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完成开采所必需的主井、副井、风井、井底车场、主要石门(或称中央

题目

已完成开采所必需的主井、副井、风井、井底车场、主要石门(或称中央石门)或采区石门、集中运输大巷或运输大巷、集中下山或采区下山、主要溜煤眼和必要的总回风道等的开拓、掘进工程所构成的煤量称为()。

  • A、开拓煤量
  • B、安全煤量
  • C、回采煤量
  • D、准备煤量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二)



【背景资料】



某矿井采用立井开拓方式,风井位于井田东部边界,主井装载系统位于副井运输水平上方,主、副井井筒深度基本相同,副井井底车场主要巷道及硐室布置如图1所示。矿井施工组织安排主井先于副井3个月开工,箕斗装载硐室与主井井筒同时施工,主、副井同时到底;短路贯通后,主井改为临时罐笼提升,副井进行永久装备,井底车场巷道及硐室施工网络计划如图2所示。





【问题】



1.主、副井同时到底后,短路贯通线路如何安排?贯通点选择在何处?



2.主、副井同时到底后,应如何组织井底车场巷道及硐室施工?



3.主、副井同时到底后,矿井施工组织安排的井底车场巷道及硐室施工网络计划有何不当之处?如何调整?



4.主井井筒表土段施工时发生工期延误3个月,如果后续并筒施工进度不变,应如何安排才能保证原施工组织受影响最小?




答案:
解析:

(二)


1.主、副井同时到底后,短路贯通线路一般应尽量利用原设计的辅助硐室和巷道。贯通点的选择应使主、副井之间的贯通距离最短、弯曲最少、符合主井临时改装后提升方位和二期工程重车主要出车方向要求,以及与永久巷道或硐室之间留有足够的安全岩柱,并且应考虑所开临时巷道能给生产期间提供利用价值。


2.主、副井同时到底后,车场巷道施工顺序的安排除应保证主、副井短路贯通与连锁工程项目不间断地快速施工外,同时还必须提高连锁工程的掘进速度和改善其施工条件所必需的巷道。在组织井底车场硐室施工时,应考虑下列因素。


(1)与井筒相毗连的各种硐室(马头门、装载硐室、井底水泵房等)在一般情况下应与井筒施工同时进行,装载硐室的安装应在井筒永久装备施工之前进行。


(2)各机械设备硐室的开凿顺序应根据使用先后和安装工程的需要来安排。


(3)服务性的硐室,如等候室、调度室和医疗室等,一般可作为平衡工程量用。但为了改善通风、排水和运输系统,有时也应提早施工。


(4)在车场内每挖掘到巷道或硐室的交岔点处,若不能一次筑成时,应向交岔道掘进5m长,一般可作为平衡工程量用。


3.主、副井同时到底后,矿井施工组织安排的井底车场巷道及硐室施工网络计划的不当之处:变电站、水泵房、水仓、硐室施工组织安排不当。调整:先施工井下变电站、永泵房和水仓;装载硐室的安装应在井筒永久装备施工之前进行。


4.主井井筒表土段施工时发生工期延误3个月,如果后续井筒施工进度不变,应压缩副井永久装备的工期。


第2题:

某矿井采用立井开拓方式,风井位于井田东部边界,主井装载系统位于副井运输水平上方,主、副井井筒深度基本相同,副井井底车场主要巷道及硐室布置如图1所示。矿井施工组织安排主井先于副井3个月开工,箕斗装载硐室与主井井筒同时施工,主、副井同时到底:短路贯通后,主井改为临时罐笼提升,副井进行永久装备,井底车场巷道及硐室施工网络计划如图2所示。?




问题?
1.主、副井同时到底后,短路贯通线路如何安排?贯通点选择在何处??
2.主、副井同时到底后,应如何组织井底车场巷道及硐室施工??
3.主、副井同时到底后,矿井施工组织安排的井底车场巷道及硐室施工网络计划有何不当之处?如何调整??
4.主井井筒表土段施工时发生工期延误3个月,如果后续井筒施工进度不变,应如何安排才能保证原施工组织受影响最小??


