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难度:中等)()的目的是评价软件产品,以确定其对使用意图的适合性A.审计B.技术评审C.功能确认D.质量保证

题目
( 难度:中等)()的目的是评价软件产品,以确定其对使用意图的适合性
A.审计
B.技术评审
C.功能确认
D.质量保证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B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的目的是评价项目产品,以确定其对使用意图的适合性,表明产品是否满足规范说明并遵从标准。

A.IT审计

B.技术评审

C.管理评审

D.走查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什么是管理评审、技术评审、检查、走查以及审计等。依据《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在该教程的“3.3.4软件质量保证及质量评价”一节中的“评审与审计”中指出技术评审的目的是评价软件产品,以确定其对使用意图的适合性,目标是识别规范说明和标准的差异,并向管理提供证据,以表明产品是否满足规范说明并遵从标准,而且可以控制变更。

第2题:

的目的是评价项目产品,以确定其对使用意图的适合性,表明产品是否满足规范说明并遵从标准。 A.IT审计 B.技术评审 C.管理评审 D.走查


正确答案:B
技术评审的目的是评价项目产品,以确定其对使用意图的适合性,目标是识别规范说明和标准的差异,并向管理提供证据,以表明产品是否满足规范说明并遵从标准,同时可以控制变更。
管理评审的目的是监控进展,决定计划和进度的状态,确认需求及其系统分配,或评价用于达到目标适应性的管理方法的有效性。它们支持有关软件项目期间需求的变更和其他变更活动。
走查的目的是评价软件产品,同时走查也可以用于培训软件产品的听众,其主要目标是发现异常、改进软件产品、考虑其他实现及评价是否遵从标准和规范说明。走查类似于检查,但通常不那么正式。走查通常主要由同事评审其工作,以作为一种保障技术。
IT审计的目的是提供IT项目产品和过程对于可应用的规则、标准、指南、计划和流程的遵从性的独立评价。审计是正式组织的活动,用于识别违例情况,并产生一个报告,采取更正性行动。

第3题:

● (6)的目的是评价项目产品,以确定其对使用意图的适合性,表明产品是否满足规范说明并遵从标准。

(6)

A. IT审计

B. 技术评审

C. 管理评审

D.走查


正确答案:B

第4题:

在软件质量管理过程中,(12)的目的是提供软件产品和过程对于可应用的规则、标准、指南、计划和流程的遵从性的独立评价。

A.管理评审

B.技术评审

C.走查

D.软件审计


正确答案:D
解析:软件质量管理过程包括质量保证过程、验证过程、确认过程、评审过程和审计过程等;评审与审计过程包括:管理评审、技术评审、检查、走查和审计等。
  管理评审的目的是监控进展,决定计划和进度的状态,确认需求及其系统分配,或评价用于达到目标的适应性的管理方法的有效性。它们支持有关软件项目期间需求的变更和其他变更活动。
  技术评审的目的是评价软件产品,以确定其对使用意图的适合性,目标是识别规范说明和标准的差异,并向管理提供依据,以表明产品是否满足规范说明并遵从标准,而且可以控制变更。
  检查的目的是检测和识别软件产品异常。一次检查通常针对产品的一个相对小的部分。发现的任何异常都要记录到文档中,并提交。
  走查的目的是评价软件产品,也可以用于培训软件产品的开发者。其主要目标是:发现异常、改进软件产品、考虑其他实现、评价是否遵从标准和规范说明。走查类似于检查,但通常不那么正式。走查通常主要由同事评审其工作,以作为一种保障技术。
  软件审计的目的是提供软件产品和过程对于可应用的规则、标准、指南、计划和流程的遵从性的独立评价。审计是正式组织的活动,识别违例情况,并产生一个报告,采取更正性行动。

第5题:

●以下关于软件质量保证和质量评价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11)。

(11)

A.软件质量保证过程通过计划制订、实施和完成一组活动提供保证,这些活动保证项目生命周期中的软件产品和过程符合其规定的需求

B.验证和确认过程确定某一开发和维护活动的产品是否符合活动的需求,最终的产品是否满足用户需求

C.检查的目的是评价软件产品,以确定其对使用意图的适合性,目标是识别规范说明与标准的差异,并向管理提供证据

D.软件审计的目的是提供软件产品和过程对于可应用的规则、标准、指南、计划和流程的遵从性的独立评价


正确答案:C

第6题:

根据《信息技术软件产品评价质量特性及其使用指南GB/T16260—2002》的定义,(23)不属于质量的功能性子特性。

A.适合性

B.准确性

C.互用性

D.适应性


正确答案:D
解析:根据《信息技术软件产品评价质量特性及其使用指南GB/T 16260—2002》的定义,软件的质量特性包括功能性、可靠性、易用性、效率、可维护性、可移植性6个方面,每个方面都包含若干个子特性,如表5-7所示。

 本试题中,选项D的“适应性”属于可移植性质量特性,而其他3个选项的子特性均属于功能性质量特性。

第7题:

根据《信息技术软件产品评价质量特性及其使用指南GB/T16260—2002》的定义,______不属于质量的功能性子特性。

A.适合性

B.准确性

C.互用性

D.适应性


正确答案:D

第8题:

根据《信息技术软件产品评价质量特性及其使用指南GB/T16260--2002》的定义,(23)不属于质量的功能性子特性。

A.适合性

B.准确性

C.互用性

D.适应性


正确答案:D
解析:根据《信息技术软件产品评价质量特性及其使用指南 GB/T 16260—2002》的定义,软件质量有如下特性:
  (1)功能性。
  (2)可靠性。
  (3)易用性。
  (4)效率。
  (5)维护性。
  (6)可移植性。
  其中的功能性子特性为适合性、准确性、互操作性(互用性)、依从性和安全性。
  适应性属于可移植性。
  由上述的内容可知本题正确的选项为D。

第9题:

某新来的配置人员写了配置管理方法,想让老同事帮忙检查存在哪些问题,这种质量保证与评价方法属于()

A.管理评审

B.技术评审

C.审计

D.同行评审


正确答案:D
同行评审,定义为“由软件工作产品生产者的同行遵循已定义的规程对产品进行的技术评审”,是一种通过作者的同行来确认缺陷和需要变更区域的检查方法

第10题:

软件工程中,()的目的是评价软件产品,以确定其对使用意图的适合性。

A、审计

B、技术评审

C、功能确认

D、质量保证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