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环境污染有哪些?其来源有哪些?

题目
问答题
常见的环境污染有哪些?其来源有哪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常见的防雷装置有哪些,其组成如何?


正确答案:常见的防雷装置有:避雷针、避雷网、避雷带、避雷线、避雷器等。防雷装置主要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体三部分组成。

第2题:

简述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的资金来源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①本建设的防治污染投资;
②老企业更新改造的污染治理资金;
③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环保投资;
④排污费用于工业污染治理的补助资金;
⑤其他环保投资:主要指“三废”综合利用利润留成资金、银行贷款和利用外资等环保投资。

第3题:

常见的环境污染有哪些?其来源有哪些?


1. 大气污染问题


  2000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995万吨,居世界第一位。据专家测算,要满足全国天气的环境容量要求,二氧化硫排放量要在现有基础上至少削减40%。此外,2000年中国烟尘排放量为1165万吨,工业粉尘的排放量为1092万吨。大气污染是中国目前第一大环境问题。


  2. 水环境污染问题


  中国七大水系的污染程度依次是: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珠江、长江,其中42%的水质超过3类标准(不能做饮用水源),全国有36%的城市河段为劣5类水质,丧失使用功能。大型淡水湖泊(水库)和城市湖泊水质普遍较差,75%以上的湖泊富营养化加剧,主要由氮、磷污染引起。


  3. 垃圾处理问题


  中国全国工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达8.2亿吨,综合利用率约46%。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1.4亿吨,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不到10%。塑料包装物和农膜导致的白色污染已蔓延全国各地。


  4. 土地荒漠化和沙灾问题


  目前,中国国土上的荒漠化土地已占国土陆地总面积的27.3%,而且荒漠化面积还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增长。中国每年遭受的强沙尘暴天气由20世纪50年代的5次增加到了20世纪90年代的23次。土地沙化造成了内蒙古一些地区的居民被迫迁移他乡。


  5. 水土流失问题


  中国全国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多亿吨,每年流失的土壤养分为4000万吨标准化肥(相当于全国一年的化肥使用量)。自1949年以来,中国水土流失毁掉的耕地总量达4000万亩,这对中国的农业是极大损失。


  6. 旱灾和水灾问题


  20世纪的50年代中国年均受旱灾的农田为1.2亿亩,90年代上升为3.8亿亩。1972年黄河发生第一次断流,1985年后年年断流,1997年断流天数达227天。有关专家经调查后推测:未来15年内中国将持续干旱。而长江流域的水灾发生频率却明显增加,500多年来,长江流域共发生的大洪水为53次;但近50年来,每三年就出现一次大涝,1998年的大洪水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7. 生物多样性破坏问题


  中国是生物多样性破坏较严重的国家,高等植物中濒危或接近濒危的物种达4000~5000种,约占中国拥有的物种总数的15%~20%,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在联合国《国际濒危物种贸易公约》列出的640种世界濒危物种中,中国有156种,约占总数的1/4。中国滥捕乱杀野生动物和大量捕食野生动物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屡禁不止。


  8. WTO与环境问题


  中国加入WTO将面临两方面新的环境问题。一方面是国际上的“绿色贸易壁垒”。由于中国目前的环境标准普遍低于发达国家的标准,中国的食品、机电、纺织、皮革、陶瓷、烟草、玩具、鞋业等行业的产品将在出口贸易中受到限制。另一方面,由于国际市场对中国的矿产、石材、药用植物、农产品、畜牧产品的大量需求,可能会加重中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破坏。同时,中国可能成为国外污染密集型企业转移的地点和大量的国外工业废物“来料加工”的地点,这将极大地加重中国的环境问题。


  9. 三峡库区的环境问题


  三峡工程是中国实施的巨大的水利工程。该工程建成后,对地质环境、水资源环境、生态环境(涉及库区两岸和整个上游地区)的影响,以及如何有效防治库区污染是摆在三峡建设者面前的大课题。三峡工程已成为世界瞩目的环境问题。


  10. 持久性有机物污染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难降解的持久性有机物污染开始显现。国际上签署的《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中,确定的首批禁止使用的12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中国的环境介质中多有检出。中国是公约的签字国。这类有机污染物具有转移到下一代体内,并在多年后显现其危害的特点,也被称为“环境激素”或“环境荷尔蒙”,危害严重。目前,这类有机污染物广泛存在于工农业和城市建设等使用的化学品之中。

