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国际贸易是如何演变的?具有什么特点?

题目
问答题
农产品国际贸易是如何演变的?具有什么特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农产品市场具有其本身的特点,下面属于农产品市场特点的是()

  • A、农产品的供给弹性小
  • B、农产品的生产较为集中
  • C、农产品的流通费用较高
  • D、农产品上市的季节性较强
  • E、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C,D

第2题:

什么是农产品需求定理?如何解释?


正确答案: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产品价格上升,需求量下降;而产品价格下降,需求量上升,这种价格与需求量反方向变动的关系,被称为需求定律;可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来解释。
替代效应:替代效应是指某种产品价格下降,而效用相同的另一种产品价格不变,使得这种产品相对于另一种产品来说,显得便宜了,消费者就会用该种产品代替另一种产品,从而导致了对该种产品需求的增加。这种由于某种产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其他产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产品需求量的变动就是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收入效应是指某种产品价格下降,而消费者的货币收入不变,使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相对提高,从而对这种产品的需求增加。当一种产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会对产品的消费产生两种影响:
一是使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发生变化;
二是使产品的价格发生变化。这两种变化都会改变消费者对该种产品的需求量。其中,替代效应强调了一种产品价格变动对其他产品相对价格水平的影响;收入效应强调了一种产品价格变动对实际收入水平的影响。需求定理所表明的产品价格与其需求量呈反方向变动的关系,正是这两种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3题:

农产品物流的特点()

A.农产品物流过程具有生产性

B.农产品物流具有分散性

C.农产品物流具有非均衡性

D.农产品物流量大

E.农产品物流具有风险性


参考答案:ABCDE

第4题:

卫星是如何分类的?什么是静止卫星?静止卫星具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 按倾角分类:
赤道轨道卫星(i=0°,轨道面与赤道面重合)
极轨道卫星 (i=90°,穿过南北极)
倾斜轨道卫星(0° 按高度分类:
低轨道卫星(h<5000km )
中轨道卫星(h:5000~20000km)
高轨道卫星(h>20000km

第5题:

简析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格局的演变。


正确答案: 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一直在推进重工业化,政府的贸易政策思路基本上是依靠农产品和原料产品创汇来进口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和军工业)建设需要的物资。直到实行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政策的指导思想才调整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着重发展影响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建设(如能源,材料,交通等)。所以,我国农产品贸易占对外贸易的比重在1990年之前一直高达20%左右,但1990年之后一直递减,2004年不到5%。更有甚者,2004年农产品贸易出现了46.4亿美元的逆差。至此以后,农产品贸易占对外贸易的比重越来越小,逆差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第6题:

什么叫楷书?它的演变过程如何?


正确答案: 楷书是汉字书法艺术的主要书体之一。原称“今隶”,也叫“真书”或“正书”。其中包括唐楷、魏碑、瘦金体、赵体等。楷是“楷模”、“法度”、“标式”、“样板”的意思。规整的篆书、隶书也曾在其盛行时期被称为楷书,如“隶楷”等。把“楷”用于书体的名称,较早见于卫恒的论述,其《书势》云:“上谷王次仲始作楷法。”指的是“八分楷法”或“隶楷”。孔子曾经说过:“今世行之后世,以为楷式。”据此,可认为,凡是有规定法度的书体皆可称为楷书,所以,清刘熙载在其《书概》中说:“楷无定名,不独正书当之,汉北海敬王睦善史书,世以为楷,是大篆可谓楷也。”他又说,“卫恒云:‘伯英下笔必为楷’,则是草为楷也。”
现在,一般都是把隶书简约演变而来的、法度严谨、点画分明、布白平整的“真书”称为楷书。如唐楷、魏楷,就是指楷书(即真书、正书)的两大体系:唐碑、魏碑。这种楷书,创于汉末,盛行于魏晋南北朝,唐代的书家们又加以发展,使之进一步规整化、法度化而定型,一直通行至今。根据书体的演变规律和历史源流,可知隶书是由草篆演变而成的,楷书是由草隶演变而成的。我们现在的楷书,就是由古隶之方正,八分之遒美,章草之简捷,综合变化脱胎而来。但也有人认为“楷书”和“真书”有区别。如清代周星莲在其《临池管见》中说:“楷书须八面俱到,古人称卫夫人、逸少父子、欧阳率更、虞永兴、智永禅师、颜鲁公此七家谓之楷书,其余不过真书而已。”近人唐兰先生,也认为楷书是隶书、八分之变,而真书是掺入行书的八分书即章程书之变。

第7题:

开展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什么作用?


正确答案: 1.开展国际贸易,必然使农业市场竞争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从而刺激农业企业素质的提高,增强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2.开展国际贸易,有利于开拓新的市场,促进农业经济增长;
3.开展国际贸易,激发企业的创新机制,推动农业技术进步;
4.开展国际贸易能加速资金积累;
5.开展国际贸易,必然带来人员的交流、文化的传播和思想的交换,从而对一国的政治、文化和社会进步产生积极影响。

第8题:

什么是电子商务及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如何?
1.加速国际贸易运作的电子化趋势。
2.促进国际贸易流程的转型。
3.国际贸易竞争方式的变化。
4.国际贸易环境发生变化。

第9题:

当代农产品国际贸易有哪些新特点?


正确答案: (一)国际贸易发展迅速,规模日益扩大;
(二)世界贸易的商品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新商品大量涌现,农产品国际贸易比重下降;
(三)各国和地区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发生了很大变化;
(四)国际贸易政策和体制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第10题:

汉字字体的演变主要经过了哪些阶段?各种字体主要具有哪些特点?为什么说隶书的出现是古汉字演变为现代汉字的转折点?


正确答案: 汉字字体的演变主要经过了
甲骨文:字形由细瘦的线条构成,多直笔,拐弯处多是方笔,棱角分明,外形参差不齐,字的大小也不统一。
金文:笔画肥大厚实、丰满圆浑。篆书:结构匀称、整齐,线条略带弧形,偏旁也较为固定,字形进一步趋于定型化。
隶书:隶书变古汉字的曲线线条为方折,变弧形为直线,从而形成笔画,这就突破了古代汉字的基本体式,形成扁方形字体。隶书的笔画是平直的,笔势舒展,每个字都用“挑法”,有波磔(即写捺笔有折波),字字有棱角。隶书用点、横、竖、撇、捺等笔画转写篆书所发生的汉字字体的变化,文字学上一般称为“隶变”。隶变改造了小篆的偏旁,使汉字进一步变成纯粹符号性质的文字,大大降低了汉字的繁难程度,奠定了楷书的基础。
楷书:隶书的波磔笔法被取消,笔画更加平直显化,字形方正,也更加简化,易于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