答案:
解析:
1.加速井巷过渡期设备的改装,是保证建井第二期工程顺利开工和缩短建井总工期的关键之一。井巷过渡期的施工内容主要包括:主副井短路贯通;服务于井筒掘进用的提升、通风、排水和压气设备的改装;井下运输、供水及供电系统的建立;劳动组织的变换等等。一般应尽量利用原设计的辅助硐室和巷道,如无可利用条件,则施工单位可以与建设单位协商后在主、副井之间选择和施工临时贯通巷道。临时贯通道通常选择主副井之间的贯通距离最短、弯曲最少、符合主井临时改装后提升方位和二期工程重车主要出车方向要求,以及与永久巷道或硐室之间留有足够的安全岩柱,并且应考虑所开临时巷道能给生产期间提供利用价值。因此,主、副井同时到底后,短路贯通线路可安排:主井井底清撒硐室?→联络巷→副井东侧马头门;贯通点宜选择在联络巷与车场绕道的连接处。??2.主、副井同时到底后,应迅速组织矿井建设二三期工程的施工,安排井底车场巷道及硐室施工时。车场巷道施工顺序的安排除应保证主副井短路贯通与连锁工程项目不问断地快速施工外,同时还必须积极组织力量,掘进一些为提高连锁工程的掘进速度和改善其施工条件所必需的巷道。如:尽快形成环形运输系统,提高运输能力;沟通通风环路,改善通风条件,改变独头通风的困难;沟通排水系统,改善工作面掘进条件等。因此,主副井同时到底后,井底车场巷道与硐室的施工组织是:?
(1)主、副井首先短路贯通;?
(2)保证矿井关键线路工程施工不间断;?
(3)尽快形成改绞井筒的调车系统;?
(4)加快临时设施和硐室施工;?
(5)保证副井永久装备完成时相关巷道及硐室施工同步完成;?
(6)保证巷道及硐室的连续施工。?
3.结合图1和图2,理解网络计划与副井井底车场主要巷道及硐室布置安排,然后结合图1,查找不合理之处。由图1和图2可见,只有先施工?“水仓人口”后,内、外水仓才具备施工作业面,才能开展后续工程的施工。因此,不当之处是:外水仓的施工安排,调整方法是:将外水仓施工安排在“水仓人口”工作之后。?
4.主井井筒到底时间与装载硐室施工顺序有关。装载硐室有三种施工顺序:一是与主井井筒及其硐室一次施工完毕,此方法工期较长,但是不需要井筒二次改装,而且安全性较好;二是主井井筒一次掘到底,预留硐口,待副井罐笼投入使用后,在主井井塔施工的同时完成硐室工程;三是主井井筒第一次掘砌到运输水平,待副井罐笼提升后,施工下段井筒,装载硐室与该段井筒一次作完,这种方式只有在井底部分地质条件特别复杂时(或地质条件出现意外恶劣情况时)才采用。目前,由于主井井筒表土段施工时发生工期延误3个月,在后续井筒施工进度不变的情况下,保证原施工组织受影响最小是需要保证主、副井筒同时到底进行贯通,根据装载硐室施工方案,可不安排箕斗装载硐室与主井井筒同时施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主、副井同时到底。箕斗装载硐室可安排在副井提升系统移交后,主井永久装备前施工。?

第3题:

已完成开采所必需的主井、副井、风井、井底车场、主要石门(或称中央石门)或采区石门、集中运输大巷或运输大巷、集中下山或采区下山、主要溜煤眼和必要的总回风道等的开拓、掘进工程所构成的煤量称为()。

A、开拓煤量

B、安全煤量

C、回采煤量

D、准备煤量


答案:A

第4题:

当主、副井存车线与运输大巷或石门垂直布置时,称为:()。

  • A、立式井底车场
  • B、卧式井底车场
  • C、折返井底车场
  • D、环形井底车场

正确答案:A

第5题:

某矿山工程公司中标承建一矿井工程,该矿井设计生产能力1.2Mt/a,共设有3个立井井筒,主井净直径5.5m, 深度450m;副井净直径6.5m,深度470m;中央风井净直径5.0m,深度425m;风井井底水平高于主副井井底水平25m。矿井主井箕斗装载硐室采用上提结构。该矿井施工方案是主井先开工,风井落后2个月开工,副井采用永久井架凿井, 落后3个月开工,箕斗装载硐室与井筒同时施工,计划3个月井筒到底进行贯通后全面开展井底车场巷道的施工,井底车 场巷道施工网络计划如图所示。图中箭线上方英文字母为工序名称,括号内数值为每天的费用(单位:万元),箭线下 方为工作正常时间,括号内为最短时间(单位:天)。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主井井筒进行工作面治水,延误工期3个月,施工队及时调整了施工安排,确保了主井井筒与在 预定的时间完成,并与副井和风井贯通。井筒贯通后,主井改为临时罐笼提升,可满足井下6个施工队的掘进需要,其中 矿井关键线路施工队伍2个。在井底车场施工5个月(150天)后,业主要求加快施工进度,希望能够提前30天完成井底 车场的施工。
【问题】
1.由于主井井筒进行治水而延误工期,施工单位是如何进行调整的?
2.矿井过渡期改绞方案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3.井底车场施工期是多少天?施工队伍应当如何安排?
4.业主要求提前30天完成井底车场的施工,如何调整才能使增加的费用最低?最低费用是多少?


