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碳酸盐岩沉积过程和沉积作用.

题目

简述碳酸盐岩沉积过程和沉积作用.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正常沉积作用与事件沉积作用特点。


参考答案:正常沉积速率缓慢、持续时间长,一般可与相序递变规律和沉积分异原理相吻合,沉积成熟度较高;正常情况或条件下发生的作用,这一作用过程是缓慢的、均变的。
而事件沉积可频繁发生,但每次持续时间短促,在地质历史中甚至可忽略不计,但其沉积厚度、速率可远远高于正常沉积,其沉积物(岩)成熟度一般偏低。难于用沉积分异作用原理去解释。在垂向上任一剖面都可由正常沉积和事件沉积的互层构成。

第2题:

岩性圈闭储集层的岩性变化可以在沉积作用过程中形成,也可以在()作用过程中形成。


正确答案:成岩

第3题:

沉积物在成岩过程中,矿物组分借溶解或扩散等方式,使物质质点发生重新排列组合的现象称为()。

A、胶结作用

B、重结晶作用

C、沉积作用

D、机械沉积作用


参考答案:B

第4题:

沉积岩单层厚度薄说明().

  • A、沉积物供给不连续
  • B、基底振荡运动频繁
  • C、沉积作用弱
  • D、沉积作用强

正确答案:B

第5题:

地壳表层及浅部,由原岩经过风化剥蚀作用,搬运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形成的层状岩石,称为()

  • A、沉积岩.
  • B、变质岩.
  • C、岩浆岩.

正确答案:A

第6题:

碳酸盐岩是属于()成因的一类沉积岩.

  • A、化学生物化学.
  • B、沉积作用.
  • C、构造运动.

正确答案:A

第7题:

沉积岩依沉积作用主要分为()、()和()三类。


正确答案:碎屑岩;化学岩;粘土岩

第8题:

简述深水碳酸盐正常沉积作用.


参考答案:对静态深水环境碳酸盐沉积起控制作用的主要是海盆地的深度。海洋水层深度分带、海水的密度分层、滞水无氧深度、碳酸盐沉积的补偿深度面等,都是对碳酸盐沉积具有普遍性控制意义的沉积作用平衡面。
深水碳酸盐软泥。主要为来自远洋的浮游生物及深水底栖碳酸盐生物介壳所组成的混合沉积。深水碳酸盐沉积物常常是在碳酸盐不饱和状态下形成的。
深水盆地中不同深度海底的碳酸钙沉积物,实际上都是溶解环境的残余物,。以CCD为基面,向上按CaCO3残余物含量不同,可以划分出以下碳酸盐溶解相:
1)非溶解相:CaCO3基本无溶解,其深度上限为CCD基面以上约1500m,又称为“饱和相”。CaCO3颗粒较完整地保存于沉积物中
2)弱溶解相:CaCO3颗粒开始受到微弱溶解,此深度上限为CCD基面以上约500~1500m之间。
3)中等溶解相:指CaCO3颗粒具有中等程度溶解迹象的白垩软泥。此深度范围相当于CCD基面以上约200~500m。
4)强溶解相:指CaCO3颗粒具有大量溶解迹象的泥灰软泥。此深度界限相当于CCD基面以上0~200m。
5)完全溶解相:指沉积物中所有钙质浮游生物和CaCO3颗粒完全被溶解,有孔虫含量等于零,此深度位于CCD基面之下,陆源粘土含量达100%,故又称为“红粘土相”。

第9题:

内部地质作用包括()。

  • A、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变质作用
  • B、岩浆作用、变质作用、构造运动
  • C、岩浆作用、沉积作用、变质作用
  • D、成岩作用、岩浆作用、沉积作用

正确答案:B

第10题:

简述浅海沉积作用、沉积物特征和分布规律?


正确答案:浅海是指水下岸坡以下(以水下砂坝为标志),直至200米深度的海域,其海底为大陆架。
1)浅海的碎屑沉积:浅海中90%以上的碎屑物来源于大陆。当不同粒级碎屑进入浅海时,海水的运动使颗粒下沉速度减慢,一些较细的颗粒处于悬浮状态,海流将这些悬浮物搬运到离岸较远的地区;较粗的颗粒沉积在近岸地区。因此从近岸到远岸,依次排列着砾石、粗砂、细砂、粉砂和粘土等。浅海带沉积物的特点是:
1.近岸带颗粒粗以砂砾质为主,具交错层理和不对称波痕,含大量生物化石,有良好的磨圆度和分选性,成分较单一;
2.远岸带粒度细,以粉砂和泥质为主,具水平层理,波痕不发育,有时有对称波痕,分选好但磨圆度不高,成分较复杂。
2)浅海的化学沉积:浅海是化学沉积的有利地区,形成了众多的化学沉积物,其中许多是重要的矿产。地质历史时期曾发育过大量浅海化学沉积,现代浅海化学沉积主要发生在中、低纬地区。浅海的化学沉积物主要有:
1.碳酸盐沉积:占比重最大,主要为灰岩和白云岩。碳酸盐沉积的原因是温度升高或压力降低,这样引起海水中CO2含量减少,重碳酸钙过饱和形成CaCO3沉淀。在海水动荡的条件下,碳酸钙形成鲕粒状沉积物,成岩后形成鲕状灰岩。
2.硅质沉积:海水中的硅质一部分来自大陆,它们以溶解硅和悬浮硅两种形式搬运;另一部分硅质来源于海底火山作用、海水的溶解作用及生物活动。当硅胶进入海洋后,在温度较低、偏碱性的环境中,逐步凝聚而沉积下来,形成蛋白石,进一步脱水形成燧石。
铝、铁、锰及海绿石沉积:海水中的铝、铁、锰等主要来自大陆。湿热气候区强烈的化学风化作用,使Al、Fe、Mn以胶体状态随河流迁入海中,在近岸地带遇电解质而凝聚沉积,在近岸区,因海水动荡,易形成鲕状结构或豆状、肾状结构。海绿石是一种绿色粘土矿物,是由海水中硅、铝、铁的胶体吸附钾离子而成。
磷质沉积:海洋的下层由于有机物体的分解富含磷质,当富含磷质的海水随上升洋流到达浅海区后,因压力减小,温度升高,CO2的含量降低,磷质发生沉积,形成胶磷石。胶磷石和其它沉积物共同组成磷灰岩。当含磷量较高时形成磷矿床。
特点:①化学沉积物来自海水溶蚀物质以及河流地下水带来的溶解物质和胶体物质。
②上述物质在不同的环境下形成不同的化学沉淀物:呈胶体状态的Fe、Al、Mn的氧化物首先沉积下来。其次是低价铁硅酸盐和铁的炭酸盐沉淀。最后是炭酸盐类沉积,形成石灰岩、白云岩等。
3)浅海的生物沉积:
介壳石灰岩和生物碎屑岩:浅海带生活着大量底栖生物,当它们死亡后,生物的壳体与灰泥混杂沉积,可形成介壳石灰岩;生物壳体或骨骼的碎片可以与其它沉积物混杂形成生物碎屑岩。
生物礁:生物礁是指在海底原地增殖、营群体生活的生物,如珊瑚、苔藓虫和层孔虫等的骨骼、外壳以及某些沉积物在海底形成的隆起状堆积体。珊瑚虫骨骼逐渐堆积成礁,形成岸礁、堡礁和环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