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计算本工程当地理论深度基准面下的平均高潮位和平均低潮位

题目
问答题
分别计算本工程当地理论深度基准面下的平均高潮位和平均低潮位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我国任一海港的各种特征潮位中,小潮平均低潮位低于(  )。

A.大潮平均低潮位
B.最低潮位
C.平均低潮位
D.平均潮位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航海与航道设计潮位。设计潮位由高到低依次是:最高潮位、大潮平均高潮位、平均高潮位、小潮平均高潮位、平均潮位、小潮平均低潮位、平均低潮位、大潮平均低潮位、最低潮位。

第2题:

港口与航道工程中常用的理论深度基准面又可以称为( )。
A.理论最低潮位 B.潮高基准面
C.海底地形图负高程起算面 D.潮位基准面
E.海图深度基准面


答案:A,B,D,E
解析:

第3题:

关于港口与航道各种特征潮位关系,处于小潮平均高潮位和小潮平均低潮位之间的潮位是()。


A.平均高潮位

B.平均低潮位

C.大潮平均低潮位

D.平均潮位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港口与航道各种特征潮位关系。各种特征潮位关系由高到低为:最高潮位、大潮平均高潮位、平均高潮位、小潮平均高潮位、平均潮位、大潮平均低潮位、平均低潮位、大潮平均低潮位和最低潮位。

第4题:

海图深度基准面又可称为( )。
A.潮高起算面 B.海底高度起算面
C.理论深度基准面 D.潮位基准面
E.理论最低潮位


答案:A,C,D,E
解析:

第5题:

背景资料
某海港航道疏浚工程长25km,设计底高程~20.0m(当地理论深度基准面),航道疏浚前平均高程为-9.0m(当地理论深度基准面),其中有一段长1.9km的浅水段,疏浚前高程-7.0~-8.0m(当地理论深度基准面),当地平均高潮位为+1.5m(黄海平均海平面),平均低潮位为-0.5m(黄海平均海平面)。本工程选用10000m。自航耙吸挖泥船将泥土抛到抛泥区,挖泥船满载吃水8.8m。当地理论深度基准面与黄海平均海平面相差1.0m。
问题
1.分别计算本工程当地理论深度基准面下的平均高潮位和平均低潮位。
2.计算确定本工程在平均潮位时挖泥船能否乘潮全线施工?
3.根据规范规定,本工程施工测量的测图比尺范围应取多少合理?
4.简述本工程自航耙吸挖泥船施工工艺流程。


答案:
解析:
1.本工程当地理论深度基准面与黄海平均海平面相差1.0 m,则平均高潮位为:1.5+1.0=2.5m,平均低潮位为-0.5+1.0=0.5m。 【考点解析】
为计量水深用比平均海平面低的较低水位或最低水位作为水深的起算面,称为理论深度基准面。
2.以当地理论深度基准面计,当地平均潮位为:(2.5+0.5)/2=1.5 m,浅水段在平均潮位时的疏浚前最小水深为:1.5+7.0=8.5 m,因为挖泥船的满载吃水为8.8 m,大于8.5 m,所以,本工程在平均潮位时挖泥船不能乘潮全线施工。
3.根据规范规定,本工程施工测量的测图比尺范围应取1:1000~1:5000合理。
【考点解析】
地形图测图比尺应根据测量类别、测区范围、经济合理性等选用,水运工程测量规范规定航道工程施工测量的测图比尺范围应取1:1000~1:5000。
4.本工程自航耙吸挖泥船施工工艺流程为:空载航行至挖泥区,减速后定位上线下耙挖泥,通过离心式泥泵将耙头搅松的泥土吸入泥舱内,满舱后起耙,航行至抛泥区后,开启泥舱底部的泥门抛泥,然后空载航行至挖泥区,进行下一循环的挖泥施工。

第6题:

我国规定以( )为海图深度基准面,亦为潮位基准面。

A.理论最低潮位
B.理论最高潮位
C.大潮平均高潮位
D.平均高潮位

答案:A
解析:
我国1956年以后基本统一采用理论深度基准面作为海图深度基准面。目前,我国规定以"理论最低潮位"为海图深度基准面,亦为潮位基准面。

第7题:

背景资料
某海港航道疏浚工程长25km,设计底高程-20.0m(当地理论深度基准面),航道浚前平均高程为-9.0m(当地理论深度基准面),其中有一段长1.9kin的浅水段,浚前高程-7.0~-8.0 m(当地理论深度基准面),当地平均高潮位为+1.5m(黄海平均海平面),平均低潮位为-0.5m(黄海平均海平面)。本工程选用10000m3自航耙吸挖泥船将泥土抛到抛泥区,挖泥船满载吃水8.8m。当地理论深度基准面与黄海平均海平面相差1.0m。
问题
1.分别计算本工程当地理论深度基准面下的平均高潮位和平均低潮位。
2.计算确定本工程在乎均潮位时挖泥船能否乘潮全线施工
3.根据规范规定,本工程施工测量的测图比尺范围应取多少合理
4.简述本工程自航耙吸挖泥船施工工艺流程。


答案:
解析:
1.本工程当地理论深度基准面与黄海平均海平面相差1.0 m,则平均高潮位为:1.5+1.0=2.5m,平均低潮位为-0.5+1.0=0.5m。
为计量水深用比平均海平面低的较低水位或最低水位作为水深的起算面,称为理论深度基准面。
2.以当地理论深度基准面计,当地平均潮位为:(2.5+0.5)/2=1.5 m,浅水段在平均潮位时的浚前最小水深为:1.5+7.0=8.5 m,因为挖泥船的满载吃水为8.8 m,大于8.5 m,所以,本工程在平均潮位时挖泥船不能乘潮全线施工。
3.根据规范规定,本工程施工测量的测图比尺范围应取1:1000~1:5000合理。
地形图测图比尺应根据测量类别、测区范围、经济合理性等选用,水运工程测量规范规定航道工程施工测量的测图比尺范围应取1:1000~1:5000。
4.本工程自航耙吸挖泥船施工工艺流程为:空栽航行至挖泥区,减速后定位上线下耙挖泥,通过离心式泥泵将耙头搅松的泥土吸入泥舱内,满舱后起耙,航行至抛泥区后,开启泥舱底部的泥门抛泥,然后空载航行至挖泥区,进行下一循环的挖泥施工。

第8题:

我国海港采用的理论深度基准面,为各港口或海域理论上可能达到的(  )。

A.小潮平均低潮位
B.大潮平均低潮位
C.最低潮位
D.平均低潮位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地形图和水深图的应用。一年内约有一半左右的时间海水位低于平均水位,为了保证船舶航行的安全,使图上标注的水深有较大的保证率,我国海港采用的理论深度标准面,即各港口或海域理论上可能达到的最低潮位。

第9题:

我国海图中计算水深的起算面又可称为()。

A.理论最低潮位
B.潮高基准面
C.海底标高基准面
D.潮位基准面
E.航道深度基准面

答案:A,B,D,E
解析:

第10题:

我国通常采用()代替大地水准面作为高程基准面。

A.平均地面高程
B.平均高潮位
C.平均低潮位
D.平均海水面

答案:D
解析:
2020/2019教材P7
高程的基本概念。通常采用平均海平面代替大地水准面作为高程基准面。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