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比赛,如A组有两名成绩与B组两名成绩相同,需要确定两名参加决赛,(),录取前两名参加决赛。

题目
单选题
游泳比赛,如A组有两名成绩与B组两名成绩相同,需要确定两名参加决赛,(),录取前两名参加决赛。
A

A组后两名运动员与B组运动员同赛

B

四名运动员一起重赛

C

淘汰A组终点名次最后者,第二者与B组成绩同者重赛

D

淘汰A组终点名次最后者,其余与B组成绩同者重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项有两组预赛,第一组采用自动计时,有正式成绩,但第二组比赛中,自动计时全部失灵,只好用三块独立人工计时成绩补入,这时应将第一组成绩也要按人工计时计算。两组都按人工计时成绩录取前八名参加决赛。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2题:

如采用自动计时设置或每条泳道有3块秒表(未设置终点裁判)时,同组或不同组的运动员成绩相同者,都必须重赛,按重赛后的名次决定参加半决赛或决赛人选。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3题:

当两名或两名以上运动员成绩相同,且体重相同时,先取得该成绩的运动员排名在前。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4题:

如果H不参加比赛,则参加比赛的队员必然包括以下哪两名?( )

A.F和G。

B.E和M。

C.F和K。

D.G和K。


正确答案:A
解析:(1)如果H不参赛,假定选项A列出的队员F不参赛,则根据条件(4)可推出M不参赛。这样,不参赛的队员已达三人。可是根据条件(2),J和K二人中一定还有一人不参赛。这样就破坏了意题。所以,F必须参赛。(2)如果H不参赛,假定选项A列出的队员C不参赛,则根据条件(3)可推出J不参赛,这样,不参赛的队员已达三人。可是根据条件(1),E和P二人中一定还有一人不参赛。这样就破坏了意题。所以,c必须参赛。根据上述(1)和(2)可知,选项A是正确的。

第5题:

一项对某市大学生运动会的调查结果似乎存在着矛盾,当参加百米决赛的运动员被问及在此次运动会上的名次时,有60%的回答者说他们的成绩位居此次比赛的前20%。如果所有参与调查的运动员说的都是真话,那么下列哪项能对上述现象给出更合理的解释?

A.并不是所有未回答者的名次都在百米决赛的前20%以外

B.其余40%的回答者百米决赛的成绩都在前20%之外

C.参加百米决赛的运动员有80%的人成绩不理想

D.百米决赛成绩较差的运动员没有参加调查


正确答案:D

第6题:

跳远录取前8人参加后三轮决赛,其决赛顺序应()。

A、按原抽签顺序

B、重新抽签顺序

C、成绩按前三轮差的先跳。


参考答案:C

第7题:

甲、乙两名体操运动员最近10次比赛成绩如下(单位:分):

甲:9.88,9.87,9.90,9.91,9.85,9.92,9.88,9.89,9.90,9.86;

乙:9.62,9.68,9.82,9.71,9.75,9.85,9.92,9.79,9.80,9.78;

借助计算器比较甲、乙两名体操运动员10次比赛的平均得分的高低。


甲的平均分为9.886分,乙平均分为9.772分。

甲的平均分高!


第8题:

一个射击队要从两名运动员中选拔一名参加比赛。在选拔赛上两人各打了10发子弹,成绩如下 :        甲:9.5 10 9.3 9.5 9.6 9.5  9.4  9.5  9.2 9.5

乙:10  9  10 8.3  9.8   9.5  10  9.8 8.7   9.9

(1)甲、乙成绩的平均数、众数分别是多少?

(2)你认为谁去参加比赛更合适?为什么?


(1)甲的平均数:(9.5×5+10+9.3+9.6+9.4+9.2)÷10=9.5

甲的众数是:9.5

乙的平均数:(10×3+9.8×2+9+8.3+9.5+8.7+9.9)÷10=9.5

乙的众数是:10

(2)选择甲去参加比赛,因为甲的成绩比较稳定。


第9题:

如果H不参加比赛,则参加比赛的队员必然包括以下哪两名?

A.F和G

B.E和M

C.F和K

D.G和K


正确答案:A
解析:根据条件(1),E和F中一定有一人不参加;根据条件 (2),J和K中也一定有一人不参加,所以,如果H不参加比赛,那么M和G一定参加比赛。如果M参加比赛,根据条件(4),F一定参加比赛。因此,参加比赛的一定有F、 M、G。

第10题:

李老师是一名新教师,因班级期末考试成绩的好坏会影响其年度绩效奖金,于是李老师便不准班上两名成绩非常差的学生参加期末考试。李老师的做法主要侵犯了这两名学生的( )。

A.受教育权
B.自我评价权
C.人格尊严权
D.人身自由权

答案:A
解析:
受教育权是公民所享有的并由国家保障实现的接受教育的权利,李老师不准成绩差的学生参加期末考试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