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患者男,72岁。11个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后背,胸骨及肋骨疼痛,呈间断性,自服氨酚待因片或布洛芬后疼痛可缓解。行骨髓象检查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查体:T36.6℃,P84次/分,R18次/分,BP140/80mmHg,神清,轻度贫血貌,睑结膜略苍白,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胸骨无压痛。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音弱,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无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可采取的治疗措施有()A帕米膦酸盐缓解骨痛B放疗C免疫抑制剂D沙利度胺抑制血管

题目
多选题
患者男,72岁。11个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后背,胸骨及肋骨疼痛,呈间断性,自服氨酚待因片或布洛芬后疼痛可缓解。行骨髓象检查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查体:T36.6℃,P84次/分,R18次/分,BP140/80mmHg,神清,轻度贫血貌,睑结膜略苍白,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胸骨无压痛。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音弱,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无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可采取的治疗措施有()
A

帕米膦酸盐缓解骨痛

B

放疗

C

免疫抑制剂

D

沙利度胺抑制血管生成

E

丙种球蛋白

F

化疗+放疗

G

造血干细胞移植

H

化疗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男,53岁,消瘦、乏力5个月。患者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自觉体重减轻,后出现低热,体温在37.2℃左右,自诉有盗汗。3天前行血常规发现白细胞明显高于正常,行骨穿诊断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并无头晕头疼,无口腔或鼻出血,无腹痛腹胀腹泻症状,精神饮食睡眠可,体重下降约10kg。查体:T36.3℃,P84次/分,R18次/分,BP110/70mmHg。神清,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周身皮肤及黏膜无出血点及瘀斑,胸骨无压痛,心肺未及异常。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肋下未触及,脾大,平脐,质硬,无触痛,肝肾区无叩痛,双下肢无水肿。

可引起脾大的疾病有
A.血吸虫病
B.钩虫病
C.慢性疟疾
D.菌痢
E.肝硬化
F.胃溃疡
G.黑热病
H.猩红热
I.脾功亢进
J.甲亢

答案:A,C,E,G,I
解析:
1.引起脾大的病因包括:①感染性疾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粟粒性肺结核、布鲁菌病、血吸虫病、黑热病及疟疾等。②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类风湿关节炎的Felty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结节病等。③淤血性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Budd-Chiari综合征、肝硬化、门静脉或脾静脉血栓形成等。④血液系统疾病:溶血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地中海贫血及镰形细胞贫血等。浸润性脾大:各类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生性疾病及脂质贮积病、恶性组织细胞病及淀粉样变性等。⑤脾的疾病:脾淋巴瘤、脾囊肿及脾血管瘤等。⑥原发性脾大:发病原因不明。
2.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血象示白细胞数明显增高,嗜酸、嗜碱性粒细胞增多,血小板多在正常水平,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减低或呈阴性反应。治疗有效时NAP活性可以恢复,疾病复发时又下降,合并细菌性感染时可略升高。骨髓象示骨髓增生明显至极度活跃,以粒细胞为主,粒红比例明显增高,其中中性中幼、晚幼及杆状核粒细胞明显增多,原始细胞<10%,嗜酸、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红细胞相对减少,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晚期减少。偶见Gaucher样细胞。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改变95%以上的CMI,细胞中出现Ph'染色体。
5.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用药:①羟基脲为细胞周期特异性抑制DNA合成的药物,起效快,但持续时间短。②白消安是一种烷化剂,作用于早期祖细胞,起效慢且后作用长。③α-干扰素起效较慢。常见毒副反应为流感样症状。④甲磺酸伊马替尼能特异性阻断ATP在ABL激酶上的结合位置,使酪氨酸残基不能磷酸化,从而抑制BCR-ABL阳性细胞的增殖。⑤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SCT)是目前认为根治CML的标准治疗。

第2题:

