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锁上、下阀是怎样的密封,操作时应注意什么?

题目
问答题
煤锁上、下阀是怎样的密封,操作时应注意什么?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煤锁上阀采用两道密封,即里面一层氟橡胶圈,外面是硬质合金;煤锁下阀是一道密封即硬质合金,在操作时,应尽量减少阀门开关次数,防止磨损。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怎样保护喷丝板、风网?日常操作应注意什么?


正确答案: 一、板不能堆放叠放,板面除专用工具外不得于任何东西接触,安装、拆卸时只能用专用工具不得用硬物敲打并且只能逐个拿取不得一抓一把,拆下的板及时放到盘内避免板与板之间摩檫碰撞。组装好板面不得推拉避免摩檫板面,不得用钢针通孔,注意拿稳防止掉落,移送时车上不得有螺丝等杂物。
二、
1、安装前检查风网的平整度和有无破损,如果安装前发现有皱的比较严重或网有破损的问题应及时联系厂家更换,严禁将有问题的甬道继续安装。
2、甬道口周围不得有任何杂物,防止在提位时掉入甬道内砸坏风网、伤人。
3、提位前口罩、隔热手套穿戴好检查甬道口周围有无杂物,在确认没有任何杂物时方可提位。
4、提位时要慢慢的拉不要慌注意看软管有无拌到汽缸上的螺丝,主要是防止组件没有压盖板时把组件带出掉入甬道内砸坏风网。
5、盖盖板时一定要戴好手套抓稳盖板手柄平放到甬道口上面,注意不得让盖板倾斜防止没盖到位掉入或其中一角插入甬道内碰破风网(盖板已用铁链固定)。
6、换盘根时所有工具必须全部放到踏步上或废料盒内。

第2题:

紧急部的放风阀是怎样启闭的?运用中应注意什么?


正确答案:膜板活塞下方紧急风缸的降压速度远小于活塞上方制动管的降压速度时,膜板活塞在其上下压力差的作用下向上移动至极端位,使触头顶开放风阀而开启放风阀口;紧急风缸压力空气由两个排风缩口风堵排至小于放风阀弹黄压力时,膜板活塞在放风阀弹黄压力压迫下才能向下移动,使触头离开放风阀口,这段时间大约需要10s。运行中应注意:放风阀开启时间制动管充气是没有作用的。

第3题:

内冷水换水时可以怎样操作,应注意什么?
一般情况采用溢水运行方式进行换水,应注意开启补水时,尤其是采用凝结水补水时,补水门开度不可过大,防止造成水箱憋压,影响设备安全。也可采用将水箱水位放低后再补水的方式进行,但应注意严密监视水位,中途不得进行其他工作,如需离开就地,应先停止放水将水位恢复正常。

第4题:

在气化炉蒸汽升温阶段,煤锁上下阀应处于()位置。


正确答案:

第5题:

热风炉操作失误,导致高炉断风时,为什么不容易立刻打开冷风阀或热风阀恢复送风?此时应怎样操作?


正确答案: 因断风造成后,热风压力骤降,冷风压力骤升,此时冷风阀或热风阀均处单侧受压状态,所以不容易打开。此时,如风温没全送时,可试开温风阀,如不行,应立即通知高炉拉开放风阀降压,再复风。

第6题:

小型空分设备在调整阶段关节流阀时,操作应注意什么问题?


正确答案: 在关节流阀前首先要创造好关阀的条件:液氧液面接近正常的液面,并且液面有上升的趋势。节-1阀前的温度保持在-155~-165℃之间。低压压力控制在0.05MPa,中压压力小于0.3MPa(表压)。
当开始关阀时,应掌握关阀的速度。若关得过快,会引起液悬;若关得过慢,会造成液氧液面计过满。关阀的速度以液氧液面稳定为原则。液氧液面上升快,阀可关得快些;液氧液面上升慢,则关得慢些。若液氧液面有下降的趋势,则应停止关阀。若液面下降很快,而且中压有明显上升时,应重新打开节流阀,待液面回升后再关小。在关阀的同时应注意中压压力的变化。随着两个阀门的关小,中压上升是正常的。但上升的速度不能过快,一般情况以半小时内上升0.1MPa左右为宜。若有时中压压力上升较快,而液氧液面暂不下降甚至还上升,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能再关阀,待中压稳定后、液面不下降时再关。
启动时液空、液氮节流阀各打开12~15圈,在开始关阀初期把两阀各关2圈。隔3~5min后,视液氧面和中压压力情况再关2圈。在两阀关至8圈以后,每次只能以各关半圈的速度进行。在两阀关到6圈以后,先把液氮节流阀关小1.5~2圈。以后的速度应更缓慢,只能以90°、60°、30°的速度关小。当液空节流阀关到4圈,液氮节流阀关到2圈时,应根据液空、液氮的纯度分析结果来关。当液空、液氮的纯度接近正常要求时,先把液空液面计控制在1.0~1.5kPa,然后用液氮节流阀调整液空和液氮的纯度,以达到最佳工况。此时的阀门开关幅度仅仅在1°~5°的范围内调整。

第7题:

无钟炉顶眼镜阀在关闭前应确认()。

  • A、下密封阀关闭
  • B、下密封阀打开
  • C、上密封阀关闭
  • D、上密封阀打开

正确答案:C

第8题:

煤锁上阀,需要200#液压系统采用二次减压,压力减为()。


正确答案:3.0

第9题:

斑蝥怎样炮制?操作时应注意什么问题?生斑蝥为什么有毒不能内服?炮制能降低毒性的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 斑蝥用米炒法炮制。先将锅烧热,加人定量的米,用中火炒至冒烟时,投入斑蝥(或去头、足、翅的斑蝥)拌炒,至米呈黄棕色时,取出,筛去米,除去头、足、翅,摊凉。操作时注意事项:斑蝥在炮制时,操作人员宜带眼罩及防毒面具进行操作,以保护眼、鼻粘膜免受损伤,炒制后的米要妥善处理,避免人畜中毒。生斑蝥有毒,是因为含有毒性成分斑蝥素,口服毒性很大,可引起咽部灼烧感、恶心、呕吐、腹部绞痛、血尿及中毒性肾炎等症,往往由于引起肾功能衰竭或循环衰竭而死亡。因此生斑蝥不能内服,口服必须经过炮制。
炮制降低毒性的原理是:毒性成分斑蝥素在84℃开始升华,110℃为其升华点,、米炒加热可使斑蝥素部分升华,部分被米吸附而含量降低,从而使其毒性降低。

第10题:

在气化炉蒸汽升温阶段,煤锁上下阀应处于()位置。

  • A、开位
  • B、关位

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