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顺序正确的是(  )。

题目
单选题
有关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顺序正确的是(  )。
A

质量检验阶段一全面质量管理阶段一统计质量管理阶段一管理标准化阶段

B

质量检验阶段一统计质量管理阶段一管理标准化阶段段一全面质量管理阶

C

质量检验阶段一统计质量管理阶段一全面质量管理阶段一管理标准化阶段

D

质量检验阶段一管理标准化阶段一统计质量管理阶段一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中第一个阶段是()。

A:质量检验阶段
B: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C: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D:ISO9000质量管理阶段

答案:A
解析:
质量管理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质量检验阶段,20世纪初,人们对质量管理的理解还只限于对质量的检验。

第2题:

细胞和个体一样也有其生命历程,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年轻生命内不会发生细胞的衰老
B、个体衰老的特征与细胞衰老时的变化有关
C、细胞死亡是由基因决定的正常的生命历程
D、细胞都要经过分裂、生长、衰老、凋亡等生命历程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科技常识。
A项错误,细胞衰老是细胞在正常环境条件下发生的功能减退,逐渐趋向死亡的现象。衰老是生物界的普遍规律,细胞作为生物有机体的基本单位,也在不断地新生和衰老死亡。年轻生命内也会发生细胞的衰老,如皮肤表皮细胞。
B项正确,从整体上看,个体衰老的过程也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以老年人头发变白为例(个体衰老的特征),由于头发基部的黑色素细胞衰老,细胞中的氨酸酶活性降低,黑色素合成减少(细胞衰老的变化),所以老年人头发变白。
C项错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叫细胞凋亡;细胞坏死是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由于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
D项错误,细胞的一生通常要经历生长、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过程,有时也发生癌变和坏死。

第3题:

质量管理伴随产业革命的兴起而发展起来,关于质量管理发展的顺序,说法正确的是( )。

A.质量检验、统计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

B.统计质量管理、质量检验、ISO9000现象和6σ管理法

C.ISO9000现象和6σ管理法、统计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

D.质量检验、全面质量管理、统计质量管理


正确答案:A

第4题:

大型六集政论片《复兴之路》,追溯了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将其中四集的主题按照历史发展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千年巨变②中国新生③伟大转折④世纪跨越

  • A、①②③④
  • B、①④②③
  • C、②①③④
  • D、②①④③

正确答案:A

第5题:

中国女性主义思潮的流变历程,按照时间顺序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四个时期:空白期()、引入期()、畸变期()、发展期()。


正确答案:中国封建社会及以前;20世纪初期到新中国成立;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20世纪80年代以来

第6题:

质量管理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①质量检验阶段;②统计质量管理阶段;③管理标准化阶段;④全面质量管理阶段。其正确的发展历程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④→②→④
D、①→②→④→③

答案:D
解析:
随着人类社会对于质量了解的不断深入,质量管理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①质量检验阶段;②统计质量管理阶段;③全面质量管理阶段;④管理标准化阶段。

第7题:

现代质量管理发展历程是()。

  • A、TQC-TQM-TQA
  • B、TQA-TQM-TQC
  • C、TQC-TQA-TQM
  • D、TQA-TQC-TQM

正确答案:C

第8题:

以下有关我国传统项目管理发展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起步早,后期发展仍然较快

B起步早,后期发展较为缓慢

C起步晚,但后期发展较快

D起步晚,后期发展也十分缓慢


正确答案B

第9题:

医疗专家网上会诊的应用,表明了当前信息技术处于()。

  • A、第三发展历程
  • B、第五次发展历程
  • C、第四次发展历程
  • D、第二次发展历程

正确答案:B

第10题:

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


正确答案:(1)质量检验阶段。这种有人专职制定标准、有人负责实施标准、有人按标准对产品质量检验的“三权分立”的质量管理是质量检验阶段的开始,是一种历史的进步,现代意义上的质量管理便从此诞生。但这一阶段的质量管理仍属“事后把关”性质,查出了废次品,既成事实的损失已无法挽回,而且采取全数检验的办法把关,量大面广,耗费资源,增加成本,不利于生产率的提高;最后,某些产品检验属破坏性检验,如炮弹的射程检验、胶片的感光度检验等,检验一个就损坏一个,全数检验是根本行不通的
(2)统计质量管理阶段。1926年美贝尔电话研究室工程师休哈特提出了“事先控制,预防废品”的质量管理新思路,并应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理论,发明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质量控制图”,解决了质量检验事后把关的不足。它把“事后把关”变成事先控制、预防为主、防检结合,并开创了把数理方法应用于质量管理的新局面
(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人们认识到只有将影响质量的所有因素统统纳入质量管理的轨道,并保持系统、协调的动作,才能确保产品的质量。1960年代初,费根堡姆和朱兰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的科学概念及理论。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