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车间产品装配组有甲、乙、丙、丁四位员工,现有A、B、C、D四项任务,在现有生产技术及组织条件下,每位员工完成每项工作所需要的工时如表1所示。请运用匈牙利法求出员工与任务的最佳分配方案,以保证完成任务的总时间最短,并求出完成任务需要的总工时。[ 2013年5月三级真题]

题目

某车间产品装配组有甲、乙、丙、丁四位员工,现有A、B、C、D四项任务,在现有生产技术及组织条件下,每位员工完成每项工作所需要的工时如表1所示。请运用匈牙利法求出员工与任务的最佳分配方案,以保证完成任务的总时间最短,并求出完成任务需要的总工时。[ 2013年5月三级真题]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属交易型领导理论的特征有()。

A.设置与现状距离很远的目标前景

B.以来组织奖惩来影响员工的绩效

C.强调企业核心价值观

D.员工完成任务将得到相应回报

E.强调工作标准,任务分派和完成,强调员工服从


参考答案:BDE

第2题:

某企业准备将3项任务X、Y、Z分配给甲、乙、丙3名信息处理技术员,每人分别做一项。估计各人完成各项工作所需的天数如表3-1所示。

设最优的分配方案为完成这3项工作所需的总天数最少,则以最优分配方案完成任务共需(24)天。

A.31

B.33

C.35

D.38


正确答案:B
解析:某企业准备将3项任务X、Y、Z分配给甲、乙、丙3人,每人分别做一项,则共有6种分配方案,如表3-5所示。

 因此,总天数最少的方案是:程序员甲做任务X,乙做工作Y,丙做工作Z,共需33天。虽然丙做任务X只需7天,是最短的,可以取得局部最优,但却不是总体最优。

第3题:

期望理论中,工具是指( )。 A.个体对所获报酬的偏好强度 B.员工对努力工作能够完成任务的信念强度 C.员工对完成工作所需努力的程度 D.员工对一旦完成任务就可以获得报酬的信念


正确答案:D
本题考查期望理论。期望理论中,工具是指员工对一旦完成任务就可以获得报酬的信念。

第4题:

某车间产品装配组有甲、乙、丙、丁四位员工,现有A、B、C、D四项任务,在现有生产技术及组织条件下,每位员工完成每项工作所需要的工时如表1所示。请运用匈牙利法求出员工与任务的最佳分配方案,以保证完成任务的总时间最短,并求出完成任务需要的总工时。?


答案:
解析:
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1)以各个员工完成各项工作的时间构造矩阵,得到矩阵一。

(注:“盖0”线的画法不唯一,如上述情况,可以画横线,也可以画竖线)
说明:由于①进行约减时,可以进行行约减,也可以进行列约减;②“盖0”线的画法不唯一。因此,计算过程不唯一,最终矩阵的形式也不唯一。但是,最终的配置结果相同。
(4)求最优解。
①找只含一个“0”的行或列,将其打√。
②将其对应的行或列的其他“0”打×。
求解结果如矩阵四所示,即工人甲负责任务C,工人乙负责任务A,工人丙负责任务B,工人丁负责任务D,参照表2—2员工完成任务时间汇总表,得出表2—3所示的员工配置最终结果。

即:甲、乙、丙、丁四位员工完成任务需要的总工时为:5+8+9+12=34(工时)。

第5题:

甲、乙、丙、丁等4人去完成四项任务,并要求每人只完成一项任务,每一项任务只能由一人完成,每人完成各项任务的所用时间(单位:小时)如下表:

则最优分配方案是:

A.甲-任务Ⅰ,乙-任务Ⅱ,丙-任务Ⅳ,丁-任务Ⅲ
B.甲-任务Ⅰ,乙-任务Ⅲ,丙-任务Ⅱ,丁-任务Ⅳ
C.甲-任务Ⅳ,乙-任务Ⅱ,丙-任务Ⅲ,丁-任务Ⅰ
D.甲-任务Ⅰ,乙-任务Ⅲ,丙-任务Ⅳ,丁-任务Ⅱ

答案:D
解析:
要想最优方案,则所有人尽量按效率高的来分工,观察题目表格与选项差别,对于甲最适合的任务是Ⅰ,排除C;对于丙,最合适的是任务Ⅳ,排除B,任务Ⅱ与任务Ⅲ,对于乙和丁,其中乙干任务Ⅲ、丁干任务Ⅱ更优化。因此,选择D选项。

第6题:

