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对残疾处理的基本原则是A、心理康复B、提高生活质量C、强化锻炼残存功能,代偿失去的功能D、利用自助工具,提高生活活动能力E、装配辅助器具,补偿功能的不足
查看答案
问题:下列哪项不是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前口腔检查必需的 ( )A、缺牙的部位B、剩余牙槽嵴的情况C、旧义齿D、口腔粘膜及唾液E、曲面断层X线片
问题:经过闭合复位临时固定1周,局部肿胀消退,没有出现其他并发症,准备采用牢固的外固定,可以采用的固定方法是A.胸肱石膏B.悬吊石膏C.外展支架D.单臂外固定支架E.O形石膏固定
问题:血管内皮细胞分泌A.心房钠尿肽B.内皮素C.肾素D.红细胞生成素E.前列腺素
问题:关于去甲肾上腺素哪项错误的是 ( )A、仅4%~16%以原形代谢B、交感神经释放递质胺C、部分被单胺氧化酶和儿茶酚甲基移位酶代谢D、其贮存量有限,易引起耗竭E、神经冲动能导致其释放
问题:患者女性,47岁,因红斑狼疮,口服泼尼松片20年,已停用4年,双眼视力缓慢下降,加重2个月就诊眼科。双眼于强光下视力下降明显,暗光处略好。眼部检查:右眼矫正视力0.1,左眼矫正视力0.2。眼压:右眼14mmHg(1mmHg=0.133kPa),左眼15mmHg。双眼晶状体核呈浅棕黄色,后囊膜下皮质混浊,并有彩色小点。双眼底模糊可见,视盘边界清楚,色泽尚正常;未见明显视网膜出血、渗出。问题:患者最可能的眼科临床诊断是( )A、并发性白内障B、药物性白内障C、红斑狼疮D、后发性白内障E、代谢性白内障F、老年性白内障问题:患者临床诊断依据是( )A、年龄因素B、晶状体核混浊C、晶状体后囊膜下皮质混浊并有彩色小点D、服药病史E、双眼发病F、视力下降问题:药物性白内障还需要与下列哪些眼部疾病引起的白内障相鉴别( )A、葡萄膜炎B、高度近视眼C、视网膜脱离D、视网膜色素变性E、老年性白内障F、代谢性白内障问题:长期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可造成下列哪些眼部并发症( )A、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B、药物性白内障C、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D、视乳头水肿E、角膜溃疡F、后发性白内障问题:目前该患者恰当的治疗方案是( )A、减量或停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B、应用苄达赖氨酸(莎普爱思)滴眼液C、白内障手术D、口服维生素B2、维生素CE、配带有色眼镜F、不需治疗
问题:痉挛常用的治疗方法有()。A、持续牵伸B、冷疗、温水浴C、口服巴氯酚D、卧床制动
问题:最可能的诊断是A.麻疹B.幼儿急疹C.风疹D.水痘E.猩红热
问题:窦房结细胞作为心脏起搏点的原因是A.自律性最高B.能自动除极C.兴奋性最高D.复极4 期不稳定E.0期除极速度快F.选项6内容
问题:可形成多核巨细胞的是( )A、中性粒细胞B、上皮样细胞C、浆细胞D、淋巴细胞E、成纤维细胞
问题:角膜感觉神经十分丰富,其支配的神经为A、面神经眼支B、三叉神经第3分支C、动眼神经D、三叉神经第1分支E、上颌神经
问题:患者,男,32岁,间歇性劳力性心悸、气促、胸痛1年,今突然站立时发生眩晕。查体:胸骨左缘第3肋间听到较粗糙的喷射性收缩期杂音,HR 112/min,心律齐。下列处理错误的是A.普萘洛尔B.地高辛C.地尔硫草D.辅酶Q10、维生素等改善心肌代谢药物E.避免剧烈运动、持重或屏气等
问题:若该患者手术半个月后病情改善,双下肢肌力已恢复至3级以上,此时就应采取哪种治疗方法A.再次手术减压并扩大神经根管B.积极防治可能出现的并发症C.电针、理疗治疗D.应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E.延长脱水药物及激素的使用时间
问题: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的X线胸片特点是A.X线胸片双肺透亮度差,心影不清,伴支气管充气征B.X线胸片双肺气肿,伴节段性肺不张C.X线胸片右肺上、中叶不张,其余肺正常D.X线胸片肺纹增强,少量叶间积液E.X线胸片双肺可见肺大疱、脓气胸
问题:如果患者闭合复位失败,经适当的术前准备后行切开复位,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手术满意,固定坚强可靠,进行肩肘关节功能锻炼应在A.术后当天B.术后3天C.术后2周D.术后3个月E.术后1年
问题:智齿冠周炎是指什么牙位发生的炎症 ( )A、下颌第1磨牙B、下颌第2磨牙C、下颌第3磨牙D、上颌第3磨牙E、上、下颌第3磨牙
问题: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汤样、无腥臭味。可能的诊断是A.轮状病毒肠炎B.空肠弯曲菌肠炎C.真菌性肠炎D.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E.假膜性肠炎
问题:关于辅助性T细胞(Th)和细胞毒性T细胞(Tc),叙述正确的有A、Th细胞表面分子CD4(+)B、Tc细胞表面分子CD8(+)C、Th细胞的功能是防御胞内外的微生物感染和辅助B细胞D、Tc细胞的功能是杀伤被病毒感染的细胞E、Th细胞识别抗原受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Ⅱ类分子限制,Tc细胞识别抗原不受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Ⅱ类分子限制
问题:扩张型心肌病的心电图表现是什么?
问题:黄绿色,稀水便带黏液、有霉臭味。可能的诊断是A.轮状病毒肠炎B.空肠弯曲菌肠炎C.真菌性肠炎D.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E.假膜性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