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碎屑岩的结构

题目

简述碎屑岩的结构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火山碎屑岩结构按粒度分为();()、凝灰结构、尘屑结构。


正确答案:集块结构、火山角砾结构

第2题:

简述碎屑岩的颗粒结构组分的成分及其特征。


正确答案: 结构组分包括碎屑岩颗粒、杂基(或基质)、胶结物和孔隙。
碎屑颗粒的结构特征一般包括粒度、球度、形状、圆度以及颗粒的表面结构。

第3题:

简述碎屑岩结构组分的类型、特征及其成因.


参考答案:碎屑的结构组分包括碎屑颗粒和填隙物、杂基及胶结物。
碎屑颗粒的结构特征一般包括粒度、球度、形状、圆度以及颗粒的表面特征。粒度是指碎屑颗粒的大小。球度是一个定量参数,用它来度量一个颗粒近于球体的程度。圆度是指碎屑颗粒的原始棱角被磨圆的程度,它是碎屑的重要结构特征。表面结构是碎屑颗粒表面的形态特征。
杂基是碎屑岩中与粗碎屑一起沉积下来的细粒填隙组分
(1)淀杂基是在成岩作用过程中,从孔隙水中析出的粘土矿物胶结物。
(2)外杂基指碎屑沉积物堆积后,在成岩后生期允填于其粒间孔隙中的外来杂基物质。
(3)假杂基是软碎屑经压实碎裂形成的类似杂基的填隙物。
胶结物是化学成因物质,它的结构与化学岩的结构类似,其特点是由晶粒大小、晶体生长丈方式及重结晶程度等决定的,胶结物类型:
(1)非晶质及隐晶质结构非晶质胶结物在偏光显微镜下表现为均质体性质隐晶质结构用肉眼不能分辨晶粒但在偏光显微镜下能见到微弱的晶体光性
(2)显晶粒状结构胶结物呈结晶粒状分布于碎屑颗粒之间。
(3)嵌晶结构胶结物的结晶颗粒较粗大,晶粒间呈镶嵌结构
(4)自生加大结构这种胶结类型多见于硅质胶结的石英砂岩中。硅质胶结物围绕碎屑石英颗粒生长,两者成分相同,而且表现完全一致的光性方位。胶结类型:
1)基底胶结,填隙物含量较多,碎屑颗粒在其中互不接触呈漂浮状。
2)孔隙胶结,这是最常见的颗粒支撑结构,碎屑颗粒构成支架状,颗粒之间多呈点状接触。胶结物含量少,只充填在碎屑颗粒之间的孔隙中,它们是成岩期或后生期的化学沉淀产物。
3)接触胶结,亦称为颗粒支撑结构,颗粒之间呈点接触或线接触,胶结物含量很少,分布于碎屑颗粒相互接触的地方。
4)镶嵌胶结,在成岩期的压固作用下,特别是当压溶作用明显时,砂质沉积物中的碎屑颗粒会更紧密地接触。颗粒之间由点接触发展为线接触、凹凸接触,甚至形成缝合状接触。

第4题:

火山碎屑岩中可以出现几种常见的专属性结构:()、()、()。


正确答案:集块结构;火山角砾结构;凝灰结构

第5题:

试述火山碎屑岩的结构特点.


正确答案:结构按火山碎屑的粒级划分为:集块(>100mm)、火山角砾(100~2mm)、火山灰(2~0.01mm)、火山尘(<0.01mm)。专属性的火山碎屑岩结构有:集块结构(火山集块大于50%)、火山角砾结构(火山角砾大于75%)、凝灰结构(火山灰大于75%)。视碎屑形态特点,尚有塑变碎屑结构(主要由塑变碎屑组成)、碎屑熔岩结构(基质为熔岩结构)、沉凝灰结构(指混入正常沉积物而言),以及凝灰砂状、凝灰粉砂状、凝灰泥状等过渡类型结构等。火山碎屑物的分选及圆度都很差,这是由于未经长距离搬运或就地堆积所致。

