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逐步尝试性能更好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我国在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社会融资总规模”概念。此概念是指一定时期内()。

题目
为逐步尝试性能更好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我国在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社会融资总规模”概念。此概念是指一定时期内()。

A: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新增全部资金总额
B: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信贷总额
C:金融体系从实体经济获得的全部存款总额
D:金融体系从实体经济获得的全部资金总额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以下关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又称为中间指标、中间变量 B.中介目标是介于货币政策工具变量与货币政策目标变量之间的变量指标 C.中央银行根据相关性、可控性、可测性三大原则来选择相应的中介目标 D.中介目标是指中央银行操作目标方面的变量指标


正确答案:D
本题考查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介于中央银行的操作目标与最终目标之间的变量指标。故选D。

第2题:

货币政策标的又称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指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的()和最终目标之间设立的一些过渡性指标。

A、初始目标

B、中间目标

C、基础目标

D、操作目标


参考答案:D

第3题:

下列关于货币政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货币政策目标包括最终目标、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

B.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是基础货币

C.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操作直接引起操作目标的变动,进而引起中介目标的变化,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D.基础货币由中央银行发行的现金通货和吸收的金融机构存款构成

E.货币供应量是指单位时间内全社会承担流通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存量


正确答案:ACD
解析: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是基础货币,中介目标使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是指某个时点上时间内全社会承担流通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存量。

第4题:

我国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首次提出目标设定是风险识别、风险分析与风险应对的前提。首次提出公司风险承受能力和具体业务层次上的可接受风险水平等概念。这都要在中国公司中产生新的风险理念和风险意识。()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

第5题:

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及的的货币政策工作部署使用了M2的说法,而本次则使用了社会融资总规模和货币信贷的说法,这两者之间存在本质差别,不可混为一谈。()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正确

第6题:

下列关于货币政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货币政策目标包括最终目标、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

B.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操作直接引起操作目标的变动,进而引起中介目标的变化,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C.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是基础货币

D.基础货币是指具有使货币总量成倍扩张或收缩能力的货币


正确答案:C
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是基础货币,中介目标使货币供应量。

第7题:

我国在()年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高技能人才”概念。

A、2001

B、2003

C、2005

D、2007


答案:B

第8题:

以下关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又称为中间指标、中间变量 B.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是介于货币政策工具变量与货币政策目标变量之间的变量指标 C.中央银行根据相关性、可控性、可测性三大原则来选择相应的中介目标 D.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是指中央银行的操作目标方面的变量指标


正确答案:D
本题考查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货币政策中间目标是介于中央银行的操作目标与最终目标之间的变量指标。选项D说法有误。

第9题:

()首次提出中介变量这一概念。

A、华生

B、斯金纳

C、拉什利

D、托尔曼


参考答案:D

第10题:

(2013年)为逐步尝试性能更好地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我国在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社会融资总规模”概念。此概念是指一定时期内( )。

A.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新增全部资金总额

B.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信贷总额

C.金融体系从实体经济获得的全部存款总额

D.金融体系从实体经济获得的全部资金总额


正确答案:A
社会融资规模是全面反映金融与经济关系,以及金融对实体经济资金支持的总量指标,指一定时期内(每月、每季或每年)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全部资金总额,是增量概念,为期末、期初余额的差额,或当期发行或发生额扣除当期兑付或偿还额的差额,统计上表现为每月、每季或每年新增量。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