答案:
解析:
1.由于主井井筒进行治水而延误工期,施工单位是如何进行调整的?
答:由于主井井筒进行治水延误工期,要保证井筒仍然按原计划时间到底,可预留箕斗装载硐室,待副 井井筒投入运行后,在井底车场施工中安排时间进行施工,这时箕斗装载硐室施工不占用矿井建设总工期, 可保证矿井施工计划的正常进行。
2.矿井过渡期改绞方案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答:矿井过渡期的改绞方案不合理。主要原因是风井井底水平与主副井水平不一致,仅有主井改绞只能 满足主副井井底车场施工,风井井底车场及主要回风巷道施工困难。合理的方案是主井和风井都进行临时改 绞。通过网络计算,井底车场的施工工期是330天,关键线路为A→C→D→E→H→J。



3.井底车场施工期是多少天?施工队伍应当如何安排?
答:由于井下只能安排6个施工队伍,其中2个施工矿井关键线路,只能有4个队伍进行井底车场的施工。因此在施工安排上,要调整部分施工项目,可以将工序M和N安排到工序T后面进行施工,因为T工序有90天的时差,M和N工序总时间为60天,这样安排可保证总工期不变,而最多只需要安排4个施工队伍。



4.业主要求提前30天完成井底车场的施工,如何调整才能使增加的费用最低?最低费用是多少?
答:井底车场正常施工5个月后,这时工序A、B、C、K、P已经完成,工序D尚未开始,工序L已经施工20 天,工序S已经施工30天,这时可将剩余没有完成的工序根据费用优化的原理进行调整,压缩关键线路的工序 时间30天,并且所需增加的费用最少。其结果是:D压缩10天,费用增加20万元;J压缩10天,费用增加20万 元;E压缩8天,同时F压缩3天,费用增加24+3=27万元;H压缩2天,费用增加8万元。其他工序不用调整,这 时可保证井底车场提前30天完成,但最低需要增加费用75万元。

第6题:

在工业广场或附近并列的风井,主副井进风,风井回风,这种通风方式是() 。
A.中央并列式 B.中央边界式 C.中央对角式 D.侧翼对角式


答案:A
解析:

第7题:

某矿井采用立井开拓方式,风井位于井田东部边界,主井装载系统位于副井运输水平上方,主、副井井筒深 度基本相同,副井井底车场主要巷道及硐室布置如图1所示。矿井施工组织安排主井先于副井3个月开工,箕斗装 载硐室与主井井筒同时施工,主、副井同时到底;短路贯通后,主井改为临时罐笼提升,副井进行永久装备,井 底车场巷道及硐室施工网络计划如图2所示。




【问题】
1.主、副井同时到底后,短路贯通线路如何安排?贯通点选择在何处?
2.主、副井同时到底后,应如何组织井底车场巷道及硐室施工?
3.主、副井同时到底后,矿井施工组织安排的井底车场巷道及硐室施工网络计划有何不当之处?如何调整?
4.主井井筒表土段施工时发生工期延误3个月,如果后续井筒施工进度不变,应如何安排才能保证原施工组织 受影响最小?


答案:
解析:
1.主、副井同时到底后,短路贯通线路如何安排?贯通点选择在何处?
答:主、副井同时到底后,短路贯通线路可安排:主井井底清撒硐室→联络巷→副井东侧马头门; 贯通点宜选择在联络巷与车场绕道的连接处。
2.主、副井同时到底后,应如何组织井底车场巷道及硐室施工?
答:主副井同时到底后,井底车场巷道与硐室的施工组织是:(1)主、副井首先短路贯通;(2)保证矿井关键线 路工程施工不间断;(3)尽快形成改绞井筒的调车系统;(4)加快临时设施和硐室施工;(5)保证副井永久装备完成 时相关巷道及硐室施工同步完成;(6)保证巷道及硐室的连续施工。
3.主、副井同时到底后,矿井施工组织安排的井底车场巷道及硐室施工网络计划有何不当之处?如何调整? 答:不当之处是:外水仓的施工安排,调整方法是:将外水仓施工安排在“水仓入口”工作之后。
4.主井井筒表土段施工时发生工期延误3个月,如果后续井筒施工进度不变,应如何安排才能保证原施工组织受影响最小?
答:可不安排箕斗装载硐室与主井井筒同时施工。这样才能保证主、副并同时到底。箕斗装载硐室可安排在 副井提升系统移交后,主井永久装备前施工。

第8题:

在矿井进风井、井底车场、主要进风大巷或中央石门发生火灾时常采用( )反风,避免火灾烟流进人人员密集的采掘工作面。

A.全矿性

B.局部矿井

C.主要通风机

D.隔离


正确答案:A

第9题:

竖井、斜井、平硐、风井、主溜井、石门、井底车场及硐室、阶段运输平巷等工程都属于()工作。

  • A、开拓
  • B、采准
  • C、切割
  • D、回采

正确答案:A

第10题:

当主、副井存车线与运输大巷或石门斜交布置时,称为:()。

  • A、斜式井底车场
  • B、立式井底车场
  • C、折返井底车场
  • D、环形井底车场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