男性,46岁。持续性上腹痛10小时。患者10小时前无明显诱因突发上腹痛,为持续性,向背部放射,口服"速效救心丸"症状无缓解。无发热、呕吐。发病后排成形便1次。半年前查体发现血脂异常,未治疗。查体:T36.5℃,P80次/分,R18次/分,BP110/70mmHg。痛苦面容,皮肤巩膜无黄染。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80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软,脐上偏左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Murphy征阴性,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未闻及腹部血管杂音。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140g/L,WBC10.2×109/L,N0.84,Plt200×109/L。血淀粉酶308U/L。要求:根据以上病历摘要,请写出初步诊断、诊断依据(如有两个以上诊断,应分别写出各自诊断依据,未分别写出扣分)、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 1.初步诊断急性胰腺炎(或轻症急性胰腺炎)。
2.诊断依据①中年患者,急性起病。既往血脂异常。②持续性上腹痛,向背部放射。③查体:腹软,左上腹压痛,无反跳痛,莫菲征阴性,肠鸣音正常。④血淀粉酶升高。
3.鉴别诊断①消化性溃疡穿孔;②胆石病、胆囊炎。③急性肠梗阻;④冠心病。
4.进一步检查①血电解质(尤其血钙),肝肾功能,动脉血气分析。②监测血、尿淀粉酶,血脂肪酶;③腹部B超、腹部CT检查。④立位腹部X线平片检查;⑤心电图,心肌坏死标记物。
5.治疗原则①禁食水,卧床休息,胃肠减压。②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③抑制胰腺外分泌及胰酶活性,如抑酸剂、生长抑素等。④合理应用抗菌药物。⑤中医中药治疗及对症治疗(镇痛解痉)。

第3题:

男性,35岁。上腹痛、呕吐1天。
患者1天前空腹饮酒后出现持续上腹烧灼样痛,阵发性加剧,疼痛无放射。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鲜血、咖啡渣样物,呕吐后腹痛可暂缓解。排成形便一次,大便色黄,无黏液脓血。无发热、反酸、胃灼热。未服药。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
查体:T36.8℃,神志清楚。巩膜无黄染,结膜无苍白。双肺呼吸音清。心律齐,未闻及杂音。腹软,剑突下轻压痛,无反跳痛、肌紧张。肝脾未触及,麦氏点无压痛。Murphy征阴性。肝肾区无叩痛。肠呜音正常。
实验室检查:血:WBC6.3×10/L,AMY75U/L。尿:AMY210U/L。


答案:
解析:
分析步骤:(22分)
(一)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
1.初步诊断:(4分)
急性胃炎
2.诊断依据:(4分)
(1)青年男性,急性病程。
(2)1天前空腹饮酒后出现上腹痛,阵发性加剧,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呕吐后腹痛可暂缓解。
(3)既往体健。
(4)体格检查:巩膜无黄染,腹软,剑突下轻压痛,无反跳痛、肌紧张。
(5)实验室检查:血WBC计数正常,血、尿AMY均正常。
(二)鉴别诊断(6分)
1.急性胆囊炎:患者饮酒后持续上腹痛,阵发性加剧,但疼痛无放射,查体Murphy征阴性,考虑不符合急性胆囊炎。可行B超检查以进一步除外。
2.急性胰腺炎:患者饮酒后急性上腹痛,但无发热,血、尿淀粉酶正常,考虑急性胰腺炎可能性小,可结合腹部CT进一步除外。
3.急性阑尾炎:本患者无转移性腹痛表现,无发热,查体未触及右下腹压痛,外周血细胞正常,考虑本病可能性小,可查腹部B超进一步除外。
(三)进一步检查(4分)
1.胃镜。
2.腹部B超。
3.腹部CT。
(四)治疗原则(4分)
1.戒酒。合理饮食,减少食物对胃黏膜的刺激,减轻胃负担。
2.给予抑制胃酸分泌的H2受体拮抗剂、PPI。
3.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
4.对症解痉止痛。

第4题:

患者,女性,43岁,因头痛伴乏力,双下肢水肿半年就诊。患者于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为全颅胀痛,伴乏力,双下肢水肿,凹陷性,双侧对称,晨轻暮重,食欲减退,夜尿每晚1~3次,每次量中等,无尿频、尿急、尿痛,无排尿困难,无畏寒、发热等不适。曾诊断为“慢性肾衰竭。肾性高血压”,先后服用“尿毒清、施慧达、叶酸片”等药物,病情控制不理想。查体:HR88次/分,律齐无杂音,BP160/85mmHg,贫血貌,神清合作。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扪及,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双肾区无叩痛。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实验室检查:血液一般检查:Hb78g/L,尿液一般检查:蛋白(++),隐血(++),肾功能:血肌酐650umol/L,GFR<20ml/(min•1.73m2)。 请问该患者为CKD几期?


