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某夫妇反映12岁的儿子小明到处闯祸、无法管教,他们认为儿子是受了朋友的不良影响,禁止儿子再与他们交往,并向社会工作者求

题目
单选题
张某夫妇反映12岁的儿子小明到处闯祸、无法管教,他们认为儿子是受了朋友的不良影响,禁止儿子再与他们交往,并向社会工作者求助。社会工作者适宜的做法是()。
A

找小明谈话并质疑他的行为

B

到社区了解小明朋友的情况

C

了解张某夫妇和小明对问题的看法

D

教给张某夫妇管教小明的技巧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属于家庭型连锁反应现象对创造性影响的是()

A、“三曹”(曹操和儿子曹丕和曹植)

B、“三苏”(苏洵和他的儿子苏轼、苏辙)

C、杨武之和他的儿子杨振宁

D、居里夫妇和他们的女儿、女婿曾累计三次获得诺贝尔奖


参考答案:ABCD

第2题:

片断阅读理解三、片断阅读理解:共5 题。要求你阅读以下片断短文,并根据短文的内容回答问题。

第56题:有一对夫妻,他们有一个儿子。一天,来了一个陌生人,他说他认识这对夫妻,还说他认识这对夫妻的儿子。 最能准确地复述这段话的意思的是

A、 新来的人认识这对夫妻和他们的儿子 B、 新来的陌生人认识这对夫妻和他们的儿子 C、 新来的陌生人认识这对夫妻和他的儿子 D、 新来的陌生人自称认识这对夫妻和他们的儿子


正确答案:D

第3题:

有一个20岁的儿子患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家庭,父母整日哀叹与儿子相处困难,父母说他们的儿子曾经是三好学生,有很多朋友,而现在儿子整天呆在家里,到处寻找在他耳边说他坏话的人。下列哪一项是合适的家庭治疗方法()

A、教会父母在处理家庭事务时尽量不表现他们的负性情感反应

B、告诉父母撕下家庭的面具,将父母从声名中解脱出来

C、鼓励父母公开谈论他们对于患病儿子的失望和绝望的情感

D、与他们探讨患者的治疗方案

E、探讨父母的关系以及儿子患病对他们的影响


参考答案:ABCDE

第4题:

张某夫妇反映12岁的儿子小明到处闯祸,很难管教。他们认为儿子主要是受了邻居孩子的不良影响,于是禁止小明与他们交往,并向社会工作者求助。针对这样的情况,社会工作者适宜的做法是( )。


A.约谈小明并对他的行为进行质疑

B.到社区内了解张某夫妇邻居小孩的情况

C.了解张某夫妇和小明的家庭情况及他们对于这个问题的各自看法

D.教给张某夫妇一些管教孩子的方法

答案:C
解析:
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单位,是人最原始、最根本的环境,是人接触社会生活的基础。家庭对个体的影响主要通过家庭教养方式来进行。不同的冢庭教乔方式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同的。正因为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所有问题都和家庭有关,因此,社会工作者应首先了解张某夫妇和小明的家庭情况及他们对于这个问题的各自看法。

第5题:

张某夫妇向社会工作者反映12岁的儿子小明到处闯祸,无法管教,他们认为儿子是受了朋友的不良影响,禁止儿子再与他们交往,并向社会工作者求助。社会工作者适宜的做法是()。

A:找小明谈话并质疑他的行为
B:到社区了解小明朋友的情况
C:了解张某夫妇和小明对问题的看法
D:教给张某夫妇管教小明的技巧

答案:C
解析:
家庭对个体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家庭教养模式。不同的家庭教养模式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同的,良好的教养模式可以使儿童、青少年向着主动、友好的积极方向发展;而错误的教养模式会导致他们向着攻击性、反抗性等消极方向发展。正因为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几乎所有问题都和家庭有关系,因此,社会工作者应首先了解张某夫妇的教养方式以及小明本人的看法。

第6题:

老王夫妇住在市中心,他们有三个儿子,分住在东城、西城、南城,由于工作、交通诸多因素,大儿子每三天去看望老王夫妇,二儿子每四天去看望老王夫妇,小儿子每五天去看望老王夫妇。三人均在2010年12月1日一起去看望了老王夫妇,则下一次三个儿子在老王夫妇家相遇是几月几日?( )

A.2011年2月1日

B.2011年1月31日

C.2011年1月29日

D.2011年1月30日


正确答案:C
3、4、5的最小公倍数为60,则再过60天三个儿子会在老王夫妇家相遇,由于l2月和l月都是31天,则三人在老王夫妇家相遇应该是2011年1月29日。故本题选C。

第7题:

张先生夫妇今年42岁,有一个儿子今年9岁。夫妇2人经营一家服装贸易公司,受金融危机影响,今年以来效益大幅度下滑。根据理财规划师的建议,他们认为有必要给儿子的教育做好规划,下列产品中,()值得他们优先考虑。

A:教育保险
B:教育储蓄
C:教育信托
D:债券型基金

答案:C
解析:

第8题:

