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中,COD监测数据超标认定的条件是什么?

题目
问答题
在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中,COD监测数据超标认定的条件是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一条河流的某监测点的COD标准指数为2.3,表示该点位COD()。

A:超标2.3倍
B:超标1.3倍
C:超标0.3倍
D:未超标

答案:B
解析:

第2题:

为实现“十一五”期间水污染物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减排目标’国 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明确要求加大( )等行业的落后生 产能力淘汰力度。
A、造纸 B、味精 C、柠檬酸 D、电解铝


答案:A,B,C
解析:
【参考答案】:A B C
【点评分析】:本题主要考察落后生产能力的行业。电解铝不属于化学需氧量 (COD)排放总量减排对象,属于产能过剁的行业。

第3题:

某监测点COD标准指数为2.3,表示该点位COD()。

A:超标2.3倍
B:超标1.3倍
C:超标0.3倍
D:未超标

答案:B
解析:
水质评价方法采用单因子指数评价法。单因子指数评价是将每个水质因子单独进行评价,利用统计及模式计算得出各水质因子的达标率或超标率、超标倍数、水质指数等项结果。水质因子的标准指数≤1时,表明该水质因子在评价水体中的浓度符合水域功能及水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标准指数计算公式为:Si,j=ci,j/cs,i。式中,Si,j表示标准指数;ci,j表示评价因子i在j点的实测统计代表值,mg/L;cs,j表示评价因子i的评价标准限值,mg/L。故监测点COD标准指数为2.3,表示该点位COD超标1.3倍。

第4题:

某市有COD国控重点污染源企业和城市污水处理厂共200家,有COD治理工程减排项目60个。省、市环保部门在年度内共监测了国控企业和城市污水厂200家,COD治理工程减排项目60个,排放超标的分别有35家和15家;现场执法检查国控企业和城市污水厂180家,减排项目60个,设施不正常运行的分别有75家和25家。请问该市上报的COD监测与监察系数应是多少?


正确答案: 监测与监察达标率=监测达标企业数/监测企业总数×0.5+监察达标企业数/监察企业总数×0.5=210/260×0.5+140/240×0.5=0.40+0.29=69%该市COD监测与监察系数取值=1.2%。

第5题:

为实现“十一五”期间水污染物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减排目标,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明确要求加大()等行业的落后生产能力淘汰力度。

A:造纸
B:味精
C:柠檬酸
D:电解铝

答案:A,B,C
解析:
依据《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加大造纸、酒精、味精、柠檬酸等行业落后生产能力淘汰力度。

第6题:

某监测点COD标准指数为2.3,表示该点位COD()。
A.超标2.3倍 B.超标1.3倍 C.超标0.3倍 D.未超标


答案:B
解析:
水质评价方法采用单因子指数评价法。单因子指数评价是将每个水质因子单独进行评价,利用统计及模式计算得出各水质因子的达标率或超标率、超标倍数、水质指数等项结果。水质因子的标准指数≤1时,表明该水质因子在评价水体中的浓度符合水域功能及水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标准指数计算公式为:Si,j=ci,j/cs,i。式中,Si,j表示标准指数;ci,j表示评价因子i在j点的实测统计代表值,mg/L;cs,j表示评价因子i的评价标准限值,mg/L。故监测点COD标准指数为2.3,表示该点位COD超标1.3倍。

第7题:

根据《“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把()作为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对年度减排目标未完成、重点减排项目未按目标责任书落实的地区和企业,实行阶段性环评限批。

A: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
B:污染物量
C:减排量
D:污染物减排总量指标

答案:A
解析:
根据《“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严格节能评估审查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要求,把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作为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对年度减排目标未完成、重点减排项目未按目标责任书落实的地区和企业,实行阶段性环评限批。

第8题:

(2013年)某监测点的COD标准指数为2.3,表示该点位COD( )。

A.超标2.3倍
B.超标1.3倍
C.超标0.3倍
D.未超标

答案:B
解析:
2.3-1=1.3。

第9题:

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察系数考核办法(试行)规定考核的内容?


正确答案: ⑴国家、省、市重点监控企业;⑵列入COD和SO2总量减排治理工程项目的建设和运行情况;⑶结构调整减排项目的实施情况;⑷监督管理减排措施的落实情况;⑸日常监察、监测(在线监测、监督性监测)情况;⑹减排监察系数核算情况。

第10题:

《山西省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察系数考核办法(试行)》规定考核的内容?


正确答案: (1)国家、省、市重点监控企业;(2)列入COD和SO2总量减排治理工程项目的建设和运行情况;(3)结构调整减排项目的实施情况;(4)监督管理减排措施的落实情况;(5)日常监察、监测(在线监测、监督性监测)情况;(6)减排监察系数核算情况。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