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游戏理论研究的初步兴起阶段的发展特点是()

题目
多选题
学前儿童游戏理论研究的初步兴起阶段的发展特点是()
A

发现了游戏期现象

B

普遍重视游戏对于儿童社会性和情绪发展的价值出现了儿童游戏的最初的系统观察研究

C

普遍重视游戏对于学前儿童社会性和情绪发展的价值

D

发展出娃娃游戏这一典型的游戏疗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特点是游戏性、()和()。
综合性;整体性

第2题:

以社会性为主线的学前游戏发展中社会程度最高的游戏是()

  • A、平行游戏阶段
  • B、联合游戏阶段
  • C、合作游戏阶段
  • D、独自游戏阶段

正确答案:C

第3题:

在英国,学前游戏小组招收2—5岁儿童,通过游戏使儿童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答案:对

第4题:

学前儿童游戏的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学前儿童的游戏主要具有以下特点:(1)游戏是自发的、自愿的。(2)游戏是自由自在的。(3)游戏是愉快的。(4)游戏是充满幻想和创造的。

第5题:

心理学领域学前儿童游戏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是()

  • A、理论由纯思辨的性质向实证的性质转变
  • B、对游戏的发展价值的认识发展到确切的、全面的认识
  • C、研究的范围逐渐拓宽
  • D、注重条件控制的实验室研究
  • E、出现了经典的游戏理论

正确答案:A,B,C,D

第6题:

以社会性为主线的学前儿童游戏的发展的不同阶段或水平有哪些?


正确答案: (1)独自游戏阶段。指儿童在游戏中自己玩自己的,单独地玩。学步期或其前后的婴幼儿通常以这种方式进行游戏。这一阶段的婴幼儿以自我为中心。这一阶段中游戏的发展还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社会性特征。
(2)平行游戏阶段。大约从3岁左右开始,游戏的性质发生变化,逐渐具有社会性。这阶段游戏的特点是相互模仿,形成了初步的玩伴关系。在平行游戏时,几个幼儿往往坐在一起,只各自玩着自己的玩具或游戏彼此没有交流(包括口头语言的沟通和身体语言的交流)。
(3)联合游戏阶段。幼儿到大约4岁以后,他能够留意身边其他幼儿的活动,有时会互借玩具,有时更会加入到对方的游戏,并且相互交谈。儿童在联合游戏中开始表现出明显的社交行为,但每个儿童在游戏中仍然以幼儿自己的兴趣为中心。

第7题:

游戏对学前儿童发展有什么意义?


正确答案: (1)游戏是儿童身体发展的需要;
(2)游戏给儿童带来积极愉快的情绪;
(3)游戏满足儿童交往的需要;
(4)游戏满足幼儿好奇、好重复、好探索活动的愿望。

第8题:

皮亚杰根据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将学前儿童游戏的发展分为:()

A、运动前阶段

B、感知运动阶段

C、前运算阶段

D、具体运算阶段

E、形式运算阶段


参考答案:B,C,D

第9题:

在学前儿童自主游戏阶段,教师应做到哪些?


正确答案: (1)观察游戏进程,给予一定的指导;
(2)关注个体,及时帮助。

第10题:

游戏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关键,这是由学前儿童认知发展水平决定的。


正确答案: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