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塔楼底部的地震弯矩设计值Mn(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题目
小塔楼底部的地震弯矩设计值Mn(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2448
B、3604
C、1994
D、2794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假定,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二级,框架底层角柱上端截面考虑地震作用并经强柱弱梁调整后组合的弯矩设计值(顺时针方向)为180kN·m,该角柱下端截面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弯矩设计值(顺时针方向)为200kN·m,底层柱净高为3m。试问,该柱的剪力设计值V(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提示: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作答。

A.165
B.181
C.194
D.229

答案:D
解析:

第2题:

某10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如图所示,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比较均匀,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0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场地类别Ⅱ类。[2014年真题]



6.假定,框架中间层边框架节点如图6-3所示。梁端A处由重力荷载代表值产生的弯矩标准值MG=-135kN·m,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弯矩标准值ME=±130kN·m,风荷载产生的弯矩标准值Mw=±80kN·m。试问,框架梁端(A—A处)在考虑弯矩调幅后(调幅系数0.85),地震设计状况下梁顶最不利组合弯矩设计值MA(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 250
B. 310
C. 350
D. 440

答案:B
解析: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5.2.3条第1款规定,对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梁端弯矩进行调幅:



根据第5.6.4条表5.6.4可得,由于建筑高度小于60m,不考虑风荷载,组合弯矩设计值为:



由此可知,B项数值最为接近。

第3题:

DE跨跨中截面的最大弯矩设计值M4,与下列何项数值比较接近?(  )

A、154kN·m
B、163kN·m
C、178kN·m
D、191kN·m

答案:D
解析:

第4题:

某框架结构办公楼中的楼面长悬臂梁,悬挑长度5m,梁上承受的恒载标准值为32kN/m(包括梁自重),按等效均布荷载计算的活荷载标准值为8kN/m,梁端集中恒荷载标准值为30kN。已知,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程序计算分析时未作竖向地震计算。试问,当用手算复核该悬挑梁配筋设计时,其支座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弯矩设计值M(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2014年真题]

A、600
B、720
C、800
D、850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5.1.3条表5.1.3可得,悬臂梁重力荷载代表值均布荷载为:G=32+0.5×8=36kN/m;悬臂梁重力荷载代表值梁端集中荷载为:P=30kN;根据第5.3.3条规定,8度时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可取重力荷载代表值的10%。根据第5.4.1条式(5.4.1)计算,支座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弯矩设计值为:M=(1.2+1.3×0.1)×(0.5×36×52+30×5)=798kN·m。由此可知,C项数值最为接近。

第5题:

第二振型时的基底弯矩M20=-39332kNm,楼底部由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基底弯矩设计值ME(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445092
B、468107
C、486019
D、631825

答案:D
解析:

第6题:

试问,烟囱最大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650
B.870
C.1740
D.1840

答案:D
解析:
根据《烟囱设计规范》(GB 50051—2013)第5.5.5条及其条文说明规定,烟囱最大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发生在烟囱的中下部,数值为:FEvkmax=(1+C)кvGE。其中,C为结构材料的弹性恢复系数,对钢筋混凝土烟囱取C=0.7;кv为竖向地震系数,按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规定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比值的65%采用,对8度设防烈度取кv=0.13。已知总重力荷载代表值GE=950+1050+1200 +1450+1630+2050=8330kN,则FEvkmax=(1+0.7)×0.13×8330=1841kN。本题亦可根据《烟囱设计规范》(GB 50051—2013)第5.5.5条第2款求解烟囱各节底部各截面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进行解答:

根据条文说明第5.5.5条规定,烟囱最大竖向地震作用发生在距烟囱根部h/3处,因此,FEv2k=1816kN亦接近最大竖向地震作用。由此可知,D项数值最为接近。

第7题:

计算地下室顶面的地震弯矩设计值M(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182391
B、237108
C、232090
D、218869

答案:B
解析:
T1=1.13s>1.4Tg=1.4×0.40=0.56s,δn=0.08T1+0.01=0.10,△FN=δnFEK=680kN。

第8题:

假定,框架中间层边框架节点如图所示。梁端A处由重力荷载代表值产生的弯矩标准值MG=-135kN·m,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弯矩标准值ME=±130kN·m,风荷载产生的弯矩标准值Mw=±80kN·m。试问,框架梁端(A—A处)在考虑弯矩调幅后(调幅系数0.85),地震设计状况下梁顶最不利组合弯矩设计值MA(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250
B.310
C.350
D.440

答案:B
解析:

第9题:




2.假定作用于底层顶标高处的横向地震剪力设计值V=1000kN。试问,作用于每个框架柱KZ上的地震剪力设计值V(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14
B、18
C、22
D、25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7.2.5条规定,底层框架柱承担的地震剪力设计值,可按各抗侧力构件有效侧向刚度比例分配确定,则每个框架柱分担的地震剪力设计值为:



由此可知,D项数值最为接近。

第10题:

F1、F2、c和b值同22题。当柱支座宽度的影响忽略不计时,其基础梁支座处最大弯矩设计值,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147、80kN·m
B、123、16kN·m
C、478、86kN·m
D、399、05kN·m

答案:C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