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梗死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题目
问答题
脊髓梗死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不应考虑的诊断

A.梗死

B.脑出血

C.颈椎病

D.脊髓炎

E.高血压


正确答案:B

第2题:

心肌梗死的原因?有何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 常见的原因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伴有持续性痉挛或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引起心肌缺血而发生贫血性梗死。病人出现心前区剧烈疼痛,若梗死区较大,可引起急性心肌机能不全,甚至发生死亡。

第3题:

上颈段大脊髓横贯损害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正确答案:上颈段脊髓损害表现为:①四肢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②颈以下各种感觉缺失;③括约肌功能障碍;④颈部出现根性疼痛。

第4题:

微梗死(腔隙状态)可产生哪些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微梗死一般不引起临床症状,但如果这种仅有0.5cm-1.5cm的多发腔隙状态恰巧发生在神经功能的要害部位时可产生临床症状和体征:
1.微梗死发生在内囊中仅累及到皮层桥脑束和锥体束,可出现对侧下肢为主的共济失调;如只累及锥体束可引起对侧纯运动性轻偏瘫;位于丘脑可引起对侧纯感觉性偏侧障碍。
2.桥脑微梗死可引起突发构音障碍、中枢性面和/或舌轻瘫、吞咽困难、手笨拙和上肢或下肢共济失调等。
3.累及基底节,可出现肌张力高、动作笨拙、肢体僵硬表现。
4.半球白质广泛多发性微梗死,可出现进行性痴呆。

第5题:

小脑后下动脉梗死有哪些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小脑后下动脉闭塞引起的延髓背侧梗死,称延髓背外侧综合征,又称小脑后下动脉综合征或Wallenberg综合征,是脑干梗死最常见的一种类型,老年人多由血栓形成引起,而青中年人多为心源性或动脉源性栓塞引起。
(1)三叉神经脊髓束、三叉神经脊束核和脊髓丘脑束受损后表现为病侧面部和对侧躯干和肢体痛、温觉障碍,即交叉性感觉障碍。
(2)疑核受损后出现病侧软腭麻痹、构音及吞咽障碍,咽反射减弱或丧失。
(3)前庭神经下核受累后表现眩晕、恶心、呕吐及眼球震颤。
(4)网状结构交感下行纤维受损时表现为病灶侧不全型Horner征,主要表现为瞳孔小及/或眼睑轻度下垂。
(5)前后脊髓小脑束和绳状体受损后出现同侧肢体和躯干共济失调。典型的延髓
背外侧综合征可表现为上述5个症状。本综合征尚可有复杂的眼球运动障碍:
①眼球斜角性偏斜(Hertwig-Magendie征),即病灶侧眼向下内转而对侧眼向上外转。
②眼球震颤;
③持久性凝视障碍。

第6题:

急性脊髓炎有哪些临床特点,其临床表现是什么?


正确答案: (1)急性横贯性脊髓炎的临床特点①可发病于任何年龄,青壮年较常见,无性别差异,散在发病。病前数天或1~2周常有发热、全身不适或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或有过劳、外伤及受凉等诱因。②急性起病,常在数小时至2~3d内发展到完全性截瘫。首发症状多为双下肢麻木无力、病变部位根痛或病变节段束带感,进而发展为脊髓完全性横贯性损害,胸髓最常受累。③早期运动障碍常呈脊髓休克表现,多在2~4周后逐渐出现肌张力逐渐增高,腱反射活跃,出现病理反射,肢体肌力由远端开始逐渐恢复。病变节段以下所有感觉丧失,可在感觉消失平面上缘有一感觉过敏区或束带样感觉异常,随病情恢复感觉平面逐步下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无张力性膀胱,膀胱过度充盈。随着脊髓功能恢复,膀胱容量缩小,尿液充盈到300~400ml时即自主排尿,称反射性神经源性膀胱。损害平面以下无汗或少汗、皮肤脱屑及水肿、指甲松脆和角化过度等。
(2)上升性脊髓炎;脊髓受累节段呈上升性,起病急骤,病变常在1~2d甚至数小时内上升至延髓,瘫痪由下肢迅速波及上肢或延髓支配肌群,出现吞咽困难、构音不清、呼吸肌瘫痪,甚至可致死亡。
(3)脱髓鞘性脊髓炎:即急性多发性硬化(MS)脊髓型,其临床表现与感染后脊髓炎相同,但临床进展较缓慢,可持续1~3周或更长时间。大多数患者前驱感染不确定或无感染史。诱发电位及MRI检查可发现中枢神经系统其他部位损害。

第7题:

急性脊髓炎有哪些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颈酸损害,出现上肢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呼吸肌瘫痪,双下肢上运动神经元瘫痪,但由于起病急,双下肢的表现为肌张力低,腱反射消失,病现反射引在出。同时有损害下各种感觉障碍,有潴瘤,此时叫脊休克。一般径2-4周后休克解除,双下肢转为上运动神经元瘫,出现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引出。尿潴留转变成逐频,尿急,随时向延长瘫痪,感觉障碍逐渐使复。腰穿压力正常,以下化验可有蛋白-细胞轻度增高。

第8题:

颈膨大脊髓横贯损害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正确答案:颈膨大损害时①双下肢呈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②双下肢呈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③颈以下各种感觉缺失④括约肌障碍;⑤可有肩,双上肢根性疼痛;⑥可有霍纳氏征。

第9题:

急性非特异性脊髓炎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正确答案:1.病前数天至数周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或扭伤、负重等诱因。
2.急性起病,可在数小时或1d-2d内发展到截瘫,较早出现脊髓休克,即损伤平面以下肢体瘫痪、肌张力降低、腱反射消失、病理反射不能引出,数天或数周后脊髓休克开始消失。
3.损害平面以下急性期所有感觉缺失和有时出现感觉过敏带,早期大小便潴留,休克期后呈无张力性神经原性膀胱。
4.腰穿检查CSF压力不高,细胞数正常或稍增高,以淋巴细胞为主;一般无椎管梗阻现象。
5.因脊髓损害节段及程度不同,出现相应特征。

第10题:

何谓梗死?引起梗死的原因有哪些?


正确答案: 器官或局部组织由于血管阻塞、血流停止导致缺氧而发生的组织坏死称为梗死。常见梗死的原因有:血栓形成、动脉栓塞、动脉痉挛和血管受压闭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