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矿物是具有一定化学成分的天然固态()。

题目
单选题
准矿物是具有一定化学成分的天然固态()。
A

晶质体

B

非晶质体

C

化合物

D

单质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多选题
含H2S油气田,井控装置应包括()。
A

井口装置和井控管汇

B

钻井液设备和处理事故的专用设备和工具

C

方钻杆和吊卡

D

井控仪器、仪表

E

内防喷工具


正确答案: C,D
解析: 暂无解析

第2题:

填空题
();()和水生态是目前环境规划和管理的重要内容。

正确答案: 水质、水量
解析: 暂无解析

第3题:

问答题
举例说明退化湿地治理的生态工程技术。

正确答案: 以治理洞庭湖退化为例
1.退田还湖工程
洞庭湖区退田还湖涉及到沿湖10个县市区的12个堤垸、拟退面积1309.84km2,涉及81.77×104人。分别占洞庭湖区面积和人口的4.5%和6.4%,退田还湖区农民2001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676.67元。退田还湖可使洞庭湖的面积接近1949年的4350km2,恢复洞庭湖区已破坏的湿地生态环境。
洞庭湖湿地退田还湖后,湿地面积增加了1390.84km2,其中水面334.84km2,按平均水深1.75m计,可增加蓄水5.86×108m3,恢复了湖泊原有的水体,增强其蓄水防洪的能力,创建了物种生态位,湿地生物亦获得了栖息繁衍的空间和生存条件,退化的湿地得以恢复,有利于实现洞庭湖区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生物措施
(1)恢复湖滨湿地,构建植被缓冲带
有计划地退田还湖(洲滩民垸206kmm2傍湖垸1582.96km2,共计1788.96km2),逐步将其恢复为以湿生~水生植被为主的湖滨湿地。洞庭湖周边湖滩湿地面积若达4000km2以上,将其建成沿湖植被缓冲带,将大大提高其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
(2)以树代草,发展湿地林业
湿地植物如芦苇、荻等是洞庭湖湖区的优势种类,具有适应性强,生长旺盛,对泥沙和其它污染物滞纳作用大等优点。但芦苇和荻也具有促淤的明显缺点,任其孳生蔓延将会加速洞庭湖的淤积和衰。加之一年生或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冬季枯萎死亡,大面积的收割费时费力且几乎不可能,大量植株腐烂也会造成对水体的二次污染。采用木本植物替代草本植物,是湿地植被恢复的重要举措。木本植物处理污水能力强,具有很好的净化功能。与草本植物相比,其优点是:不易造成二次污染;提供木材,经济效益高。欧美黑杨、水杉、鸡婆柳和旱柳在湖区长势良好,选用这些乔木和灌木代替芦苇等草本植物可减缓沿岸泥沙淤积,更可有效地吸收利用N、P等营养物质,提高其净污去污的能力。
结论
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单一的过度开发或其它不合理的利用方式都将造成湿地生态系统整体功能的下降。本着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长期目标与近期计划相统一的原则,采用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生物与工程治理模式,是保证湿地可持续利用的理想方案。
解析: 暂无解析

第4题:

单选题
按目前用水量估计,2008年北京市水资源缺口达到11亿立方米,要解决北京的严重缺水问题,最主要的方法是()
A

打深机井

B

治理水污染

C

提高水价

D

尽快完成南水北调工程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第5题:

问答题
简述块体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原理

正确答案: 外压力合成法:
(1)惰性气体凝聚原位加压成形法
(2)高能机械研磨法  
(3)电解沉积法   
相变界面成形法:
非晶晶化法  
大塑性变形法(粉末冶金法,高温、高压法) 
电解沉积法原理:电解沉积法是指在溶液中带正电的金属离子,吸附到带负电的纳米颗粒表面,然后在电动力的作用下移至阴极,金属离子还原成原子,并与所俘获的纳米颗粒一起占据阴极金属或合金表面的位置,而形成涂层,逐渐形成薄膜纳米材料。 
非晶晶化法原理:非晶晶化法是通过控制非晶态固体的晶化动力,来获得块体纳米材料的方法,它包括非晶态固体的获得和晶化两个过程。 
大塑性变形法原理:它是材料在准静态压力作用下自身发生严重塑性变形,从而将材料的晶粒尺寸细化到亚微米级或纳米数量级。 
粉末冶金法原理:粉末冶金法是把纳米粉压实成实体,然后放到热压炉中烧结。 
高温、高压法原理:高温、高压法是将真空电弧炉熔炼的样品置入高压腔体内,加压至数GPa后升温,通过高压抑制原子的长程扩散及晶体的生长速率,从而实现晶粒的纳米化 ,然后再从高温下固相淬火以保持高温、高压组织。
解析: 暂无解析

第6题:

填空题
()是人具有的一种为他人,为社会的先天思想准备和自然倾向。

正确答案: 社会兴趣
解析: 暂无解析

第7题:

判断题
在夏季游览雅鲁藏布大峡谷可能欣赏不到最美的一面。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第8题:

名词解释题
恢复

正确答案: 是指把头脑里的知识经验重新呈现或提取出来的过程。记忆恢复又包括两种形式:再认和再现(回忆)。
解析: 暂无解析

第9题:

名词解释题
化学需氧量(COD)

正确答案: 指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需的氧量(mg/L)。
解析: 暂无解析

第10题:

问答题
分析人口自然变动和机械变动(即人口迁移)的成因,思考人口变动对一个地方未来发展的影响。

正确答案: 人口自然变动的成因: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变化,人口增长过程随着自然环境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外部政治环境、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变化而变化。
人口机械变动的的成因:分为两类,一类是因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刺激因素,另一类是个人动机变化产生的因素。主要的原因是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文化因素、生态环境因素。
人口变动的影响:
利:政治方面,为国家国土防御提供充足的战略人口,以便更好地管理边远地区;经济发展方面,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科学文化技术方面,为人才培养和教育发展奠定基础。
弊:给当地造成过大的人口压力并滋生很多问题;对迁出地意味着人才的流失。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