孙某夫妇反映12岁的儿子贝贝到处闯祸、无法管教,他们认为儿子是受了朋友的不良影响,禁止儿子再与他们交往,并向社会工作者求助。社会工作者适宜的做法是( )。

A.找贝贝谈话并质疑他的行为

B.找贝贝的朋友了解情况

C.了解张某夫妇和贝贝对问题的看法

D.教给张某夫妇管教贝贝的技巧


正确答案:C
家庭对个体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家庭教养模式,不同的家庭教养模式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同的。正因为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几乎所有问题都和家庭有关系,因此,社会工作者应首先了解张某夫妇的教养方式以及小明本人的看法。

第9题:

外出务工人员李师傅来自山东,在北京的某菜市场卖菜,由于家里的老人没有办法照顾孩子,只好把年仅7岁的儿子一起带到北京。李师傅夫妇在市场里卖菜,他们的儿子也在市场里玩耍,没有去上学。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李师傅夫妇侵犯了他们儿子的哪项权益?( )

A.发展权
B.受保护权
C.受教育权
D.生存权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点属于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主要内容。从题干“没有去上学”可以肯定选项C是正确的。

第10题:

李霞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其丈夫独立经营一家网络公司。生了儿子小明后,李霞把婆婆从老家接了过来,负责照顾小明。李霞和丈夫都忙于各自的工作,对于儿子小明很少直接过问。?
小明是家中的独生子,从小就娇生惯养,他要什么家里就给他买什么,他要多少零花钱就给他多少零花钱,慢慢就养成了任性蛮横的性格。以前小明的学习还不错,可是自从升入六年级以后,小明结交了一些不爱学习的朋友,学会了抽烟、喝酒、打架,迷上了网络游戏。很快,小明的学习就一落千丈,班主任多次给李霞打电话反映小明的情况。李霞意识到了小明问题的严重性,开始对小明进行严格管教。李霞要求儿子跟一帮不良朋友断绝交往,不能再玩网络游戏,限制给他的零用钱数。小明对母亲的管教非常抗拒,经常与她发生争吵,并以离家出走来向母亲抗议。无助的李霞找到社会工作者,希望能够帮助儿子。?
问题:?
1.本案例中,李霞面临的问题有哪些??
2.本案例中,小明主要面临的困境和需要有哪些??
3.针对李霞和小明所面临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应如何介入工作?


答案:
解析:
1.李霞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有: (1)自己和丈夫忙于工作,对于家中的事情很少过问。
(2)儿子抽烟、喝酒、打架,沉迷网络游戏,学习成绩很差。
(3)因为过于严格的教育方式,使得儿子不听父母管教,甚至以离家出走表示抗议。
2.(1)本案例中,小明主要面临的困境可以从其个体与环境(家庭、学校)方面加以分析:
①小明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教育和关爱,对于家庭亲情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
②小明是家中独生子,从小是由奶奶带大的,娇生惯养,性格蛮横、任性,不服从父母的管教。
③小明具有一些不良习惯:花钱大手大脚,抽烟,喝酒,打架,沉迷游戏,结交不良朋友等。
④小明与母亲的关系紧张,双方互不妥协,处于严重的冲突对立状态。
(2)儿童作为人生中的一个特殊阶段,有着多维的需要,结合小明的情况,他的多种需要归纳如下:
①获得基本生活照顾和健康照顾的需要。家庭应当满足小明在成长过程中生活需要和养育方面的需要,让小明能够在身体和精神方面健康成长。
②获得良好家庭生活的需要。家庭应该给小明营造温馨的亲子关系氛围与和谐友爱的教育环境,让小明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体会到家庭生活的幸福美好。
③满足学习的需要。小明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尤其是接受家庭学习辅导的权利应当得到满足。
④满足休闲和娱乐的需要。小明健康的文化娱乐的基本需要应当得到满足,父母有责任为小明创造健康的文化娱乐环境,引导小明追求健康的文化生活和娱乐生活。
⑤拥有社会生活能力的需要。家庭和学校应当培育小明具有健康的社会关系和人际交往的能力,培养健康生活的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学习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等多种能力。
⑥获得良好心理发展的需要。家庭和学校应当帮助小明建立健全的人格,关注、矫正小明的心理和行为偏差,帮助小明建立自我认知、自我评价,增进自我成长,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⑦免于被剥夺伤害的需要。小明的人身安全、个人权益应当受到保护。
3.针对李霞和小明所面临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应从以下方面介入工作:
(1)与小明进行沟通,建立良好的信任与合作关系,让他了解父母对他的爱和希望。
(2)帮助李霞夫妇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学习亲子沟通的技巧,提高亲子沟通能力,学会表达自己的心理感受和期望,注意用小明能够接受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诉求。
(3)引导李霞夫妇对于孩子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建议他们参加相关的教育讲座或推荐阅读一些家庭教育方面的图书,学习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
(4)让李霞夫妇多与小明进行亲子沟通,在和谐的氛围中,使双方能够了解对方的真实想法和感受,了解双方的诉求,通过推心置腹的谈话,找出各自存在的问题和偏差,相互理解,相互体谅,达成和解,并制订出各自的改变计划。
(5)帮助小明制订学习成长计划,针对改掉抽烟、喝酒、打架等坏习惯,断绝不良人际交往,恢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问题进行讨论并签署契约;制订合适的学习计划,设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并由小明和父母、老师共同监督。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