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7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宪法宣誓仪式举行。这是我国实行宪法宣誓制度以来第一次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举行宪法宣誓活动。关于实施宪法宣誓制度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题目
2018年3月17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宪法宣誓仪式举行。这是我国实行宪法宣誓制度以来第一次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举行宪法宣誓活动。关于实施宪法宣誓制度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我国宪法实施制度的最新发展是( )

A.违宪审查制度
B.宪法宣誓制度
C.宪法解释制度
D.宪法修改制度

答案:B
解析:
2015年7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宪法宣誓制度是我国宪法实施制度的完善和最新发展。

第2题:

关于我国宪法宣誓制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宣誓仪式应当采取集体宣誓的形式
B.宣誓仪式应当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C.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人员,在依照法定程序产生后,进行宪法宣誓

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宪法宣誓制度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第8条规定,宣誓仪式根据情况,可以采取单独宣誓或者集体宣誓的形式。单独宣誓时,宣誓人应当左手抚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右手举拳,诵读誓词。集体宣誓时,由一人领誓,领誓人左手抚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右手举拳,领诵誓词;其他宣誓人整齐排列,右手举拳,跟诵誓词。由此可见,宣誓仪式既有单独宣誓又有集体宣誓的形式。
因此,选择A选项。

第3题: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的通过,标志着我国公职人员就职宣誓开始走上制度化发展的道路。下列关于宪法宣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宪法宣誓是向宣誓者施加责任的法律机制
B.宪法宣誓是宣誓者向在场聆听的人员宣誓
C.宪法宣誓能实现内在素质向外在规范转变
D.宪法宣誓是示范敬畏宪法权威的社会仪式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宪法宣誓制度。第二步,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各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公开进行宪法宣誓可以实现内在素质向外在规范转变。因此,选择C选项。A项:宪法宣誓是为彰显宪法尊严而非向宣誓者施加责任。B项:宪法宣誓是新入职国家工作人员公开向宪法宣誓而非向在场聆听人员宣誓。D项:宪法宣誓是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公开进行的仪式而非社会仪式。

第4题:

宪法宣誓制度之“名”在于()。

A.宪法

B. 仪式

C.法律

D.庄重


参考答案:B

第5题:

建立( )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

A.就职宣誓

B.宪法宣誓

C.宣誓

D.向宪法宣誓


参考答案:B

第6题:

关于宪法宣誓制度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参考答案:国家工作人民对宪法宣誓,单纯是在一个法律文本面前许下诺言

第7题:

关于宪法宣誓的表述,正确的有()。

A.宪法宣誓制度的确立与实施是认真对待宪法的一种公开表达

B.是宪法实施的一种重要方式。

C.培养宣誓人对宪法和法律的敬畏之心,并将之内化为对宣誓人的道德约束和法律约束

D.宪法宣誓的庄严性和神圣性强化了公民对宪法的认识


参考答案:A,B,C,D

第8题:

2018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把宪法宣誓制度确定下来。班里对“宪法宣誓”开展讨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宣誓时需要左手举拳。

B.宣誓的方式只有单独宣誓。

C.宪法宣誓的誓词内容有“忠于宪法、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

D.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需要公开向宪法宣誓。


参考答案:D

第9题:

宪法宣誓制度源自1919年的德国《魏玛宪法》,该宪法首次规定公职人员就职时必须宣誓效忠宪法。( )


参考答案: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