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固体试样,经过以下各项实验并得出相应的结果,试判断哪些阳离子

题目

有一固体试样,经过以下各项实验并得出相应的结果,试判断哪些阳离子和阴离子尚需鉴定?  (1) 试样本身无色,易溶于水,溶液亦无色;  (2) 焰色试验时火焰为黄色;  (3) 溶于稀HCl溶液,无可觉察的反应;  (4) 试样与浓H2SO4不发生反应;  (5) 试样与NaOH溶液一起加热时不产生NH3,得白色胶状沉淀;  (6) 进行阴离子初步试验,溶液呈中性时,加BaCl2溶液不生成沉淀。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对照试验是用已知结果的试样与被测试样一起进行的分析实验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2题:

下列关于勃氏法测量水泥比表面积不正确的说法有( )。

A.试样需要烘干并冷却
B.试样需要过1.0mm筛
C.实验室相对湿度≥50%
D.平行实验结果相差不大于1%

答案:B,C,D
解析:
P292页:试样前处理:将标样水泥在110℃±5℃下烘干并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倒入100ml试样瓶中,用力摇动数分钟,使标样水泥充分分散。静置,稍许搅拌后,待用。将待测水泥样品过0.9mm方孔筛,在110℃±5℃下烘干,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待用。

第3题:

以下这些做法,哪项是违背伦理的()

A.有些被试提出要求想看看自己的实验结果,我就仅打开了他自己的实验结果给他本人查看,并给他进行了一定的说明。

B.在一项欺瞒对被试无害的实验中,为了控制实验的反应性,我没有告诉被试实验的真正目的,到实验结束完成后告诉他全部的真相

C.实验进行到一半,被试提出不舒服,我跟他说为了实验的完整性,做完实验才能走。

D.老师在课上跟学生说,期末成绩有一部分,必须以参加实验、听两场讲座或者写一篇著作的读后感才能获得的。


参考答案:C

第4题:

分解固体试样有哪些方法?如何选用?


正确答案: 分解试样的基本要求是:试样必须完全分解,分解过程中待测组分的量不能变(不能引入,也不能损失),所用试剂及反应产物对以后的测定没有干扰。
分解试样时最常用的方法是溶解法和熔融法。溶解法通常是按水、稀酸、浓酸、混合酸的顺序依次处理样品;酸不溶的样品再考虑用熔融法。
溶解法分解试样,操作简单、速度快,应尽先采用。酸溶解试样,大多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和络合反应进行的。
熔融法分解试样,是利用酸性或碱性试剂与试样混合,在高温下进行反应(复分解反应或氧化还原反应),将试样中的待测组分转化为易溶于水或酸的化合物,如钠盐、钾盐、硫酸盐、氯化物等。由于熔融时反应物的浓度及反应温度都比用溶解法时高得多,所以该法分解试样的能力就更强。但由于熔融时要加入大量的熔剂(可达试样量的6—12倍),因而熔剂中的杂质就可能沾污试样,熔融时所用的坩埚也会被腐蚀。因此,尽管熔融法分解试样的能力比溶解法更强,但在实际工作中,只有当用溶解法分解不了试样时才改用熔融法。

第5题:

某化学老师在一次化学测验中设计了下列试题.并对部分学生的解题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试题】利用图6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

试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本题正确的选项是什么
(2)请分析和诊断各个选项解答的错误原因。
(3)如果你要讲评本题,你教给学生的正确解题思路是什么


答案:
解析:
(1)B。 (2)对物质之间发生的反应不清楚,误选A、C。对物质的性质不清楚,误选D。

第6题:

试列举教育实验设计的三种类型,并写出相应的格式。


答案:
解析:
(一)单组前后测设计的格式及优缺点

1. 基本模式: O1 X O2

2.特征:(1)只有一个被试组且不是随机选择,无控制组;(2)仅一次实验处理:(3)有前测和后测,用前后测的差大干零来作为实验处理效应。

3.优点:(1)因为有前测,可以在处理前提供有关选择被试的某些信息;(2)通过前后测,可以提供每一被试在实验处理前后两次观测条件下行为变化的直接数据,能明显地验明实验处理的效果;(3)被试兼作控制组,便于估计被试个体态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局限:(1)由于没有控制组做比较,不能控制历史、成熟及统计回归.(2)前测可能影响后测,产生实验误差。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前后测相距时间如果很短,被试可能由于前测产生的练习效应,对后测内容敏感以及疲劳效应等而影响实验的结果;二是如果前后测相距时间过长,那么会出现保持与遗忘的个别差异问题,致使不易分辨出是由自变量引起的反应变量,还是受无关变量干扰的结果。

(二)非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刹设计的格式及优缺点

非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也称不等控制组设计。

1.基本模式:O1 X O2

……

O3 O4

2.特征:第一,有两个组(实验组与控制组),一般在原有环境下自然教学班、年级或学校中进行,不是随机取样分组,因此控制组与实验组不等,但实验处理可随机指派。由于不能以随机等组或配对方法去分配被试,只能试图去寻找与实验组相匹配的控制组,尽可能使组问平衡,两个组等价。第二,都有前后测。

3.优点.由于有控制组,有前后测比较,因此可以控制成熟、历史、测验、工具、统计回归等因素影响,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被试的选择偏差,从而提高了研究的内部效度。

4. 局限(1)不是随机取样分组,选择与成熟交互作用可能会降低实验的内在效度,(2)前后测的交互作用。实验结果不能直接推论到无前测的情境中,对实验结果的解释要慎重。要尽可能从同一总体中抽取样本,以避免被试差异所带来的实验误差。

(三)随机分派控制组后测设计的格式及优缺点

随机分派控制组后测设计,也称实验组、控制组后测设计。

1.基本模式:R X O1

RO2

2.特点:随机化选择被试和分组,仅实验组接受实验处理,两组均只有后测,没有前测。

3.优点:能消除前测和后测、前测与自变量的交互影响,内在效度较高,既具有前一设计的优点,又避免了练习效应的影响,节省了人力和物力。

4.局限不能对被试的缺失加以控制。

(四)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的格式及优缺点

也称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设计,这是一种最基本、最典型的实验设计。

1.基本模式:R O1 X O2

R O3 O4

2. 特点随机分组;仅实验组接受实验处理,两组均进行前后测。

3. 优点:(1)由于利用随机分派方法分出两个等组,就可以控制选择、被试缺失等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2)都有前后测,便于作对照比较。

4.局限:可能产生前测与实验处理的交互作用效果而影响外在效度。

第7题:

试回答交通标志产品各项试验检测频率及结果判定规则的相关问题。(2)每项试验宜()。


A.在不同试样上进行
B.在相同试样上进行
C.在不同试样相对应面上进行
D.在相同试样不同的面上进行

答案:A
解析:
交通标志产品的各项试验,其检测频率及结果判定应符合的规定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每项试验至少检测三个数据(宜在不同试样上进行),取其平均值为检测结果。(2)检测数据全部符合标准要求,则判定该批产品合格。(3)检测数据有一项不符合标准要求,抽取双倍数量的产品对该项指标进行复检,若复检合格,则判定该批产品合格;若复检不合格,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

第8题:

溶于酸的阳离子试样一般要用浓硫酸溶解。()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9题:

试样是由实验室样品制得的样品,并从它取得()

  • A、备料
  • B、试样
  • C、试料
  • D、备样

正确答案:C

第10题:

实验动物感染球虫病后,不仅会造成动物健康水平的下降,而且会对动物的各项肝功能指标造成影响,从而使得实验结果产生波动,甚至会对动物实验结果得出错误的结论。


正确答案:正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