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井下CO2的来源及危害?

题目
问答题
试述井下CO2的来源及危害?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水源污染的来源及危害


正确答案: ①地面水源污染是当今世界范围内所面临的普遍问题
②特别是有机物的污染是当今更严重的问题
③这些污染物相当大一部分是通过人类活动进入水体
④例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农业上使用的化肥、除草剂和杀虫剂等农药的流失等。使水源中杂质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水质不断恶化
⑤不少有机物对人体有急性或慢性,直接或间接的毒害作用,包括致癌、致畸和致突变作用

第2题:

试述焊弧过程中氢的来源及危害性?


正确答案: 焊弧过程中氢主要来自焊条药皮、焊剂中的水分、药皮中的有机物、焊件和焊丝表面上的铁锈、油污、保护气体中的水分等。

第3题:

游离CO2的腐蚀特征及危害是什么?
金属受游离CO2腐蚀的产物都是易溶于水的,在金属表面不易形成保护膜,所以其腐蚀特征是金属均匀地变薄。容易发生游离CO2腐蚀的部位是凝结水系统,除氧器后的给水管等。这种腐蚀虽然不一定会很快引起金属的严重损伤,但由于大量铁的腐蚀产物带入锅内,往往会引起锅内结垢和腐蚀等许多严重问题。

第4题:

试述弧焊过程中氢的来源及其危害性?


正确答案: 弧焊过程中氢主要来自焊条药皮、焊剂中的水分,药皮中的有机物,焊件和焊丝表面的污物(铁锈,油污),空气中的水分等。
氢是焊接区域中非常有害的一种气体,它会使焊缝金属的塑性严重降低,在焊缝中形成气孔,氢是促使在焊接接头中形成冷裂纹特别是延迟裂纹的主要因素之一,并且会在碳钢或低合金钢焊缝金属的拉伸断面上形成白点,使塑性下降。

第5题:

试述油膜振荡的产生过程及危害。


正确答案: 油膜振荡产生的过程是,当转子达到某一转速时,振动出现约为转速频率的0.35~0.49倍的频率成分。继续升速,这一频率成分仍旧保持这一比例范围。这种比转速频率低的振动,称为半速涡动,振幅不大。但对挠性转子,当转速高于一阶临界转速两倍之后,半速涡动的频率与一阶临界转速频率重合,发生共振,振动幅度剧烈增加,这就是油膜振荡。油膜振荡的危害使转子轴承系统产生失稳现象,失稳时,转子的轴心轨迹呈不稳定状态,转子出现异常振动频率成分。严重失稳时,可造成毁机事故。

第6题:

井下二氧化碳(CO2)的来源是什么?


正确答案: 井下二氧化碳主要来源有以下几方面:
(1)坑木腐朽变质、煤炭及含碳岩层缓慢氧化,这是最主要的来源;
(2)煤层中二氧化碳含量高,有时会发生煤(岩)与二氧化碳突出现象,在极短时间内二氧化碳伴随着煤(岩)突然大量突出;
(3)采掘工作面的爆破作业。爆破后会生成大量二氧化碳,经测定,每公斤硝铵炸药能生成150L二氧化碳;
(4)人的呼吸。一般情况下,人在井下从事劳动时,呼出的二氧化碳量为0.75-0.85L/min;
(5)井下发生瓦斯、煤尘爆炸和火灾事故时也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第7题:

试述井下CO2的来源及危害?


正确答案: CO2主要存在于煤层和煤块内,在采煤过程中与CH4一道排出。此外巷道内木材腐烂,人群呼吸以及放炮也可产生CO2。由于CO2相对密度大,约1.53,一般多积聚于巷道低处及通风不良的废巷中。其危害性在于CO2排挤空气中的氧,而引起缺氧。当空气中的CO2浓度达到5%时,既能引起缺氧现象;达到10%时,可使人窒息而死。

第8题:

指出煤矸石来源、成分及危害。


正确答案: (1)来源
①露天剥离以及井筒和巷道掘进过程中开凿排出的矸石(45%)
②煤层中含有或削下部分煤层底板产生的矸石(35%)
③煤炭洗选过程中排出的矸石(20%)。
(2)成份
①矿物成分:高岭石、蒙脱石、石英、长石、云母、有机质等
②化学成分:SiO2(40-65%)、Al2O3(16-36%)、CaO(1-7%)等
(3)危害
①占地
②污染大气煤矸石中的硫化物散发后会污染大气。
③水污染煤矸石受雨水冲刷后可能导致河流污染。
④危害人体健康和植物生长煤矸石散发的气味和有害烟雾可能导致附近居民的慢性气管炎和气喘病,并影响树木和庄稼的生长。

第9题:

试述焊接区内氢气的来源?它有什么危害?如何控制?


正确答案:①焊接时氢气主要来源于空气中的水分焊件表面上的杂质(铁锈、油污)焊条药皮或焊剂中的水分,药皮中的有机物,在气体保护时,还来自保护气体中的水分,气焊时来自碳氢化合物燃烧的产物等。
②氢对焊接接头的危害是:易在焊缝中形成气孔引起塑性严重的下降,即氢脆性,当含量过高时,焊缝金属会产生白点和冷裂纹等缺陷。
③控制氢进入焊缝的措施是:限制焊接材料中的含氢量,清除焊件和焊丝表面的水锈、油脂等含氢杂质,冶金处理和控制焊接规范等

第10题:

试述焊接区内氢气的来源?它有什么危害?如何控制它进入焊缝?


正确答案: 焊接时的氢主要来源于空气中的水分、焊件表面上的杂质(铁锈、油污)、焊条药皮或焊剂中的水分、药皮中的有机物等。在气体保护焊时还来自保护气体中的水分,气焊时来自碳氢化合物燃烧的产物等。氢对焊接接头的危害是:易在焊缝中形成气孔,引起塑性严重下降即氢脆性,当含量过高时焊缝金属会产生“白点”和冷裂纹等缺陷。控制氢进入焊缝的措施士:限制焊接材料中的含氢量;清除焊件和焊丝表面的水锈、油脂等含氢杂质;冶金处理和控制焊接规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