第6题:

简述碎屑岩的粒度分类和命名原则。


正确答案: 碎屑岩的粒度特征是碎屑岩分类和命名的基础,其他的分类命名(如成分、成因)常是在这一基础上进行的。由于碎屑岩颗粒分选的差异,常采用三级命名法对碎屑岩进行粒度分类。
1)三级命名法。以含量大于50%的粒级定岩石的主名,即基本名;含量介于50%~25%的粒级以形容词“××质”的形式写在基本名之前;含量在25%~10%的粒级作次要形容词,以“含××”的形式写在最前面;含量小于10%的粒级一般不反映在岩石的名称中。
2)假如碎屑岩的粒度分选较差,所含粒级较多,但没有一个粒级的含量大于50%,而含量在50%~25%的粒级又不止一个,这时则以含量为50%~25%的粒级进行复合命名,以“××—××岩”的形式表示,含量较多的写在后面。其他含量少的粒级仍按第一条原则处理。
3)若碎屑岩的粒度分选更差,不但没有含量大于50%的粒级,而且含量为50%~25%的粒级也没有或者只有一个,则应将此岩石的全部粒度组分分别合并为砾、砂和粉砂三大级,然后按前两条原则命名。

第7题:

简述碎屑岩中石英存在形式.


正确答案: ①碎屑石英
②自生石英
③胶结物状石英——次生加大边、蛋白石、玉髓胶结物
④交代矿物-石英交代其他其他矿物⑤孔隙填充孔隙填充及石英脉

第8题:

简述碎屑岩的结构和构造的主要类型。


正确答案:主要结构类型:
⑴砾状结构:﹥2mm;
⑵砂状结构:2~0.05mm;
⑶粉砂状结构:0.05~0.005mm。
主要构造类型:
主要构造类型分为层理构造、层面构造、变形构造三类。
层理构造包括水平层理、平行层理、交错层理、韵律层理、粒序层理、透镜状层理、块状层理和波状层理等。
层面构造包括波痕、雨痕、冰雹痕、泥裂、槽模、沟模和冲刷充填构造等。
变形构造包括重荷构造、滑塌构造、球枕构造、包卷层理等。

第9题:

碳酸盐岩的碎屑结构与碎屑岩结构的比较。


正确答案: 1)首先可列出福克的两个对比三角图,略加说明然后分别比较
2)比较碳酸盐岩中的砾屑与碎屑岩中的碎屑:成分不同
A.来源不同(内碎屑、外碎屑)
B.形状可不同
C.***不同
3)基质与杂基的比较
4)两个化学胶结物的比较:
A相同点:位于粒间起胶结作用。化学成因,形成与***之后。
B不同点:成分简单--**,成分可相同或不同(Ca质砂岩),胶结物与碎屑岩成分一致—不一致,经受变化难易不同。

第10题:

碎屑岩储集层的孔隙类型有哪些?影响碎屑岩储集层物性的地质条件(因素)。(简述碎屑岩储集层的主要孔隙类型及影响储油物性的因素。)


正确答案: (1)碎屑岩储集层的孔隙类型:粒间孔隙、特大孔隙、铸模孔隙、组分内孔隙、裂缝。
(2)影响碎屑岩储集层储集性的因素影:
①沉积作用是影响砂岩储层原生孔隙发育的因素:
A.矿物成分:矿物的润湿性强和抗风化能力弱,其物性差。
B.岩石结构:包括大小、分选、磨圆、排列方式。当分选系数一定时,粒度越大,有效空隙度和渗透率越大;粒度一定时,分选好,孔渗增高立方体排列,孔隙度最大,渗透率最高。
C.杂基含量:含量高,多为杂基支撑,孔隙结构差;以泥质、钙泥质胶结的岩石,物性好。
②成岩后生作用是对砂岩储层原生孔隙的改造及次生孔隙形成的因素:压实作用结果使原生孔隙度降低;胶结作用使物性变差;溶解作用的结果,改善储层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