● 某公司接到一栋大楼的布线任务,经过分析决定将大楼的四层布线任务分别交给甲、乙、丙、丁四个项目经理,每人负责一层布线任务,每层面积为 10000平米。布线任务由同一个施工队施工,该工程队有5个施工组。甲经过测算,预计每个施工组每天可以铺设完成 200平米,于是估计任务完成时间为10 天,甲带领施工队最终经过14天完成任务;乙在施工前咨询了工程队中有经验的成员,经过分析之后估算时间为12天,乙带领施工队最终经过13天完成;丙参考了甲、乙施工时的情况,估算施工时间为15天,丙最终用了21天完成任务;丁将前三个施工队的工期代入三点估算公式计算得到估计值为 15天,最终丁带领施工队用了 15 天完成任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40) 。

(40)

A.甲采用的是参数估算法,参数估计不准确导致实际工期与预期有较大偏差

B.乙采用的是专家判断法,实际工期偏差只有1 天与专家的经验有很大关系

C.丙采用的是类比估算法,由于此类工程不适合采用该方法,因此偏差最大

D.丁采用的是三点估算法,工期零偏差是因为该方法是估算工期的最佳方法


正确答案:B

试题(40)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活动历时估算方法问题。
活动历时估算是估算计划活动持续时间的过程。它利用计划活动对应的工作范围、需要的资源类型和资源数量,以及相关的资源日历(用于标明资源有无与多寡)信息。估算计划活动持续时间的依据来自于项目团队最熟悉具体计划活动工作内容性质的个人或集体。历时估算是逐步细化与完善的,估算过程要考虑数据依据的有无与质量。例如,随着项目设计工作的逐步深入,可供使用的数据越来越详细,越来越准确,因而提高了历时估算的准确性。这样一来,就可以认为历时估算结果逐步准确,质量逐步提高。
活动历时估算所采用的主要方法和技术包括:
1.专家判断
由于影响活动持续时间的因素太多,如资源的水平或生产率,所以常常难以估算。只要有可能,就可以利用以历史信息为根据的专家判断。各位项目团队成员也可以提供历时估算的信息,或根据以前的类似项目提出有关最长持续时间的建议。如果无法请到这种专家,则持续时间估计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就会增加。
“B.乙采用的是专家判断法,实际工期偏差只有1天与专家的经验有很大关系”是正确的。
2.类比估算
持续时间类比估算就是以从前类似计划活动的实际持续时间为根据,估算将来的计划活动的持续时间。当有关项目的详细信息数量有限时,如在项目的早期阶段就经常使用这种办法估算项目的持续时间。类比估算利用历史信息和专家判断。
当以前的活动事实上而不仅仅是表面上类似,而且准备这种估算的项目团队成员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时,类比估算最可靠。
“C.丙采用的是类比估算法,由于此类工程不适合采用该方法,因此偏差最大”是错误的。丙采用的是类比估算法,此类工程采用类比估算法没有不适合的问题,工期偏差的产生应该是源于施工队施工水平、质量、熟练程度,项目经理的控制能力等。
3.参数估算
用欲完成工作的数量乘以生产率可作为估算活动持续时间的量化依据。例如,将图纸数量乘以每张图纸所需的人时数估算设计项目中的生产率;将电缆的长度(米)乘以安装每米电缆所需的人时数得到电缆安装项目的生产率。用计划的资源数目乘以每班次需要的工时或生产能力再除以可投入的资源数目即可确定各工作班次的持续时间。例如,每班次的持续时间为5天,计划投入的资源为4人,而可以投入的资源为2人,则每班次的持续时间为10天(4*5/2=10)。
“A.甲采用的是参数估算法,参数估计不准确导致实际工期与预期有较大偏差”不对。甲采用的确实是参数估算法,但测算不准确,导致工期偏差很大。
4.三点估算
考虑原有估算中风险的大小,可以提高活动历时估算的准确性。三点估算就是在确定三种估算的基础上做出的。
(1)最有可能的历时估算Tm:资源生产率、资源的可用性、对其他资源的依赖性和可能的中断都充分考虑的前提下,并且为计划活动已分配了资源情况下,对计划活动的历时估算。
(2)最乐观的历时估算To:基于各种条件组合在一起,形成最有利组合时,估算出来的活动历时就是最乐观历时估算。
(3)最悲观的历时估算Tp:基于各种条件组合在一起,形成最不利组合时,估算出来的活动历时就是最悲观的历时估算。
活动历时的均值=(To+ 4Tm+ Tp)/6。因为是估算,难免有误差。三点估算法估算出的历时符合正态分布曲线,其标准差如下:σ=(Tp-To)/6。
“D.丁采用的是三点估算法,工期零偏差是因为该方法是估算工期的最佳方法”是不对的。工期虽然是零偏差,并不能说明此方法是最佳估算方法,只能说明三点估算法估算出的历时有偏差,但符合正态分布;项目经理进行了有效的控制,满足了工期要求。
5.后备分析
项目团队可以在总的项目进度表中以“应急时间”、“时间储备”或“缓冲时间”为名称增加一些时间,这种做法是承认进度风险的表现。应急时间可取活动历时估算值的某一百分比,或某一固定长短的时间,或根据定量风险分析的结果确定。应急时间可能全部用完,也可能只使用一部分,还可能随着项目更准确的信息增加和积累而到后来减少或取消。这样的应急时间应当连同其他有关的数据和假设一起形成文件。
故“B.乙采用的是专家判断法,实际工期偏差只有1天与专家的经验有很大关系”是正确答案。
参考答案
(40)B

