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为亲兄弟,父母双亡。甲已工作,乙年满12岁,弱智。乙在父母死后一年内住在叔父丙家。现甲、丙均不愿担任乙的监护人,依

题目
单选题
甲、乙为亲兄弟,父母双亡。甲已工作,乙年满12岁,弱智。乙在父母死后一年内住在叔父丙家。现甲、丙均不愿担任乙的监护人,依照《民法通则》,乙的监护人应是()。
A

B

C

甲或丙

D

乙所在的村民委员会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甲(6岁)家住在石庙村,父母双亡,除了小姨乙与姑妈丙之外,无其他亲属。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乙、丙均不愿意担任监护人,石庙村村民委员会不能指定其中一人为监护人

B.若乙或丙愿意担任监护人,无需经过石庙村村民委员会同意

C.若乙、丙争相担任监护人,则应直接由人民法院裁决

D.非经乙本人同意,任何人不得指定其为监护人


正确答案:AD
「考点」监护;监护人的确定
「解析」《民法通则》第16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人员中有监护能力的人担任监护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裁决。""没有第一款、第二款规定的监护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民通意见》第16条规定,对于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应当按照《民法通则》第16条第3款或者第17条第2款的规定,由有关组织予以指定。未经指定而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本题中,乙、丙是甲的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如果她们都不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石庙村村委会和法院都没有权力指定其为甲的监护人,所以A、D正确;如果她们都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过村委会的同意,才能成为甲的监护人,所以B错误;如果二人争当监护人,应先由村委会指定,对指定不服才能向法院起诉,所以C错误。

第2题:

甲乙为同胞兄弟,其父母双亡,乙为未成年人,甲在县城工作,他们有一叔丙住在乡下,甲丙均不愿当乙的监护人,乙的监护人是()。

A.甲

B.丙

C.甲和丙

D.甲或丙


参考答案:A

第3题:

甲死后,其子乙依遗嘱可以继承甲的全部遗产价值55000元,但甲生前欠丙债务共计60000。现丙要求从甲的遗产中清偿,则______。

A.乙若表示继承遗产,则应偿还丙60000元

B.乙若表示继承遗产,则应偿还丙55000

C.乙若放弃继承遗产,则对丙不符清偿责任

D.乙继承遗产并自愿替甲偿还丙6000元,丙接受后乙后悔,法院不予支持


参考答案:BCD

第4题:

甲请乙为其在丙家盗窃时望风,乙同意。某日晚,甲、乙按约定前往丙家,乙在屋外望风,甲进入丙家,见丙女一人在家,就对丙女实施了强奸行为,对本案应如何处理?()
A.甲、乙都构成强奸罪的共犯 B.甲、乙在盗窃范围内成为共犯
c.甲、乙分别构成强奸罪的单独犯 D.甲成立强奸罪


答案:B,D
解析:
【详解】
共同犯罪是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必须具有共同犯罪的故意和行为。甲乙两人在盗窃范围内有共同犯罪的故意和行为,但在强奸范围内没有共同犯罪的故意和行为,乙不成立强奸罪。故选BD。

第5题:

甲为年满22周岁的青年工人,乙为年满15 周岁的精神病人(限制行为能力人),一日乙之父正与 甲聊天,甲问乙是否敢拿1块石头砸丙,乙便捡起1块 石头向丙扔去,将丙砸伤,对此乙之父未予阻止,花去 医药费2000元。对此损失,应由:( )
A.甲承担
B.乙的监护人承担
C.主要由甲承担,乙的监护人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D.主要由乙的监护人承担,甲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答案:C
解析:
。本题涉及因教唆行为而导致的共同侵权问 题。依《民通意见》第148条的规定,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侵权行为的人,为共同侵权人,应当承担连带民亊 责任。教唆、帮助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侵权行为的 人,为侵权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教唆、帮助限制民 亊行为能力人实施侵权行为的人,为共同侵权人,应当 承担主要民事责任。本题中,甲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人,乙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甲的教唆下,乙实施 了侵权行为,造成了丙的损害,甲、乙之间形成共同侵 权,但甲应承担主要的民亊责任,乙的监护人也应承担 相应的民事责任。

第6题:

甲5岁时父母离婚,甲随母亲乙一起生活,乙两年后嫁给丙,与丙共同抚养甲,甲的生父是丁,则甲的监护人是()。

A.甲的祖父母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B, C, D

第7题:

甲(男)的外祖父母乙是丙(女)的父亲丁的胞妹,因此()。

A、乙是丙的舅母,丁是甲母的叔父

B、乙是丙的姨母,丙是乙的甥女

C、乙是丙的姑母,丁是甲母的舅父

D、乙是丙的婶母,丙是乙的侄女


参考答案:C

第8题:

甲为年满22周岁的青年工人,乙为年满15周岁的精神病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甲问乙是否敢拿一块石头砸丙.乙便捡起一块石头向丙扔去,将丙砸伤,花去医药费2000元,对此损失,应由()

A.甲承担

B.乙的监护人承担

C.主要由甲承担,乙的监护人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D.主要由乙的监护人承担,甲也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参考答案:C

第9题:

甲丧妻后与9岁的儿子乙在某村相依为命,后甲因受刺激而成为精神病人,甲、乙均无其他近亲属,甲有一堂兄丙愿意作乙的监护人,但不愿意承担对甲的监护责任,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丙不能担任乙的监护人
B:丙欲担任乙的监护人,必须同时担任甲的监护人
C:丙欲担任乙的监护人,必须经甲所在单位或者乙所在村的村民委员会同意
D:人民法院应当指定甲的堂兄担任甲的监护人

答案:C
解析:
《民法通则》第16条第2款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人员中有监护能力的人担任监护人:(1)祖父母、外祖父母;(2)兄、姐;(3)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因此,A项错误,C项正确。丙担任乙的监护人并不以同时担任甲的监护人为条件。因此,B项错误。另依《民法通则》第17条第1款的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员担任监护人:(1)配偶;(2)父母;(3)成年子女;(4)其他近亲属;(5)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其第3款规定:没有第1款规定的监护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因此,D错误。

第10题:

甲3岁时父母离婚,甲随母亲乙一起生活,乙后改嫁丙,丙自愿抚养,对此,甲的生父丁和乙都同意,此时,甲的监护人是()。
①甲的祖父母②乙
③丙④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民法通则》第十六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人员中有监护能力的人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
本题甲父母未死亡,仍是其监护人,祖父母不是其监护人。丙自愿抚养,也是监护人之一。所以本题答案为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