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混凝土规范》7.7.4条也有基础受冲切的计算,但是和《地基规范》的规定稍有不同,如何理解?

题目
问答题
《混凝土规范》7.7.4条也有基础受冲切的计算,但是和《地基规范》的规定稍有不同,如何理解?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规定,扩展基础受冲切承载力计算公式(pjAl≤0.7βhpftamh0)中pj,为下列选项中的哪一项(  )
22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规定,扩展基础受冲切承载力计算公式(pjAl≤0.7βhpftamh0)中pj,为下列选项中的哪一项(  )
A. 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的地基土单位面积总反力
B. 相应于作用的基本组合时的地基土单位面积净反力
C. 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的地基土单位面积净反力
D. 相应于作用的基本组合时的地基土单位面积总反力22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8.2.8条式(8.2.8-3),可知pj为扣除基础自重及其上土重后相应于作用的基本组合时的地基土单位面积净反力,对偏心受压基础可取基础边缘处最大地基土单位面积净反力。

第2题:

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的规定,关于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的设计,下列哪个选项是错误的?(  )

A、对具备形成冲切锥条件的柱基,应验算基础受冲切承载力
B、对不具备形成冲切锥条件的柱基,应验算柱根处基础受剪切承载力
C、基础底板应验算受弯承载力
D、当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时,可不验算基础顶面的受压承载力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8.2.7条,扩展基础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对柱下独立基础,当冲切破坏锥体落在基础底面以内时,应验算柱与基础交接处以及基础变阶处的受冲切承载力;②对基础底面短边尺寸小于或等于柱宽加两倍基础有效高度的柱下独立基础,以及墙下条形基础,应验算柱(墙)与基础交接处的基础受剪切承载力;③基础底板的配筋应按抗弯计算确定;④当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时,尚应验算柱下基础顶面的局部受压承载力。

第3题:

试问,承台受柱A的冲切承载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提示: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作答。

A.6600
B.6000
C.5400
D.4800

答案:A
解析:

第4题:

《混凝土规范》7.1.4条的注指出,"当截面受拉区配置有不同种类或不同预应力值的钢筋时,受弯构件的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应分别计算,并取其较小者",应如何理解?


正确答案: 当截面受拉区配置有不同种类或不同预应力值的钢筋时,受力分析通常是将其视为一个整体考虑,所承受的拉力作用于其合力点处。这时,应保证所有受拉钢筋都达到屈服才能公式的正确性。钢筋达到屈服的条件是ξ≤ξb,存在多种钢筋或不同预应力值的钢筋时,就会对应有多个ξb,只有ξb小于等于ξ的最小者,才能保证破坏时所有钢筋都达到屈服。

第5题:

某筏基底板梁板布置如图所示,筏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ft=1.57N/mm2),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计算,该底板受冲切承载力最接近下列何项数值?


答案:B
解析:

第6题:

关于墙下条形扩展基础的结构设计计算,下列哪些说法是符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规定的?
(A)进行墙与基础交接处的受冲切验算时,使用基底附加应力
(B)基础厚度的设计主要考虑受冲切验算需要
(C)基础横向受力钢筋在设计上仅考虑抗弯作用
(D) 荷载效应组合采用基本组合


答案:B,C,D
解析:

第7题: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及《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的规定,在以下的地基基础计算中,作用效应应采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作用标准组合的是哪些选项?(  )

A、确定基础底面积时计算基础底面压力
B、柱与基础交接处受冲切验算时计算地基土单位面积净反力
C、抗拔桩的裂缝控制计算时计算桩身混凝土拉应力
D、群桩中基桩水平承载力验算时计算基桩桩顶水平力

答案:A,C,D
解析:
A项,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3.0.5条第1款,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时,传至基础底面的作用效应采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作用的标准组合;B项,根据第8.2.8条,柱与基础交接处受冲切验算时,采用荷载基本组合计算地基土单位面积净反力;C项,根据第3.0.5条第4款,当需要验算基础裂缝宽度时,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作用标准组合;D项,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5.7.1条式(5.7.1),群桩中基桩水平承载力验算时,在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计算基桩桩顶水平力。

第8题: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的要求,以下关于柱下条形基础的计算要求和规定,哪一项是正确的?
(A)荷载分布不均,如地基土比较均匀,且上部结构刚度较好,地基反力可近似按直线分布
(B)对交叉条形基础,交点上的柱荷载,可按交叉梁的刚度或变形办调的要求,进行分配
(C)需验算柱边缘处基础梁的受冲切承载力
(D)当存在扭矩时,尚应作抗弯计算


答案:B
解析:

第9题:

混凝土基础养护时,不得用水冲,避免地基土受水浸泡。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如何理解《地基规范》的5.2.2条基础底面压力的计算?


正确答案: 宜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
(1)计算公式的本质是简单的材料力学求应力公式。
(2)由于应力要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比较,因此,需要考虑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
(3)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G=γAd=20Ad,即,γ取加权重度为20kN/m,A为基础底面积;d为基础埋深,当室内外高差较大时,取为平均值。如果有地下水存在时,则取,h为基础底面至水位线的距离。
若e>b/6,则存在拉应力,而这是不可能的(基底与土层之间不会出现拉应力)。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