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碳酸盐热稳定性变化规律时,可采用下列哪一种理论?()

题目

解释碳酸盐热稳定性变化规律时,可采用下列哪一种理论?()

  • A、价键理论
  • B、杂化轨道理论
  • C、离子极化理论
  • D、分子轨道理论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C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碳酸盐中,热稳定性最小的是()

  • A、Na2CO3
  • B、MgCO3
  • C、K2CO3
  • D、CaCO3

正确答案:A

第2题:

试讨论氢卤酸的酸性,还原性,热稳定性的变化规律


正确答案:HF HCl HBr HI
—————————→
酸性增强
还原性增强
热稳定性减弱

第3题:

下列选项中,教师在(素描静物)一课分析“明暗调子变化规律”时,可采用的最直观的教学方法是( )。


A.讲授法
B.探究法
C.讨论法
D.演示法

答案:D
解析:
知识点:对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的理解。演示法是指教师通过展示各种实物、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它是在教学中最直观的教学方法。D项正确。

A项: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教学方法。它是教师使用最早的、应用最广的教学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探究教学法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到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活动。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其优点在于能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与题干不符,排除。

第4题:

下列几种碳酸盐中,热稳定性最高的是()。

  • A、NH4HCO3
  • B、Ag2CO3
  • C、Na2CO3
  • D、CaCO3

正确答案:C

第5题:

比较下列各对碳酸盐热稳定性的大小。MgCO3和BaCO3


正确答案:MgCO3〈BaCO3

第6题:

科学追求的是因果规律和能够解释因果规律的理论。


正确答案:正确

第7题:

同一主族碳酸盐的热稳定性一般决定于金属离子的()

  • A、离子半径
  • B、离子电荷
  • C、离子构型
  • D、以上三种因素

正确答案:A

第8题:

螺杆式压缩机转速不变、蒸发温度不同工况时,其理论输气量(体积流量)的变化表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蒸发温度高的工况较之蒸发温度低的工况,理论输气量变大
B.蒸发温度高的工况较之蒸发温度低的工况,理论输气量变小
C.蒸发温度变化的工况,理论输气量变化无一定规律可循
D.蒸发温度变化的工况,理论输气量不变

答案:D
解析:

第9题:

比较下列各对碳酸盐热稳定性的大小。NaHCO3和Na2CO3


正确答案:NaHCO3〈Na2CO3

第10题:

关于高炉内碳酸盐分解的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 A、碳酸盐的分解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B、碳酸盐的分解压越大,碳酸盐的稳定性越好
  • C、碳酸盐的分解压超过炉内煤气的CO2分压压力时,开始分解
  • D、当碳酸盐的分解压超过炉内煤气总压时激烈分解

正确答案:A,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