第7题:

某企业准备将3项任务X、Y、Z分配给甲、乙、丙3名程序员,每人分别做一项。估计各人完成各项工作所需的天数如表4-1所示。

设最优的分配方案为完成这3项工作所需的总天数最少,则完成最优分配方案共需(64)天。

A.31

B.33

C.35

D.38


正确答案:B
解析:某企业准备将3项任务X、Y、Z分配给甲、乙、丙3个人,每人分别做一项,则共有6种分配方案,如表4-8所示。因此,总天数最少的方案是:程序员甲做任务X,乙做工作Y,丙做工作Z,共需33天。虽然丙做任务X只需7天,是最短的,可以取得局部最优,但却不是总体最优。

第8题:

在培训需求分析中,任务分析主要是确定完成工作所需的责任及需要在培训中加以强调的()以帮助员工完成任务。

A知识

B技能

C行为方式

D管理制度


正确答案:ABC

第9题:

某车间产品装配组有甲、乙、丙、丁四位员工,现有A、B、C、D四项任务,在现有生产技术及组织条件下,每位员工完成每项工作所需要的工时如下表所示。请运用匈牙利法求出员工与任务的最佳分派方案,以保证完成任务的总时间最短,并求出完成任务需要的总工时。
表每位员工完成四项工作任务的工时统计表



答案:
解析:
计算步骤如下: (1)以各个员工完成各项任务的时间建立矩阵一。



(2)对矩阵一进行约减,即每一行数据减去本行数据中的最小数,得矩阵二。



(3)检查矩阵二,发现矩阵二中各行各列均:有“0”,因此进入第四步,画“盖0”线,即画最少的线将矩阵二中的“0”全部覆盖住,得矩阵三。:



(4)检查矩阵三,发现矩阵三中“盖0”线的数目等于矩阵的维数,因此进行下列操作:找出只含有一个“0”的行(或列),将该行(或:列)中的“0”打“√”,得矩阵四。



(5)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甲负责任务C,乙负 责任务A,丙负责任务B,丁负责任务D。
(6)完成任务的总工时=5+8+9+12=34(小时)

第10题:

二、计算题(本题l题,共18分。先根据题意进行计算,然后进行必要分析,只有计算结果没有计算过程不得分)

(3)某车间产品装配组有 成成、灰太狼、毛毛、三位员工,现有A、B、C、D四项任务,在现有生成技术组织条件下,每位员工完成每项工作所需要的工时如表1所示。由于现在有四项任务,而只有三个员工,可让一名效率较高的员工完成2项任务
请运用匈牙利法求出员工与任务的配置情况,以保证完成任务的总时间最短,并求出完成成任务的最短时间。

表1 每位员工完成四项工作任务的工时统计表 单位工时
{图}


答案:
解析:
解:
1)因为员工数小于任务数(四项任务,而只有三个员工),必有一名员工需要完成2项任务,故此将每个员工虚设为2人,即使虚拟的成成′,灰太狼′,毛毛′
2)现在为6名员工,4项任务,任务数小于员工数,故此需虚拟2项E和F任务,完成这两项任务的时间为0

3)现在为6名员工6个任务,可以使用匈牙利法求解,故此构成以下表格:



使用匈牙利法解:
1、构成矩阵



2、使每行每列至少包含一个零
用每行或每列的数分别减该行或该列的最小数即可,得以下矩阵



3、画盖零的直线数等于维数
a首先从零最多的行或列画盖零的直线



b直线数<维数,将进行数据转换
(找未被直线盖的最小数1;所有未被直线盖的数-1:两直线相交点+1)
构成以下矩阵



4求最优解
a找只有一个零的行或列(因为有3名员工虚拟的,故与员工本人数相同,即同一人的两个零可看成一个零),将其打√
b将其对应的行或列的其它零打×
c将最后打√的零对应的敷(表格中)相加,即为最少工作时间



通过与表格数据对照,工作分配如下:

新航道负责c任务(5小时),灰太狼负责A任务(8小时),毛毛负责B任务(9小时)与D任务(13小时),共完成所有任务最小时间为5+8+9+13=35小时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