台。辊台的辊子转动,把玻璃带拉出锡槽进入退火窑,经退火、切裁,就得到平板玻璃产品。浮法与其他成型方法比较,其优点是:适合于高效率制造优质平板玻璃,如没有波筋、厚度均匀、上下表面平整、互相平行;生产线的规模不受成形方法的限制,单位产品的能耗低;成品利用率高;易于科学化管理和实现全现机械化、自动化,劳动生产率高;连续作业周期可长达几年,有利于稳定地生产;可为在线生产一些新品种提供适合条件,如电浮法反射玻璃、退火时喷涂膜玻璃、冷端表面处理等。

第3题:

在金属液面上成型的玻璃种类是( )。

A.镀膜玻璃
B.压花玻璃
C.浮法玻璃
D.热弯玻璃

答案:C
解析:
浮法玻璃是玻璃熔体在金属锡液表面成型而成。A项,镀膜玻璃又称热反射玻璃,是在玻璃表面涂以金属或金属氧化膜、有机物薄膜的玻璃。B项,压花玻璃是指在玻璃硬化前用刻纹的滚筒面压出花纹的玻璃。C项,热弯玻璃是由平板玻璃加热软化在模具中成型,再经退火制成的曲面玻璃。

第4题:

简述什么是成型?成型方法的分类。


正确答案: 成型是将制备好的坯料,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制成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坯体(生坯)的过程。
陶瓷的成型方法可分为三类:注浆成型、可塑成型和压制成型。

第5题:

浮法玻璃的成形机理


正确答案:浮法玻璃的生产过程是在通入保护气体的锡槽中完成的。熔融玻璃从池窑中连续流入并漂浮在相对密度大的锡槽面上铺开、摊平、形成上下表面平整、硬化、冷却后被引上过渡辊台,辊台上的棍子转动,把玻璃拉制出锡槽进入退火窑,经退火、截切,就得到了平板玻璃产品。

第6题:

浮法玻璃成型的定义


正确答案:浮法玻璃成型工艺过程为熔化、澄清、冷却的优质玻璃液在调节闸板的控制下经流道平稳连续地流入锡槽,在锡槽中漂浮在熔融锡液表面,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摊平、在表面张力作用下抛光、在主传动拉引力作用下向前漂浮,通过挡边轮控制玻璃带的中心偏移,在拉边机的作用下实现玻璃带的展薄或积厚并冷却、固型等过程,成为优于磨光玻璃的高质量的平板玻璃。
玻璃液在前进的过程中经历了在锡液面上的摊开、达到平衡厚度、自然抛光以及拉薄或积厚四个过程。
浮法玻璃的成型设备因为是盛满熔融锡液的槽形容器而被称作锡槽,它是浮法玻璃成型工艺的核心,被看作为浮法玻璃生产过程的三大热工设备之一。

第7题:

简述浮法玻璃的成形工艺。


正确答案:熔窑的配合料经融化、澄清均化、冷却1150-1100摄氏度左右的玻璃液,通过熔窑与锡槽相接的流槽,流入熔融的锡液面上,在自身重力、表面张力以及拉引力的作用下,玻璃液摊开成为玻璃带,在锡槽中完成抛光与拉薄,在锡槽末端的玻璃带已冷却到600摄氏度左右,把即将硬化的玻璃带引出锡槽,通过过度辊(gun三声)台进入退火窑。

第8题:

简述空气喷涂的机理?无气喷涂的机理?静电喷涂的机理?


正确答案: (1)空气喷涂的机理:空气喷漆是靠压缩空气气流使涂料出口产生负压,涂料自动流出并在压缩空气气流的冲击混合下被充分雾化,漆雾在气流推动下射向工件表面而沉积的涂漆方法。
(2)无气喷涂的机理:高压无气喷漆是利用高压泵,对涂料十佳10~25MPa的高压,以约100m/s的高速从喷枪小孔喷出,与空气发生激烈的冲击,雾化并射在被涂物上,雾化不用压缩空气。
(3)静电喷涂的机理:对喷枪施加负高电压,在被涂工件和喷枪之间形成一高压静电场,使空气分子电离产生新的电子和离子,空气绝缘性被局部破坏,离子化的空气在电场的作用下移向正电极,枪口针尖端的电子碰撞从枪口喷出的涂料,使涂料的液滴带上负电荷,若涂料液滴在枪口处带上多个负电荷,受同性相斥作用,涂料液滴进一步雾化,带负电荷的漆雾受电场力作用沉积于正极工件表面。

第9题:

浮法玻璃成型工艺因素


正确答案: 对浮法玻璃成型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有玻璃的粘度、表面张力和自身的重力。在这3个因素中,粘度主要起定型的作用,表面张力主要起抛光的作用,重力则主要起摊平作用。但是三者对摊平、抛光和展薄都有一定作用,这三者结合才能很好的进行浮法玻璃的生产。玻璃液刚流入锡槽时,处于自身重力和液-液-气三相系统表面张力的作用下。随着玻璃液的不断流入,在自身重力影响下,玻璃液沿锡液表面摊开,并在锡液面上形成了玻璃液的流体静压,作为玻璃带成型的源流。在1025℃左右的温度范围内,在自身重力和表面张力的作用下,玻璃液以自然厚度(7mm左右)向四周流动摊开,此过程称为玻璃的摊平过程。
在玻璃的摊平过程中,主要涉及玻璃液的平整化,亦即摊得平不平,这是生产优质浮法玻璃之关键。生产实践证明,欲得到平整的玻璃带,必须具备下述条件。
(1)适于平整化的均匀的温度场。玻璃液在锡液面上摊平必须有适于平整化的温度范围。适于浮法玻璃自身摊平的温度范围为1065~996℃。只有在此范围内,才能使玻璃带摊得厚度均匀、表面平整。
(2)足够的摊平时间。玻璃的平整化除必须有一定的温度范围,以达到一定的表面张力外,还必须具备足够的摊平时间,以保证表面
张力充分发挥作用。即1050℃时,玻璃液在锡液表面上约需用1min稍多的时间,即可消除波纹而摊平,达到平整化的要求。
由于玻璃液在成型过程中被逐渐地冷却,也就是温度逐渐降低粘度不断增大,所以在锡槽设计和生产过程中,适当延长高温区长度或延长高温区作用时间,都对玻璃的平整化有利。但是,提高玻璃液和高温区温度,以降低玻璃粘度,虽然有利于加速玻璃带平整化过程,但若玻璃粘度降低过多,不足以克服玻璃本身的惯性,就可能拉不走,这样就会降低产量。

第10题:

简述塑压成型的定义及塑压成型的特点


正确答案: 塑压成型:将可塑泥料放在模型中在常温下压制成型的方法。
塑压成型的特点:
(1) 成型异形制品,多角形,方形,椭圆形鱼盘,内外带浮雕花纹的。
(2) 成型时施加一定的压力,坯体致密度高。
(3) 石膏模寿命短。
缺点:对模强度要求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