污水、废气、垃圾、噪声、光污染等,为城市常见污染。
来源:
(1)污水:生活废水、工业废水、油污及有毒物质和垃圾。
(2)空气:工业尾气、汽车尾气、家庭厨房油烟、杀虫剂、新塑料制品、冰箱的氟里昂和各种垃圾、水道的气体。
(3)噪声:家庭噪声、交通噪声、施工噪声、社会噪声(叫卖、鞭炮、商店音响等)
(4)光:可见光、激光、红外光、紫外光等。
(5)食品:添加剂、人造色素及农药等。

环境污染有各种分类:
按环境要素分: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
按人类活动分:工业环境污染、城市环境污染、农业环境污染。
按造成环境污染的性质、来源分: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电磁波)固体废物污染、能源污染。
不同的污染来源不同,如沙漠化、森林破坏、也会给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有时这种间接的环境效应的危害比当时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难消除。例如,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就是由大气污染衍生出的环境效应
污水废气、垃圾、噪声光污染等,为城市常见污染。
来源:
(1)污水:生活废水、工业废水、油污及有毒物质和垃圾。
(2)空气:工业尾气、汽车尾气家庭厨房油烟、杀虫剂、新塑料制品冰箱氟里昂和各种垃圾、水道的气体。
(3)噪声:家庭噪声、交通噪声、施工噪声、社会噪声(叫卖、鞭炮、商店音响等)
(4)光:可见光激光红外光、紫外光等。
(5)食品:添加剂、人造色素农药等。
污水废气、垃圾、噪声光污染等,为城市常见污染。
来源:
(1)污水:生活废水、工业废水、油污及有毒物质和垃圾。
(2)空气:工业尾气、汽车尾气家庭厨房油烟、杀虫剂、新塑料制品冰箱氟里昂和各种垃圾、水道的气体。
(3)噪声:家庭噪声、交通噪声、施工噪声、社会噪声(叫卖、鞭炮、商店音响等)
(4)光:可见光激光红外光、紫外光等。
(5)食品:添加剂、人造色素农药等。
水污染:工业废水、生活废水等大气污染:工业废气、温室气体等固体污染:工业固废、生活垃圾等放射性污染:核放射污染、工业或医学放射源污染
污水、废气、垃圾、噪声、光污染等,为城市常见污染。
来源:
(1)
污水:生活废水、工业废水、油污及有毒物质和垃圾。
(2)
空气:工业尾气、汽车尾气、家庭厨房油烟、杀虫剂、新塑料制品、冰箱的氟里昂和各种垃圾、水道的气体。
(3)
噪声:家庭噪声、交通噪声、施工噪声、社会噪声(叫卖、鞭炮、商店音响等)
(4)
光:可见光、激光、红外光、紫外光等。
(5)
食品:添加剂、人造色素及农药等。

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environment pollution: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具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污染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大气污染是指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致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和生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工作、学习、生活的现象。放射性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物料、人体、场所、环境介质表面或者内部出现超过国家标准的放射性物质或者射线。例如,超过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的排放污染物的标准,超种类、超量、超浓度排放污染物;未采取防止溢流和渗漏措施而装载运输油类或者有毒货物致使货物 落水造成水污染;非法向大气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造成大气污染事故,等等。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也在增加,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 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成为世界各个国家的共同课题之一。

由于人们对工业高度发达的负面影响预料不够,预防不利,导致了全球性的 三大危机 : 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 人类不断的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质。但由于大气、水、土壤等的扩散、稀释、氧化还原、生物降解等的作用。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毒性会自然降低,这种现象叫做 环境自净 。如果排放的物质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质量就会发生不良变化,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这就发生了环境污染 。

环境污染有各种分类:
按环境要素分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
按人类活动分:工业环境污染、城市环境污染、农业环境污染。
按造成环境污染的性质、来源分: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电磁波)固体废物污染、能源污染。

环境污染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如沙漠化、森林破坏、也会给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有时这种间接的环境效应的危害比当时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难消除。例如,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就是由大气污染衍生出的环境效应。这 种由环境污染衍生的环境效应具有滞后性,往往在污染发生的当时不易被察觉或预料到,然而一旦发生就表示环境污染已经发展到相当严重的地步。当然,环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类环境的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例如城市的空气污染造成空气污浊,人们的发病率上升等等;水污染使水环境质量恶化,饮用水源的质量普遍下降,威胁人的身体健康,引起胎儿早产或畸形等等。严重的污染事件不仅带来健康问题,也造成社会问题。随着污染的加剧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由于污染引起 的人群纠纷和冲突逐年增加。
由于人们对工业高度发达的负面影响预料不够,预防不利,导致了全球性的 三大危机 : 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 人类不断的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质。但由于大气、水、土壤等的扩散、稀释、氧化还原、生物降解等的作用。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毒性会自然降低,这种现象叫做 环境自净 。如果排放的物质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质量就会发生不良变化,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这就发生了 环境污染 。

第4题:

环境污染的种类有哪些?


