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合理施用化肥,提高增产效益?

题目

如何合理施用化肥,提高增产效益?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冬季如何合理施用化肥?


宜施碳铵。冬季气温低,碳铵不易挥发分解,有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碳酸氢铵属于铵态氮肥,施入土壤后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肥效快,属于典型的“速效肥”,可及时为作物提供氮素营养。有人做过试验,冬季麦田追施碳酸氢铵,其效果比在高温季节施用提高1~1.5倍。

  忌施尿素。尿素属于酰铵态氮肥,施入土壤后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需要在土壤中尿素细菌分泌的脲酶的作用下转化成铵态氮才能供根系吸收。在这里,尿素转化的速度主要取决于当时的土壤温度。正常情况下,施入土壤中的尿素全部转化为铵态氮,在地温为10℃时需要7~10天,20℃时需要4~5天,30℃时仅需要2~3天。可见,作物冬季追肥,如果施用尿素,往往会因为肥效发挥缓慢而影响作物生长。

  增施磷、锌肥。作物对磷和锌的吸收受温度和光照影响明显。冬季气温低,光照不足,容易诱发越冬作物缺磷、锌,应适当增施磷肥和锌肥。另外,磷能增强植株的抗寒性,增施磷肥还有利于防止作物受冻。  

冬季气温较低,作物施肥有诸多讲究。

  宜施碳铵。冬季气温低,碳铵不易挥发分解,有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碳酸氢铵属于铵态氮肥,施入土壤后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肥效快,属于典型的“速效肥”,可及时为作物提供氮素营养。有人做过试验,冬季麦田追施碳酸氢铵,其效果比在高温季节施用提高1~1.5倍。

  忌施尿素。尿素属于酰铵态氮肥,施入土壤后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需要在土壤中尿素细菌分泌的脲酶的作用下转化成铵态氮才能供根系吸收。在这里,尿素转化的速度主要取决于当时的土壤温度。正常情况下,施入土壤中的尿素全部转化为铵态氮,在地温为10℃时需要7~10天,20℃时需要4~5天,30℃时仅需要2~3天。可见,作物冬季追肥,如果施用尿素,往往会因为肥效发挥缓慢而影响作物生长。

  增施磷、锌肥。作物对磷和锌的吸收受温度和光照影响明显。冬季气温低,光照不足,容易诱发越冬作物缺磷、锌,应适当增施磷肥和锌肥。另外,磷能增强植株的抗寒性,增施磷肥还有利于防止作物受冻。  

冬季气温较低,作物施肥有诸多讲究。

  宜施碳铵。冬季气温低,碳铵不易挥发分解,有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碳酸氢铵属于铵态氮肥,施入土壤后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肥效快,属于典型的“速效肥”,可及时为作物提供氮素营养。有人做过试验,冬季麦田追施碳酸氢铵,其效果比在高温季节施用提高1~1.5倍。

  忌施尿素。尿素属于酰铵态氮肥,施入土壤后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需要在土壤中尿素细菌分泌的脲酶的作用下转化成铵态氮才能供根系吸收。在这里,尿素转化的速度主要取决于当时的土壤温度。正常情况下,施入土壤中的尿素全部转化为铵态氮,在地温为10℃时需要7~10天,20℃时需要4~5天,30℃时仅需要2~3天。可见,作物冬季追肥,如果施用尿素,往往会因为肥效发挥缓慢而影响作物生长。

  增施磷、锌肥。作物对磷和锌的吸收受温度和光照影响明显。冬季气温低,光照不足,容易诱发越冬作物缺磷、锌,应适当增施磷肥和锌肥。另外,磷能增强植株的抗寒性,增施磷肥还有利于防止作物受冻。

北方果树在冬季的用肥量并不大
你要问全国范围,那肯定是南方的用肥量比北方大的多,在福建、两广、海南等地,冬季一样可以种植各种作物,用肥量和夏季一样多。
如果在北方,还是大棚蔬菜用的化肥最多,因为大棚菜种植密集、生长期短,对化肥的需求量要比果树大多了。
冬季如何合理施用化肥
if(picResCount>0){ document.getElementById("picres").style.display="block"; document.write("
"); }

  冬季气温较低,作物施肥有诸多讲究。

  宜施碳铵。冬季气温低,碳铵不易挥发分解,有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碳酸氢铵属于铵态氮肥,施入土壤后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肥效快,属于典型的“速效肥”,可及时为作物提供氮素营养。有人做过试验,冬季麦田追施碳酸氢铵,其效果比在高温季节施用提高1~1.5倍。

  忌施尿素。尿素属于酰铵态氮肥,施入土壤后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需要在土壤中尿素细菌分泌的脲酶的作用下转化成铵态氮才能供根系吸收。在这里,尿素转化的速度主要取决于当时的土壤温度。正常情况下,施入土壤中的尿素全部转化为铵态氮,在地温为10℃时需要7~10天,20℃时需要4~5天,30℃时仅需要2~3天。可见,作物冬季追肥,如果施用尿素,往往会因为肥效发挥缓慢而影响作物生长。

  增施磷、锌肥。作物对磷和锌的吸收受温度和光照影响明显。冬季气温低,光照不足,容易诱发越冬作物缺磷、锌,应适当增施磷肥和锌肥。另外,磷能增强植株的抗寒性,增施磷肥还有利于防止作物受冻。  (王玉堂)

第2题:

提高化肥利用率的有效措施是( )

A.少量施用化肥

B.深施化肥

C.集中施用化肥

D.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


正确答案:D

第3题:

合理施用无机肥料增产的原因是间接的。()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4题:

如何合理施用复混肥料


正确答案: 做到合理施肥应考到以下几点
(1)含各种养分的形态,如氮素有铵态氮、硝态氮、酰胺态氮;磷素有水溶性和枸溶性;钾素有不同的化合物,含硫基,还是氯基,若含有添加其他成分的,也应该注意。
(2)土壤中所含养分的丰缺状况,如我国南方土壤以缺钾为主,适宜施用高氮高钾低磷的三元复混肥。
(3)作物类型,根据不同作物的营养特性与人类对所栽种作物在产量和品质上的需求来选择肥料品种。
(4)作物轮作方式、茬口安排和施肥习惯,如南方水稻轮作中,磷肥效果是早稻好于晚稻。
(5)施用量、时期和位置,复混肥料通常做基肥施用,再配以适量单质氮肥为追肥。

第5题:

合理施用无机肥料增产的原因是间接的。


答案:对
解析:

第6题:

滴灌技术的优点除提高土地利用率、节省机力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节省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防止盐清化,以外还有哪些优点?( )

A.增产、节水、节肥、提高品质;

B.增产、节水、节肥;

C.节水、增产、提高品质


正确答案:A

第7题: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粮食增产的有效途径是(  )

A.大面积开垦荒地,扩大种植面积
B.增加农业补贴,提高化肥和农药施用量
C.科技兴农,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D.引进市场机制,发展订单农业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粮食生产状况。受地形条件的影响,我国的耕地面积少,可开垦的耕地后备资源不多,且集中在边远地区,要提高粮食产量,只有走科技兴农之路,提高单产来实现,因此C选项正确。

第8题:

如何合理施用钾肥?


正确答案:高效施用钾肥必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土壤供钾能力;作物种类;与其它肥料配合施用;施用方法。

第9题:

国家提倡和鼓励农业生产者对其经营的基本农田施用()。

  • A、有机肥料
  • B、合理施用化肥
  • C、有机肥料,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
  • D、有机肥料,合理施用化肥

正确答案:C

第10题:

古语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因此施用化肥越多,作物越增产。


正确答案: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