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冷漠及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唤起公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

题目
问答题
政治冷漠及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唤起公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政治冷漠表示一种心理状态,是消极的政治态度在政治行为上的表现,即不参加政治生活,公民对政治问题和政治活动冷淡而不关心。
(1)政治冷漠的原因
作为政治参与的一种行为方式,政治冷漠可能出自四方面的原因:
①经过长期的政治浩劫之后,公民对社会政治生活疲倦反感或对于政治目标失去信心而对政治无动于衷;
②政治权力的权威基础和效力下降,由此引起政治参与的功能下降;
③政治权力和政府的公信力下降,人们对于政治管理的信任程度下降,进而导致政治参与积极性的下降;
④在社会制度完善的国家,在正常情况下因为政治机构已替其成员解决大部分问题,故有些公民觉得其关心政治与参加政治与否均无所谓,从而不参与政治。
政治冷漠虽然表明了公民一定的政治态度,也可在特定意义上影响政府政策,但政治冷漠不利于政府对实际情况的掌握,容易出现决策的专断。而且,如果是因公民对政府失去信心而采取的政治冷漠,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发展为政治不服从,甚至导致政治反抗。
(2)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积极性的方式
政治参与是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直接管理国家事务,实现政治权利和人民民主的必要途径,是普通公民对于政治事务的参与。公民积极关心和参加公共政治生活,是每个公民的政治权利,也是其政治义务。公民应尽可能大的扩大自己的政治参与。唤起公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的主要方式有以下几种:
①完善政治参与相关法律法规,切实把公民的政治参与权落到实处,保障公民政治参与途径的畅通无阻。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政治参与的宣传,号召鼓励广大公民参与到政治决策与公共管理中来。
②积极推进公民对重大问题的参与和讨论,加大公民对政府政治行为的监督力度。使社会各阶级、阶层、团体和个人积极地参与对社会重大问题的讨论,对政府的行政行为进行监督,把自己的要求建议传递给政治系统,影响政府决策。
③加强法制宣传和教育,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素质和能力。公民是政治参与的主体,公民政治参与的程度与他们的政治参与意识和基本素养密切相关。因此,应该注重加强公民政治参与意识的培育,注重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和素质的养成。只有这样才能扩大有序的政治参与。
④加强民主制度建设。民主制度建设是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基本途径,是公民政治参与的前提和保障。完善的民主制有利于促进公民开展广泛地政治参与,有利于集社会之力进行社会管理。
总之,扩大公民政治参与需要政府与公民两方面共同努力。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政治参与特征表述正确的是()。

A、政治参与是公民政治权利的体现。

B、政治参与的主体为所有的社会成员。

C、政治参与的内容和实质是影响政治决策、国家立法和政治管理活动。

D、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依法参加政治生活的行为。

E、政治参与的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


参考答案:ACDE

第2题:

为了解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的动机,本研究设计了“如果你有过参与政策制定的想法或行为,其原因是什么”的问题。该问题为多项选择,备选答案有六项,依次为:“基于从众行为”、“出于个人兴趣”、“由于个人利益”、“出于维护公共利益”、“基于公民权利”、“出于公民责任心”。六项备选答案的排列顺序是基于其同政治制度的关系。
在选项中,“出于公民责任心”和“出于维护公共利益”并不是同一个概念。共有1974人次对参与政策制定的动机做出了回答,其中男性公民1169人次,女性公民805人次。统计结果见表。

以下理解有误的是( )


A. 参与动机与政治制度的关系越紧密,越容易激发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积极性
B. 参与动机接受政治制度的干预越多,越容易激发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积极性
C. 参与动机与政治制度的关系越紧密,越不容易激发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积极性
D. 参与动机接受政治制度的干预越多,越容易引发更多的公民参与政策制定

答案:C
解析:
B、D项是一个意思,可知B、D理解正确。如果参与动机与政治制度毫无关系的话,公民就不会有参政的积极性;反之,只有两者的关系越紧密,公民的参政热情才会高,A项理解也是正确的。故答案为C。

第3题:

政治冷漠是政治参与的一种形式。()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正确

第4题:

政治冷漠是政治参与的一种特定形式。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民主政治建设有赖于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在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同时,我国也出现了一些无序参与政治生活的事件。能否有序地政治参与()。


正确答案:决定着公民能否真正地享受民主生活

第6题:

政治社团是公民政治参与的工具。()


参考答案:√

第7题:

政治冷漠是()在政治行为上的表现,即不参加政治生活,公民对于政治问题和政治活动冷淡而不关心。
消极的政治态度

第8题:

以下理解有误的是( )。

A.参与动机与政治制度的关系越紧密,越容易激发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积极性

B.参与动机接受政治制度的干预越多,越容易激发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积极性

C.参与动机与政治制度的关系越紧密,越不容易激发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积极性

D.参与动机受政治制度的干预越多,越容易引发更多的公民参与政策制定 (⊙o⊙)


正确答案:C
A、B、D表述的意义相同,而C项与A项的意义相反,此题选有误的,故选择C。

第9题:

民主政治建设有赖于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在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同时,我国也出现了一些无序参与政治生活的事件。能否有序地政治参与()。

  • A、决定着公民能否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 B、决定着我国能否实现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 C、决定着公民能否真正地享受民主生活
  • D、决定着公民能否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正确答案:C

第10题:

政治参与的特征()。

  • A、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自下而上的政治行为
  • B、政治参与旨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同政府活动相关的所有公共政治生活
  • C、政治参与是一种多目的、多形式的政治行为
  • D、政治参与体现了公民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是民主制国家的一种特有政治现象

正确答案:A,B,C,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