正确答案: 患者现在处于CKD4期。

第5题:

患者男,30岁。以“反复上腹隐痛2年,晕厥半小时”为主诉。患者2年前出现上腹部隐痛,伴饱胀感,反酸、胃灼热。半小时前突然自觉上腹部疼痛缓解,但出现头晕、乏力,有便意,排黄色软便,起身时突然晕倒在地,并出现面色苍白、周身冷汗,无大小便失禁,神志很快转清。既往无类似情况发生。查体:HR:120次/分,BP:80/55mmHg,神志清楚,贫血貌,结膜及甲床苍白,四肢湿冷,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肺未闻及异常,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软,剑突下轻度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10次/分,双巴宾斯基征阴性。本患者的治疗原则为()。

  • A、卧床、禁食、保温、观察生命体征等一般急救措施
  • B、待活动性出血停止后根除幽门螺杆菌
  • C、积极补充血容量
  • D、气囊压迫止血

正确答案:A,B,C

第6题:

患者男,64岁。间断右上腹疼痛4个月。患者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右上腹部绞痛,无恶心呕吐,无腹泻,无发热,数小时后腹痛自行缓解。发病以来食欲尚可,大小便正常,体重减轻3kg。查体:一般状态尚可,睑结膜苍白,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查体未见异常,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无叩痛,全腹元压痛,右上腹可触及-鸡蛋大小的包块,质硬,表面光滑,无压痛,活动度好。该患者体格检查:面色晦暗,眼睑无水肿,巩膜中度黄染,结膜苍白,颈静脉无怒张,胸前有4枚蜘蛛痣,有肝掌,听诊右肺下呼吸音减弱,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心脏查体正常。腹膨隆,脐膨出,腹壁静脉显露,全腹压痛、反跳痛,以左侧腹为著,肝肋下未触及,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脾肋下2cm,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水肿。为进一步确诊,需完善哪些相关检查()。

  • A、肝胆脾超声或CT
  • B、肝肾功
  • C、腹水常规、生化
  • D、尿细菌培养
  • E、腹水病原学检查
  • F、腹水ADA

正确答案:A,B,C,E,F

第7题:

患者男,72岁。11个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后背,胸骨及肋骨疼痛,呈间断性,自服氨酚待因片或布洛芬后疼痛可缓解。行骨髓象检查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查体:T36.6℃,P84次/分,R18次/分,BP140/80mmHg,神清,轻度贫血貌,睑结膜略苍白,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胸骨无压痛。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音弱,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无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需完善的生化检查有()

  • A、免疫球蛋白轻链测定
  • B、免疫固定电泳
  • C、免疫球蛋白定量测定
  • D、CRP
  • E、尿和肾功能检查
  • F、肝功能
  • G、血清淀粉酶
  • H、抗核抗体
  • I、血清离子
  • J、血清β微球蛋白
  • K、血清补体
  • L、血脂系列
  • M、肌钙蛋白
  • N、DIC

正确答案:A,B,C,D,E,I,J

第8题:

患者男,53岁,消瘦、乏力5个月。患者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自觉体重减轻,后出现低热,体温在37.2℃左右,自诉有盗汗。3天前行血常规发现白细胞明显高于正常,行骨穿诊断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并无头晕头疼,无口腔或鼻出血,无腹痛腹胀腹泻症状,精神饮食睡眠可,体重下降约10kg。查体:T36.3℃,P84次/分,R18次/分,BP110/70mmHg。神清,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周身皮肤及黏膜无出血点及瘀斑,胸骨无压痛,心肺未及异常。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肋下未触及,脾大,平脐,质硬,无触痛,肝肾区无叩痛,双下肢无水肿。

该病需与哪些疾病鉴别
A.脾大可能的原发病
B.类白血病反应
C.自身免疫性贫血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MDS
F.骨髓纤维化
G.ITP