正确答案:环境污染的种类按污染成因可分为天然本底污染和生产生活污染。按环境要素可分为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等。按污染物的物理、化学和生化特征可分为物理污染、化学污染、生物污染。

第5题:

常见的环境污染有哪些?


正确答案: 污水、废气、垃圾、噪声、光污染等。

第6题:

环境污染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正确答案:急性危害:污染物在短期浓度很高,或者几种污染联合进入人体可以对人体造成急性危害。
慢性危害:慢性危害主要指小剂量的污染物持续的作用于人体产生的危害。如大气污染对呼吸道慢性炎症发病率的影响等。
远期危害: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一般经过一段较长的潜伏期后才表现出来,如环境因素的致癌作用等。环境中致癌因素主要有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因素。物理因素,如放射线体外照射或吸入放射性物质引起的白血病、肺癌等;生物学因素,如热带性恶性淋巴瘤,已经证明是吸血昆虫传播的一种病毒引起的。化学因素,根据动物实验
经证明,有致癌性的化学物质达1100余种。污染物对遗传有很大影响。另外一切生物本身都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环境污染对人体遗传的危害,主要表现在致突变和致畸作用。

第7题:

环境污染健康经济损失评价有哪些指标,各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 国前国内外对健康损失的评价通常采用人力资本法和支付意愿法。人力资本法是国内目前通常采用的方法。人力资本法是计算由于环境污染造成的死亡或疾病而产生的经济损失,包括工资损失与医疗费支出。支付意愿法测量的是人们对提高自己和其他人的安全(如环境质量改善而导致的个体死亡/发病风险降低)而愿意付出的货币数值。支付意愿法的主要优点在于它反映了被测量人群的个人观点和意愿,较好地符合福利经济学的原理,已在欧美发达国家得到广泛应用。测量人的支付意愿,一般有劳动力市场研究法、调查评估法以及其他基于市场交换的方法。

第8题:

发电机常见的故障有哪些?其通常配置的保护有哪些?


正确答案: 发电机常见的故障有:
定子部分:
(1)相间短路
(2)同相匝间短路
(3)单相接地
(4)外部短路引起过电流
(5)过负荷
(6)过电压
转子部分:
(1)过负荷
(2)励磁电流消失
(3)由于不对称负荷及外部不对称短路引起的负序过电流
(4)励磁回路接地
其通常配置的保护有:
定子部分:
(1)纵联差动保护
(2)横联差动保护
(3)零序电压保护
(4)零序电流保护
(5)双频式谐波电压保护
(6)负序电流及复合电压的过电流保护
(7)过负荷保护
(8)过电压保护
转子部分:
(1)转子过负荷保护
(2)失磁保护
(3)负序过电流保护
(4)一点接地保护
(5)两点接地保护

第9题:

寒邪的致病特点有哪些?其致病在眼部有哪些常见症状?


正确答案: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阳气受损,则目失温养。
(2)寒性凝滞,常致经脉气血阻塞不通,不通则痛,引起眼痛且常头目相引。
(3)寒性收引,寒邪伤及头面,可致筋脉拘急。寒伤眼部常见症状:头目疼痛,目昏冷泪,胞睑紫暗硬胀,紧涩不舒,血脉紫滞或淡红等。

第10题:

土壤中氮素的来源有哪些?其形态如何?


正确答案: 土壤中的氮素有4个来源即雨水、灌溉水、微生物固氮和施肥。
生物固氮是指微生物将大气中的氮气(NZ)还原为氨,包括共生固氮、联合固氮和自生固氮。一般耕地表层土壤含氮量为0.05%-0.3%;
土壤中的氮素可分为无机态和有机态两大类。无机态氮包括钱、氨、硝酸盐、亚硝酸盐、氮气和氮氧化物等,亚硝酸盐、氮气和氮氧化物的含量一般很少。水田按态氮较多,而旱地主要是硝态氮。大部分按态氮和硝态氮是速效氮。有机态氮主要包括腐殖质、蛋白质、氨基酸等。极少量有机态氮如氨基酸等小分子的有机态氮能被作物直接吸收,一部分只有通过矿化作用转化为无机氮才能被作物吸收,为缓效氮,还有一部分有机态氮由于分解非常缓慢,为无效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