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S的诊断依据及诊断标准是什么?

题目
问答题
SARS的诊断依据及诊断标准是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主要考虑什么医疗诊断?诊断依据是什么?


正确答案:×
主要考虑为胃穿孔、急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 依据:①胃穿孔:车祸史,腹痛以左上腹为甚;腹腔穿刺抽出食物残渣和气体,腹部X线检查显示膈下游气体。②急性腹膜炎:发热、脉搏增快、全腹明显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③感染性休克:发热、脉搏、呼吸增快、血压下降且脉压缩小、CVP降低、烦燥、面色苍白、肢体冰凉,尿少;WBC25×109/L。

第2题:

对该求助者的诊断及诊断依据是什么?


正确答案:(1) 对该求助者的诊断是心理异常、神经症、抑郁性神经症。 (2) 诊断依据如下: ①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该求助者的主客观世界是统一的求助者的知情意是一致的求助者的个性是相对稳定的。求助者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无逻辑思维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排除精神病的可能。 ②求助者的症状持续时间较长内容已经泛化精神痛苦无法自行摆脱社会功能受损较严重根据许又新教授的神经症评分标准该求助者在严重程度、精神痛苦程度以及社会功能受损程度的得分应为7分。求助者的心理冲突与现实的处境无关没有明显的道德性质因此属于心理冲突的变形。因此求助者属于神经症。 ③求助者主要症状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焦虑、自我评价低、失眠早醒、昼重夜轻。符合抑郁性神经症的诊断。 ④求助者的SAS结果显示:求助者有中度焦虑SDS结果显示:求助者有重度的抑郁。SCL-90结果显示: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抑郁同时伴有焦虑、恐怖、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等症状。心理测验结果支持求助者属于抑郁性神经症的诊断。
(1) 对该求助者的诊断是心理异常、神经症、抑郁性神经症。 (2) 诊断依据如下: ①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该求助者的主客观世界是统一的,求助者的知情意是一致的,求助者的个性是相对稳定的。求助者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无逻辑思维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排除精神病的可能。 ②求助者的症状持续时间较长,内容已经泛化,精神痛苦无法自行摆脱,社会功能受损较严重,根据许又新教授的神经症评分标准,该求助者在严重程度、精神痛苦程度以及社会功能受损程度的得分应为7分。求助者的心理冲突与现实的处境无关,没有明显的道德性质,因此,属于心理冲突的变形。因此,求助者属于神经症。 ③求助者主要症状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焦虑、自我评价低、失眠早醒、昼重夜轻。符合抑郁性神经症的诊断。 ④求助者的SAS结果显示:求助者有中度焦虑,SDS结果显示:求助者有重度的抑郁。SCL-90结果显示: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抑郁,同时伴有焦虑、恐怖、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等症状。心理测验结果支持求助者属于抑郁性神经症的诊断。

第3题:

临床诊断SARS基础上有病原学依据者

A.进入正常诊断程序

B.可采用居家隔离观察并随诊的形式

C.留院观察,收入单人观察室

D.收至SARS定点医院,但为避免其中少数非SARS者被交叉感染,需置单人病房

E.收至SARS定点医院,可置多人病房


正确答案:E

第4题:

案例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诊断的依据是什么? (20分)


正确答案:
4、本案例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诊断的依据是什么?(20分)
(1)诊断(4分)
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可得(2分);神经症性精神障碍,可得(2分);强迫性神经症,得(4分)。
(2)诊断依据(16分)
① 症状:强迫思维、强迫行为、强迫意向、回避行为(每项2分,共8分)
② 内容充分泛化(2分)
③ 有自知力,能够主动求医或按照“病与非病三原则”排除重性精神病(2分)
④ 病程持续时间较长,10余年(2分)
⑤ 严重程度:社会功能已经受损;精神负担重,内心痛苦。(2分)

第5题:

基本定为SARS病例,但尚无病原学依据者为

A.不是SARS患者

B.不像SARS患者

C.疑似SARS患者

D.临床诊断者

E.确定诊断者


参考答案:D

第6题:

对该求助者的诊断结果是什么?诊断依据是什么?


正确答案:(1) 根据求助者的症状表现及心理测验结果初步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 (2) 诊断依据如下: ①根据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求助者知情意统一主客观一致主动求医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很好的自知力没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障碍。 ②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是由明显的现实原因——在新环境中反复受挫引起包括新的人际关系、新的工作环境等各方面出现的问题;对照症状学标准该求助者表现出情绪低落、夜晚醒来哭泣、对未来悲观失望等症状。从严重程度标准看该求助者的反应强度比较强烈反应泛化到生活的其他方面回避正常的工作和交往社会功能受到严重影响。从病程标准看病程两个多月。 ③根据以上依据结合心理测试结果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
(1) 根据求助者的症状表现及心理测验结果,初步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 (2) 诊断依据如下: ①根据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求助者知情意统一,主客观一致,主动求医,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很好的自知力,没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障碍。 ②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是由明显的现实原因——在新环境中反复受挫引起,包括新的人际关系、新的工作环境等各方面出现的问题;对照症状学标准,该求助者表现出情绪低落、夜晚醒来哭泣、对未来悲观失望等症状。从严重程度标准看,该求助者的反应强度比较强烈,反应泛化到生活的其他方面,回避正常的工作和交往,社会功能受到严重影响。从病程标准看,病程两个多月。 ③根据以上依据,结合心理测试结果,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

第7题:

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是什么?


