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时,将在未知高程点上的读数记为“()”。

题目
单选题
记录时,将在未知高程点上的读数记为“()”。
A

前视读数

B

后视读数

C

高程

D

高差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同一测站上最后一个未知高程点上的水准尺读数记为“()”。

A.后视读数

B.高程读数

C.间视读数

D.前视读数


正确答案:D

第2题:

已知点高程为 88.5m,前视读数为 1.5m,后视读数为 1.1m,未知点高程为( )。

A.88.1m
B.88.9m
C.89.6m
D.90.0m

答案:A
解析:
88.5+1.1=X+1.5;求得 X=88.1m。

第3题:

三角高程测量时,正觇观测意为由已知点观测未知点求算未知点的高程;反觇观 测意为由()来求算未知点的高程。

A.已知点观测已知点;

B.未知点观测已知点;

C.未知点观测未知点;

D.已知点观测未知点。


正确答案:B

第4题:

利用高程为107.581m的水准点A,测设高程为107.881m的B点.设标尺立在水准点A上时的读数为1.356m,再将标尺立于B点上,问在标尺上的读数为多少时,尺底面的高程就是B点的高程?


正确答案: Δh=107.881-107.581=0.3m
B  =1.356-0.3=1.056m

第5题:

()是先测定未知点对已知点的高差,再根据已知点高程推算未知点高程的方法。

  • A、水准测量
  • B、三角高程测量
  • C、视距高程测量
  • D、A+B+C

正确答案:D

第6题:

水准测量的实质是测定两点之间的高程之差高差,然后由已知高程及已知点与未知点间的高差求出未知点高程。


答案:对
解析:
水准测量的实质是测定两点之间的高程之差——高差,然后由已知高程及已知点与未知点间的高差求出未知点高程。

第7题:

三角高程测量时,正觇观测意为由已知点观测未知点求算未知点的高程;反觇观测意为由()来求算未知点的高程

  • A、已知点观测已知点
  • B、未知点观测已知点
  • C、未知点观测未知点
  • D、已知点观测未知点

正确答案:B

第8题:

高程测量时,凡在已知高程点上的水准尺读数记为“()”。

A.前视读数

B.后视读数

C.高程读数

D.间视读数


正确答案:B

第9题:

观测水位时在水尺板上读得水面与水尺板交接的刻度数(水尺读数)并立即记载,水尺读数加上该()得水位数值。

  • A、水面高程
  • B、基面高程
  • C、河底高程
  • D、水尺零点高程

正确答案:D

第10题:

记录时,将在已知高程点上的读数记为“()”。

  • A、后视读数
  • B、前视读数
  • C、上丝读数
  • D、下丝读数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