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活动对气候有何影响?

题目

人类活动对气候有何影响?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使气温升高,产生温室效应;
(2)导致空气污染;
(3)产生酸雨;
(4)人为地往大气中排放氟里昂,使空气中的臭氧层遭受破坏。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人类活动影响气候的主要途径是(),(),()。


正确答案:改变大气成分;改变下垫面性质;向大气释放热量

第2题: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表现为()、()和()。


正确答案:改变下垫面的性质;改变了大气成分;人工释放热量

第3题:

气候因素对年径流量有何影响?


参考答案:影响年径流的气候因素主要是年降水量和年蒸发量,它们对年径流量的影响程度随流域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而不同。在湿润地区,降水量较多,对年径流量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年降水量,而年蒸发量的作用则较小;在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少,并且大部分耗于蒸发,年降水量与年径流量之间的关系不像湿润地区那样密切,年降水量和年蒸发量对径流的影响都很大;以冰川积雪补给为主的河流,年径流量与降雪量和气温关系密切。

第4题:

四时气候变化对人体生理活动有何主要影响? 


正确答案:从中医理论上来说,四时气候变化主要是影响人体阳气的升腾或潜藏,从而导致机体阴阳、气血、脏腑、经络等各种生理活动的改变。

第5题:

简述人类活动对于径流有何影响。为什么进行水文分析计算时要考虑人类活动的影响?


正确答案: 人类活动可以改变流域下垫面条件,或者直接改变径流状况,对径流发生重大影响。
水文分析计算要求影响因素符合“一致性”要求,故必须注意和重视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

第6题:

试述人类活动对气候形成和变化的影响。


正确答案:(1)改变下垫面性质:
下垫面性质的改变,必然使相应范围的气候发生变化。例如,滥伐森林、盲日开荒等可以造成植被破坏,使这些地区的气候逐渐干旱。人类可以通过灌溉、植树造林、建造水库等改造干旱气候。
(2)改变大气成份:
人类活动使大气中二氧化碳、水汽、尘埃逐渐增加,从而影响大气辐射热能的收支,导致气候变化。
①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
②尘埃的阳伞效应
(3)释放热量。

第7题:

南美洲的地理位置对气候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南美洲位于西半球的南部,除大陆西北通过狭窄的巴拿马地峡与北美洲相连外,均为大洋所环抱。东濒大西洋,北滨加勒比海,西临太平洋,南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相望。
南美大陆北宽南窄,略似三角形。北部瓜希腊半岛顶端的加利纳斯角,位于北纬12°25′,是大陆的最北点;大陆最南端是面临麦哲伦海峡的弗罗瓦德角,位于南纬53°54′;而火地群岛最南部的合恩角(位于合恩岛上)则达南纬55°59′。大陆东西两个极点分别是巴西东端的布兰科角和秘鲁西北端的帕里尼亚斯角,它们所处的经度分别为西经34°46′和西经81°20′。该洲南北跨66~68个纬度,最长距离达7,150公里;但大陆的主要部分位于北纬10°至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范围内,南纬5°是大陆最宽处,达5,150公里。南回归线以南,大陆显著收缩,南纬40°处大陆宽仅600~700公里,南纬50°~55°之间则在400公里以下,因此南美洲属亚热带和温带纬度的地区相当有限。
纬度位置决定着一地区的太阳辐射状况、在大气环流中的地位以及环流气团的特性等。南美洲的地理位置及其大陆形状,决定了热带气候类型在该洲占绝对优势,特别是赤道多雨气候和热带干湿季气候范围最广。年获得的太阳辐射总量为140~160千卡/平方厘米,辐射平衡常年处于正值;在全球行星风系中,主要隶属于东北信风带和东南信风带与赤道辐合上升带。加以南美洲除西北隅与中美地峡相连外,均为大洋环抱,所以信风来自大洋,以盛行湿润海洋气团为主,造成南美洲热带领域内几乎不存在像非洲撒哈拉那样的大陆性沙漠。这是南美洲气候具有温暖性和湿润性特点的重要原因之一。南美洲自南回归线以南,大陆显著变窄,至南纬52°已近大陆尾闾,这不仅使亚热带和温带气候类型大大局限,而且缺乏水平地带的亚寒带大陆性气候,更无极地长寒气候和极地冰原气候。

第8题:

人类活动因素对年径流量有何影响?


参考答案:人类活动对年径流量的影响包括直接和间接两方面:直接影响包括跨流域调水、水库蓄泄水、植树造林等。跨流域调水将本流域的水调至另一流域,直接影响两流域的年径流量及其空间分布;水库蓄泄也会直接影响到下游断面的径流量及其时程分配;植树造林则改变了地面径流和地下径流的比例,减缓了径流过程。间接影响指包括水面的增加或减少,从水循环上对年径流量产生的影响。

第9题:

季节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疾病有何主要影响? 


正确答案:一是季节气候的变化急剧或异常,可以导致疾病的发生;
二是由于各季节气候的特点不同,从而形成了某些疾病的好发季节和流行季节;
三是季节气候变化与某些慢性疾病的加剧和发作有关。

第10题:

青藏高原对气候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青藏高原的存在对对周围气候有巨大的影响,具体表现如下:
(1)冷热源作用:冬季,青藏高原相对周围大气而是一个冷源,使大陆上蒙古高压势力得于加强,夏季,青藏高原相对周围大气是热源,使得印度低压势力得于加强,即对西南季风有加强作用。
(2)动力作用:青藏高原对下部流场的机械屏障和分支作用十分明显。屏障作用:冬季,从西伯利亚入侵我国的寒潮,使我国热带、副热地区的冬季气温远比受青藏高原屏障的印度半岛为低;夏季,阻挡西南气流北上,使位于高原以北的我国新疆、青海气候干旱,而喜马拉雅山南坡的印度河流域湿润多雨。分去作用:冬季,西风气流受到高原的阻挡被迫分去,分别沿高原绕行,于是,在高原西北侧为暖平流,而在西南侧为冷平流。绕过高原后气流辐合东北侧为冷平流,东南侧为暖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