答案:A,B,F
解析:
1.引起脾大的病因包括:①感染性疾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粟粒性肺结核、布鲁菌病、血吸虫病、黑热病及疟疾等。②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类风湿关节炎的Felty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结节病等。③淤血性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Budd-Chiari综合征、肝硬化、门静脉或脾静脉血栓形成等。④血液系统疾病:溶血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地中海贫血及镰形细胞贫血等。浸润性脾大:各类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生性疾病及脂质贮积病、恶性组织细胞病及淀粉样变性等。⑤脾的疾病:脾淋巴瘤、脾囊肿及脾血管瘤等。⑥原发性脾大:发病原因不明。
2.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血象示白细胞数明显增高,嗜酸、嗜碱性粒细胞增多,血小板多在正常水平,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减低或呈阴性反应。治疗有效时NAP活性可以恢复,疾病复发时又下降,合并细菌性感染时可略升高。骨髓象示骨髓增生明显至极度活跃,以粒细胞为主,粒红比例明显增高,其中中性中幼、晚幼及杆状核粒细胞明显增多,原始细胞<10%,嗜酸、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红细胞相对减少,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晚期减少。偶见Gaucher样细胞。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改变95%以上的CMI,细胞中出现Ph'染色体。
5.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用药:①羟基脲为细胞周期特异性抑制DNA合成的药物,起效快,但持续时间短。②白消安是一种烷化剂,作用于早期祖细胞,起效慢且后作用长。③α-干扰素起效较慢。常见毒副反应为流感样症状。④甲磺酸伊马替尼能特异性阻断ATP在ABL激酶上的结合位置,使酪氨酸残基不能磷酸化,从而抑制BCR-ABL阳性细胞的增殖。⑤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SCT)是目前认为根治CML的标准治疗。

第9题:

患者男,30岁。以“反复上腹隐痛2年,晕厥半小时”为主诉。患者2年前出现上腹部隐痛,伴饱胀感,反酸、胃灼热。半小时前突然自觉上腹部疼痛缓解,但出现头晕、乏力,有便意,排黄色软便,起身时突然晕倒在地,并出现面色苍白、周身冷汗,无大小便失禁,神志很快转清。既往无类似情况发生。查体:HR:120次/分,BP:80/55mmHg,神志清楚,贫血貌,结膜及甲床苍白,四肢湿冷,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肺未闻及异常,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软,剑突下轻度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10次/分,双巴宾斯基征阴性。患者行急诊胃镜提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活动期,不支持该诊断的病史为()。

  • A、疼痛与体位有关
  • B、腹痛为餐后疼痛
  • C、有进餐-疼痛-缓解规律
  • D、有疼痛-进餐-缓解规律
  • E、疼痛无规律
  • F、间断排黑便

正确答案:A,B,C,E

第10题:

病历摘要女性,64岁。右上腹伴寒战、高热、黄染3天,烦躁半天。3天前饱食后出现右上腹痛,为阵发性绞痛伴寒战,发热38.8℃。发病后腹痛逐渐加重,体温升高达39~40℃,出现巩膜黄染。发病以来,食欲欠佳,尿色深黄,尿量减少,近半天来患者烦躁不安,时有嗜睡。既往史:有反复发作右上腹绞痛史3年,未诊治。无药物过敏及手术、外伤史。无特殊嗜好。查体:T40℃,P120次/分,R22次/分,BP80/60mmHg。谵妄,查体不合作,皮肤巩膜明显黄染,未见肝掌及蜘蛛痣,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不大,心率120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平坦,剑突下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右肋下可触及肿大的胆囊,有压痛,肝区叩击痛阳性,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弱,双下肢水肿。辅助检查:血WBC21×109/L,N0.90,核左移。Hb11Og/L,PLT290×109/L。要求:根据以上病历摘要,请写出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 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
初步诊断:
1.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2.胆总管结石
3.休克
诊断依据:
1.病史:(1)反复发作右上腹绞痛史3年。(2)典型症状:腹痛、寒战高热、黄疸、休克、精神症状(雷诺五联征)。
2.查体:胆囊肿大,压痛,肝区叩击痛阳性。
3.实验室检查:WBC计数增高(WBC21×109/L),核左移(N0.90)。
鉴别诊断
1.胰头或壶腹周围癌
2.黄疸型肝炎
3.急性胆囊炎
4.急性胰腺炎
进一步检查
1.腹部B超、CT或MRI。
2.血清胆红素检测、凝血功能检查。
3.尿常规、粪常规。
治疗原则
1.静脉输液,术前准备。
2.抗感染治疗。
3.抗休克治疗。
4.急症手术,胆总管切开取石,T形管引流术。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