正确答案:(1) 对求助者的初步诊断是心理异常、神经症、强迫性神经症。 (2) 对其做出诊断的依据如下: ①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求助者的主、客观是不统一的其对病菌的害怕超乎寻常同时求助者的知情意的协调一致性也丧失了对于自己的强迫行为虽明知不必要但却无法停止。因此求助者属于心理异常。 ②求助者对自己的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的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排除精神病。 ③由于其初始反应强烈持续时间多年内容充分泛化心里痛苦无法自行摆脱已严重影响了社会功能有泛化、回避出现。根据许又新教授的神经症评分标准该求助者的病程为多年属于长程记3分。求助者的精神痛苦程度属于重度记3分求助者的社会功能属于重度受损记3分。总分为9分因此神经症的诊断是成立的。 ④求助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是强迫行为(强迫洗涤);求助者称强迫症状起源于自己内心不是被别人或外界影响强加的;强迫症状反复出现求助者认为没有意义并感到不快甚至痛苦因此试图抵抗但不能奏效。根据这些症状诊断为强迫性神经症。
(1) 对求助者的初步诊断是心理异常、神经症、强迫性神经症。 (2) 对其做出诊断的依据如下: ①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求助者的主、客观是不统一的,其对病菌的害怕超乎寻常,同时求助者的知情意的协调一致性也丧失了,对于自己的强迫行为,虽明知不必要,但却无法停止。因此,求助者属于心理异常。 ②求助者对自己的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的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排除精神病。 ③由于其初始反应强烈,持续时间多年,内容充分泛化,心里痛苦无法自行摆脱,已严重影响了社会功能,有泛化、回避出现。根据许又新教授的神经症评分标准,该求助者的病程为多年属于长程,记3分。求助者的精神痛苦程度属于重度,记3分,求助者的社会功能属于重度受损,记3分。总分为9分,因此,神经症的诊断是成立的。 ④求助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是强迫行为(强迫洗涤);求助者称强迫症状起源于自己内心,不是被别人或外界影响强加的;强迫症状反复出现,求助者认为没有意义,并感到不快,甚至痛苦,因此试图抵抗,但不能奏效。根据这些症状诊断为强迫性神经症。

第8题:

肺炎的SARS症状、体征及临床诊断


参考答案:(1)流行病学史①发病前2周曾密切接触过同类病人或者有明确的传染给他人的证据。②生活在流行区或发病前2周到过SARS正在流行的地区。(2)症状与体征:发热(>38℃)和咳嗽、呼吸加速,气促,或呼吸窘迫综合征,肺部啰音或有肺实变体征之一以上。(3)实验室检查:早期血WBC计数不升高,或降低。(4)肺部影像学检查:肺部不同程度的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呈网状改变。(5)抗菌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6)SARS的临床诊断:根据病例的流行病学资料、症状与体征、实验室检验、肺部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进行临床诊断,一旦病原确定,检测方法特异,即建立确诊病例的定义。疑似病例:(1)①+(2)+(3)或(1)②+(2)+(3)+(4)临床诊断病例:(1)①+(2)+(3)+(4)或(1)②+(2)+(3)+(4)+(5)SARS重症病例诊断标准:SARS病例符合下列标准的其中1条可诊断为SARS的重症病例:①多叶病变或X线胸片48小时内病灶进展>50%。②呼吸困难,呼吸频率>30次/分。③低氧血症,吸氧3~5升/分条件下,SaO

第9题:

综合判断与SARS有较多的吻合处,但尚不能作出临床诊断者为

A.不是SARS患者

B.不像SARS患者

C.疑似SARS患者

D.临床诊断者

E.确定诊断者


参考答案:C

第10题:

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及依据是什么?


答案:
解析:
(1)对该求助者的初步心理诊断是:严重心理问题。
(2)诊断依据:
①根据正常与异常的心理活动的三项原则:
a.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因为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应,所以任何正常心理活动和行为,必须就形式和内容上与客观环
境保持一致性。
b.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原则:人类的精神活动虽然可以被分为知、情、意等部分,但它自身确实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各种
心理过程之间具有协调一致的关系,这种协调一致性保证人在反映客观世界过程中的高度准确和有效。
C.个性的相对稳定性原则:每个人在自己长期的生活道路上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心理特征。这种个性特征形成之后具有相对的
稳定性。根据案例分析,求助者的症状符合三项
原则,故排除精神病。
②本案例中求助者的症状是因为创业失败引起的,属于强烈现实刺激。
③求助者现在的精神负担很重,有严重的内心痛苦。
④对心理冲突的揭示和分析需要精神病学知识和技巧,一般通科医生可以用比较简单而容易掌握的方法来进行评定。这包括三方面:
a.病程:不到3个月为短程,评分1;3个月到1年为中程,评分2;1年以上为长程,评分3。本案例中求肋者的病程为3个月到1年,为
中程,评分为2分。
b.精神痛苦的程度:轻度,病人自己可以主动设法摆脱,评分1;中度,病人自己摆脱不了,需要借助别人的帮助或处境的改变才能
摆脱,评分2;重度,病人几乎完全无法摆脱,即使别人安慰、开导他,或陪他娱乐、易地休养也无济于事,评分3。本案例中求助者
精神痛苦的程度是中度,评分为2分。
C.社会功能:能照常工作学习以及人际交往只有轻微妨碍者,评分1;中度社会功能受损害者,工作学习或人际交往效率显著下
降,不得不减轻工作或改变工作,或只能部分工作,或某些社交场合不得不尽量避免,评分2;重度社会功能受损害者,完全不能工
作学习,不得不休病假或退学,或某些必要的社会交往完全回避,评分3。本案例中求助者尽量避免一些创业新闻,评分为2分。本案
例中求助者的总分为6分,评定为严重心理问题。
根据案例,求助者身体健康,没有躯体疾病,病因是由于自己创业失败所致,故综合分析
为严重心理问题。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