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对伤害罪实行(  )。

题目
唐朝对伤害罪实行(  )。
A.保辜制度
B.直诉制度
C.上请制度
D.别推制度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甲因交通肇事罪被判2年有期徒刑,缓刑2年。2年考验期满后公安机关才发现甲在缓刑考验期内又犯故意伤害罪。对甲应:( )

A.以故意伤害罪处罚,原交通肇事罪所判刑罚不再执行

B.先对后罪作出判决,再将所处刑罚与前罪判处的2年有期徒刑实行并罚

C.对其所犯故意伤害罪和交通肇事罪按先减后并的原则实行并罚

D.构成累犯,应以故意伤害罪从重处罚


正确答案:B
【考点】累犯的认定;数罪并罚
【解析】只要犯罪分子是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了缓刑条件,又犯新罪,不论所犯新罪是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发现,还是在缓刑考验期满后才发现,只要没有超过刑法规定的追诉时效期限,都应当撤销缓刑.将前后两罪合并处罚。

第2题:

在官制中实行差遣制的朝代是()。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正确答案:C

第3题:

关于事实三的定性,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丙行为是刑讯逼供的结果加重犯

B.对丙行为应以故意伤害罪从重处罚

C.对丙行为应以刑讯逼供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实行并罚

D.对丙行为应以刑讯逼供罪和故意伤害罪实行并罚


正确答案:B

第4题:

甲因交通肇事被判2年有期徒刑,缓刑2年。2年考验期满后公安机关才发现甲在缓刑考验期内又犯故意伤害罪。则对甲应

A.以故意伤害罪处罚,原交通肇事罪所判刑法不再执行。
B.构成累犯,应以故意伤害罪从重处罚
C.对其所犯故意伤害罪和交通肇事罪按先减后并的原则并罚
D.先对后罪作出判决,再将所处刑罚与前罪判处的2年有期徒刑实行并罚

答案:D
解析:
只要犯罪分子是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了缓刑条件,又犯新罪,不论所犯新罪是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发现,还是在缓刑考验期满后发现,只要没有超过刑法规定的追诉时效期限,都应当撤销缓刑,将前后两罪合并处罚。

第5题:

请教唐朝 中央是两衙,地方是?

唐朝实行府兵制,中央是两衙,地方是?


唐初期地方上实行的是府兵制度,后来唐玄宗时废除府兵制,实行募兵制,再后来地方藩镇割据严重,一方的节度使不但掌控地方的军政大权,还兼管地方的民政和财政。
唐初期地方上实行的是府兵制度,后来唐玄宗时废除府兵制,实行募兵制,再后来地方藩镇割据严重,一方的节度使不但掌控地方的军政大权,还兼管地方的民政和财政。
你好

府兵制中央领导机构是12卫,其基本单位是设置在地方的折冲府,由折冲府都尉和果毅都尉监管。折冲府——团(200人)——旅(100人)——队(50人)——火(10人)、折冲府分为:上(包括六团1200人)中(五团1000人)下(4团800人)
唐初期地方上实行的是府兵制度,后来唐玄宗时废除府兵制,实行募兵制,再后来地方藩镇割据严重,一方的节度使不但掌控地方的军政大权,还兼管地方的民政和财政。

第6题:

第 47 题 下列选项中,对孙某的行为处罚正确的是:(  )

A.以故意伤害罪论处,并从重处罚

B.以绑架罪和故意杀人罪实行数罪并罚

C.以绑架罪、故意伤害罪、抢夺罪实行数罪并罚

D.以绑架罪、过失致人重伤罪、抢夺罪实行数罪并罚


正确答案:C
对孙某应当以绑架罪、故意伤害罪和抢夺罪实行数罪并罚。绑架罪和故意伤害罪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和牵连,彼此相对独立。 

第7题:

实行“廷议制度”的朝代是( )。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正确答案:C
解析:考查要点是明朝的廷议制度。廷议,即廷臣会议,是明代朝廷的议事制度。明朝廷议之事都属于利害大事,廷议的具体方式多为按部门以商讨问题的形式进行。重要的廷议,如明世宗嘉靖皇帝有关“杨一清受宦官张永贿”廷议,以及明熹宗天启皇帝“兵部尚书王礼光大集廷臣议战事”,以此来阻挠主战抗清的熊廷弼、袁崇焕等人。可见,C项是正确答案,排除A项、B项和D项。

第8题:

唐朝的保辜制度适用于( )。

A.伤害罪

B.七杀罪

C.坐赃罪

D.盗窃罪


正确答案:A
解析:唐朝对伤害罪实行保辜制度,即分为受害人是否在保辜限期内死亡来确定是以杀人罪论,还是以伤害罪论。

第9题:

在对待少数民族问题上,唐朝统治者一反前代“贵中华,贱夷狄”的做法,而“抚九族以仕”。这一政策的转变说明()。

A.唐朝各族之间关系和睦

B.唐朝统治者放弃了对边疆用兵

C.唐朝统治者册封各族首领以固边防

D.唐朝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


参考答案:D

第10题:

科举制最早是从唐朝开始实行。


正确答案:错误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