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时期出版时间最长的报刊是()

题目
单选题
辛亥革命时期出版时间最长的报刊是()
A

《中国女报》

B

《中国日报》

C

《神州日报》

D

《大江报》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图是中国第一家现代出版机构的标志。该出版机构创办于()

下图是中国第一家现代出版机构的标志。该出版机构创办于()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维新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参考答案:B

第2题: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报刊出版发行事业进入一个崭新历史时期的主要标志就是报刊实行()。
邮发合一

第3题:

上海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外文报刊是()

A. 《北华捷报》

B. 《字林西报》

C. 《万国公报》

D. 《遐迩贯珍》


正确答案:B

第4题:

试述辛亥革命时期报刊宣传的特点和业务改进。


正确答案: (一)报刊宣传的特点
1、政党报刊在报业中占突出地位。
2、资产阶级革命派变成了办报的主角。
1、政论的战斗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2、报刊政论的战斗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特别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报刊政府作用更大,表现为:(1)揭露了帝国主义;(2)批评了清王朝和保皇派;(3)宣传了革命思想。
3、办报地区、读者对象逐渐扩大。
4、以革命文艺作品为主的副刊增多。
但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对于新闻的真实性不很重视,其报刊上有时出现侮报道,有时还出现暴露内部分歧的言论。
(二)新闻业务工作的改进
辛亥革命时期,特别是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兴起后,新闻业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1)在内容上,报纸一般已具备新闻、评论、副刊和广告四大要素。新闻报道成为报纸的主角。新闻报道体裁也日益增多。
(2)评论工作进一步改进。报纸评论的形式逐渐多起来,有“社论”、“时论”、“时评”、“编者按”等。
(3)有些报纸分庄、谐两部分,促进了报纸文艺副进的发展。
(4)在形式上,大多数报纸已由近代形态发展成为现代形态,结束了“报”、“刊”不分的时代。

第5题:

1703年沙皇彼得一世倡导出版的()是俄国第一份铅印官方报纸,是俄国近代报刊史上创办最早、存在时间最长的官报,标志着俄国近代报刊的产生。


正确答案:《新闻报》

第6题:

报刊业务规定,在国内出版的本国报刊如系外地出版的称()。

A本埠报刊

B外埠报刊

C出口报刊

D进口报刊


B

第7题:

在香港,现存出版时间最长的英文报刊是1903年创办的()


正确答案:《南华早报》

第8题:

辛亥革命时期影响最大的白话报刊是()。

A.《中国白话报》

B.《杭州白话报》

C.《安徽俗话报》

D.《苏报》


正确答案:A

第9题:

解放战争时期香港出版过哪些进步报刊?


正确答案: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主党派和一些爱国民主人士利用香港的特殊地位,在这里出版了许多进步报刊。它们在反对蒋介石独裁统治、争取人民民主和全国解放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很大贡献。这些报刊主要有:
一、《华商报》。1941年创刊,1942年12月日军占领香港后停刊。1946年1月4日在香港复刊。复刊后的《华商报》,是共产党领导下的爱国民主统一战线的报纸。董事长是香港爱国人士邓文钊,总编辑是著名国际问题专家刘思慕,总经理是民盟负责人萨空了,共产党的负责人是章汉夫。先后参加社论委员会的还有许涤新、陈此生、廖沫少、夏衍、乔冠华、张铁生、彭彰风、杨奇、高天等人。该报群英会萃,阵容强大,是当时在香港和华南地区影响最大的一家进步报刊。1949年10月广州解放后停刊,工作人员撤到广州筹办《南方日报》。
二、《解众》周刊。它原是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出版的刊物,1937年12月创刊汉口,1947年1月在香港复刊。此利用各种伪装封面出版后运到国统区发行,1949年10月停刊。
三、《正报》。1945年11月13日创刊,中共广东省委主办,是战后中国共产党在香港公开出版的第一家小型报纸,杨奇任社长兼总编辑。
四、《人民报》。1946年3月1日在香港创刊,由中国农工民主党主办,社长李伯球,总编黄药眠。同年4月迁至广州出版,成为中国民主同盟南方总支部的机关报,同年8月停刊。
五、《光明报》(半月刊)。1947年1月在香港出版。它是中国民主同盟的机关刊物。此外,解放战争时期在香港创办的进步报刊还有《大众报》、《文汇报》、《世界展望》、《远东通讯》等。

第10题:

()时期()提出“自由出版物的人民性”和“人民报刊”的思想。


正确答案:《莱茵报》;马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