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卵过程一般是在()

题目
单选题
排卵过程一般是在()
A

月经期的前十天

B

月经期的前七天

C

月经期后的十四天

D

月经期后的四天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一般母畜在发情过程中伴随排卵,排卵不需要外界刺激而自发进行,称为()。


本题答案:自发性排卵

第2题:

月经周期为32天的妇女,其排卵时问一般在( )。


正确答案:C

第3题:

有关排卵的说法,下列错误的是()。

A.自青春期出现排卵

B.只有成熟卵泡才能排卵

C.排卵一般出现在下次月经来潮之前14天左右

D.必须由两侧卵巢轮流排卵

E.卵巢表面凹凸不平,说明已有排卵


标准答案:D

第4题:

排卵过程一般是在()

  • A、月经期的前十天
  • B、月经期的前七天
  • C、月经期后的十四天
  • D、月经期后的四天

正确答案:C

第5题:

排卵的过程和机理。


正确答案: 过程:①卵泡成熟后,卵泡液的增加使卵泡膜变薄②卵泡外膜细胞发生水肿,纤维蛋白酶、胶原蛋白酶合成量增加,酶消化卵泡膜不断变薄③卵泡顶端的上皮细胞脱落,使顶端卵泡膜变薄形成排卵点④在卵巢的神经肌肉系统的作用下,卵泡自发性收缩频率增加促使卵泡破裂
机理:A。促性腺激素的作用:排卵前数小时乃至十几小时,雌激素正反馈作用下出现LH峰。①LH诱导颗粒细胞产生成熟信号,促进卵母细胞恢复减数分裂②诱导卵泡类固醇激素、前列腺素的合成与分泌,增加生长因子和蛋白酶的合成,最终引发卵泡破裂而排卵。B。类固醇激素的作用:排卵前卵泡雌二醇含量增高,雌二醇可以激发排卵前LH峰;此外雌二醇可以促进孕酮受体合成,加强排卵轴对孕酮的敏感性。孕酮可加速排卵并刺激前列腺素和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因子合成。C。前列腺素(PG)的作用:排卵前卵泡PGE2和PGF2α均增加。①PGE2可促进纤维蛋白酶原的产生,增加纤维蛋白酶的活性,使卵泡膜变薄②PGF2α既可提高纤维蛋白酶原的水平,也可使卵泡顶端的上皮细胞脱落,形成排卵点③卵泡PG还可使卵泡外膜中的平滑肌细胞收缩,促进卵泡破裂。D。蛋白溶解酶的作用:卵泡顶端胶原水解和细胞凋亡是即将排卵的标志。在促性腺激素的刺激下,成熟卵泡表面的细胞分泌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因子,使局部合成纤维蛋白酶,后者活化胶原蛋白酶并促使卵泡膜分泌肿瘤坏死因子,最终促进胶原水解。

第6题:

妇女在排卵前后基础体温是()。

A.排卵前后体温变化不明显

B.排卵前后体温均升高

C.排卵前后体温均降低

D.排卵前较低,排卵日升高

E.排卵前较低,排卵日降到最低


正确答案:E

第7题:

正常月经周期中,雌激素浓度最高的时间一般在
A.月经期 B.月经前1天 C.排卵前1天 D.排卵时


答案:C
解析:
正常的月经周期平均为28天左右,分为排卵前期(卵泡期)和排卵后期(黄体期), 各激素水平随月经周期而变化。①FSH、LH浓度逐渐升高—雌激素分泌增加(排卵前1天达第1次高 峰)—LH高峰—排卵。②LH升高,作用于黄体细胞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导致排卵后雌激素第2次高 峰—促进黄体分泌孕激素—排卵后5 ~ IO天出现孕激素高峰—黄体退化,雌激素、孕激素降低。在整个 月经周期中,雌激素出现2次高峰,其中第1次高峰的浓度高于第2次高峰,因此雌激素浓度最高峰出现 在排卵前1天。正是由于雌激素的第1次高峰,促使了 LH峰的出现,此为正反馈调节。

第8题:

关于黄体,错误的是

A、排卵后黄体分泌雌、孕激素

B、排卵后9~10日黄体开始萎缩

C、妊娠黄体在妊娠18周开始萎缩

D、如卵子未受精,黄体退化为白体

E、如无妊娠,黄体功能一般限于14日


参考答案:C

第9题:

排卵一般在月经周期的()。

  • A、月经期
  • B、增生早期
  • C、增生末期
  • D、分泌期

正确答案:C

第10题:

下列有关妊娠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是胚胎和胎儿在母体内发育和成长的过程
  • B、排卵是妊娠的开始
  • C、胎儿娩出是妊娠的终止
  • D、妊娠全过程约400d
  • E、妊娠是一个非生理过程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