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预防BOP,氧疗目标为()

题目
单选题
为预防BOP,氧疗目标为()
A

血氧饱和度>95%

B

血氧饱和度85%~95%

C

血氧饱和度接近100%

D

PaO<50mmHg

E

PaO>80mmHg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肺心病慢性呼吸衰竭患者,血气分析为动脉血氧分压为48mmHg,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为84mmHg,宜采用的治疗是

A、持续高浓度氧疗

B、呼吸中枢兴奋剂

C、持续低浓度氧疗

D、先高浓度,后持续低浓度氧疗

E、持续低浓度氧疗加呼吸中枢兴奋剂


参考答案:E

第2题:

Ⅱ型呼吸衰竭氧疗时适宜的吸氧浓度为( )。


正确答案:A

第3题:

COPD病人施行长期家庭氧疗,不正确的是()。

A、 吸氧浓度可达40%

B、 一昼夜吸氧时间超过15小时

C、 鼻导管给氧

D、 氧疗目标位SaO2达90%以上

E、 氧疗过程中监测血气分析


正确答案:A

第4题:

为预防ROP,氧疗目标为

A.血氧饱和度85%~95%
B.血氧饱和度>95%
C.血氧饱和度接近100%
D.PaO>80mmHg
E.PaO<50mmHg

答案:A
解析:

第5题:

关于呼吸衰竭氧疗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氧疗是抢救呼吸衰竭基本而关键的一环
B.急性呼衰吸入中、高浓度氧气
C.急性呼衰氧疗目标为动脉氧分压提高到60---80mmHg
D.慢性Ⅱ型呼衰吸入低浓度氧气
E.慢性Ⅱ型呼衰氧疗目标为动脉氧分压略高于60mmHg

答案:B,C,D,E
解析:

第6题:

该病人需要采用以下哪项给氧方式为最佳( )

A.中浓度氧疗

B.低浓度氧疗

C.高压氧疗

D.高浓度氧疗

E.高流量,高浓度间断给氧


正确答案:C

第7题:

为预防早产儿ROP,氧疗目标为

A.血氧饱和度85%~95%

B.血氧饱和度大于95%

C.血氧饱和度接近100%

D.PaO2小于50mmHg

E.PaO2大于80mmHg


正确答案:A
ROP是晶状体后纤维增生性眼病(简称ROP),是早产婴儿常见的视网膜病变。因为早产儿眼睛的血管未形成,容易受各种因素,如新生儿窒息、吸氧、感染(脓毒血症、念珠菌感染等)、动脉导管未闭、输血、应用激素等的影响而发生ROP。早产和/或低出生体重是基础因素,吸氧是主要因素之一,所以,早产儿用氧要严格掌握指征,不要长时间吸高浓度的氧。

第8题:

简述氧疗的副作用和预防的关键措施。


正确答案:(1)氧中毒:预防的关键是避免长时间、高浓度吸氧定期监测血气分析。(2)肺不张:预防的关键是鼓励患者深呼吸、多咳嗽经常改变卧位姿势防止分泌物阻塞。(3)呼吸道分泌物干燥:预防的关键是加强吸入氧气的湿化定期做雾化吸入。(4)眼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预防的关键是控制氧浓度和吸氧时间。(5)呼吸抑制:预防的关键是低浓度、低流量给氧维持PaO260mmHg左右。
(1)氧中毒:预防的关键是避免长时间、高浓度吸氧,定期监测血气分析。(2)肺不张:预防的关键是鼓励患者深呼吸、多咳嗽,经常改变卧位,姿势,防止分泌物阻塞。(3)呼吸道分泌物干燥:预防的关键是加强吸入氧气的湿化,定期做雾化吸入。(4)眼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预防的关键是控制氧浓度和吸氧时间。(5)呼吸抑制:预防的关键是低浓度、低流量给氧,维持PaO260mmHg左右。

第9题:

A.高压氧舱
B.有创通气下列情况最常采用的氧疗方式为
C.面罩吸氧
D.鼻导管吸氧
E.无创通气

COPD患者长期氧疗

答案:D
解析:

第10题:

简述常见的氧疗副作用、导致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正确答案:(1)氧中毒:导致的原因是长时间、高浓度的氧吸入导致肺实质的改变。预防措施:避免长时间、高浓度氧疗及经常做血气分析,动态观察氧疗的治疗效果。
(2)肺不张:导致的原因是吸入高浓度氧气后,肺泡内氮气被大量臵换,一旦支气管有阻塞其所属肺泡内的氧气被肺循环血液迅速吸收,引起吸入性肺不张。预防措施:鼓励病人作深呼吸,多咳嗽和经常改变卧位、姿势,防止分泌物阻塞。
(3)呼吸道分泌物干燥:导致的原因是氧气是一种干燥气体,长期吸入后可导致呼吸道粘膜干燥,分泌物粘稠,不易咳出,且有损纤毛运动。预防措施:氧气吸入前一定要先湿化再吸入,定期给予雾化吸入,以此减轻刺激作用。
(4)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导致的原因与吸入氧的浓度、持续时间有关。预防措施:应控制氧浓度和吸氧时间。
(5)呼吸抑制:导致的原因是低氧血症伴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在吸入高浓度的氧气后,解除缺氧对呼吸的刺激作用所致。预防措施:对低氧血症伴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应给予低浓度、低流量(1~2L/min)给氧,维持PaO2在60mmHg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