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选举法所体现的选举平等包括()

题目

我国选举法所体现的选举平等包括()

  • A、人人平等
  • B、地区平等
  • C、民族平等
  • D、行业平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我国宪法和选举法的规定, 下列关于我国选举制度基本原则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

A.秘密投票的原则

B.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

C.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

D.代表不受选民和原选举单位监督的原则


正确答案:D
D
【解析】我国选举制度基本原则共有六项。ABC答案是基本原则的内容。

第2题:

下列选项中,首次规定我国差额选举制度的选举法是( ).

A.1953年选举法

B.1979年选举法

C.1982年选举法

D.1986年选举法


正确答案:B
1979年7月,第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1953年选攀法的基础上,修订通过了新的《选举法》,与1953年选举法相比其主要发展有:一是将直接选举扩大到县一级;二是将等额选举改为差额选举。

第3题:

我国选举法对选民资格如何规定的?


参考答案:(1)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和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第4题:

我国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选举法规定:选举委员会应组织候选人与选民见面,回答选民的问题。这些规定()。 ①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②有利于保障公民平等地享有选举权 ③体现了差额选举和等额选举的结合 ④有利于选民了解和鉴别候选人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正确答案:C

第5题:

关于全国人大代表和省、自治区人大代表的名额,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我国选举权的平等原则既着重于机会平等,也重视实质平等
B、我国选举法自颁布以来进行了五次修改,每一次都依据当时城乡人口变化情况对城乡代表名额的分配比例进行了调整
C、2010年选举法修订,实现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D、我国选举法的修改反映了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趋势

答案:B
解析: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以下简称《选举法》)第4条。但是我国在实行平等选举原则的同时,也曾包容复数选权的存在,这是与我国国情密不可分的。从历史来看,中国城乡代表权的差异化配置有个发展的过程。在我国选举法颁布以来的五次修订中,只有1982年《选举法》、1995年《选举法》、2010年《选举法》对城乡代表名额的分配比例作出了修改。

第6题:

关于全国人大代表和省、自治区人大代表的名额,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的规定,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

A.我国选举权的平等原则既着重于机会平等,也重视实质平等

B.我国选举法自颁布以来进行了四次修改,每一次都依据当时城乡人口变化情况对城乡代表名额的分配比例进行了调整

C.“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是我国选举制度发展的方向

D.我国选举法的修改反映了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趋势


正确答案:B
B选项8错误。我国只有在《选举法》第三次修改时调整了全国和省、自治区两极人大代表中农村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的比例。

第7题:

结合我国选举法的修改。简析选举权平等性原则。(南开大学2011年研;对外经贸2009年研;中南财大2005年研;吉林大学2003年研)相关试题:选举权的平等性在我国体现在哪些方面?(中南财大2010年研)


正确答案:(1)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的内涵及表现 选举权的平等性是指在选举中一切选民具有相同法律地位其所投选票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一项选举原则。选举权的平等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除法律规定当选人应具备的条件外选民平等地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②在一次选举中选民平等地拥有相同的投票权一般表现为只有一个投票权。③每一代表所代表的选民数相同。④一切代表在代议机关中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选举权的平等性。⑤对在选举中处于弱势地位的选民给予特殊保护也是选举权平等性原则的表现。我国选举法规定:“每一选民在一次选举中只有一个投票权。”这表明了我国已经实行了一人一票的平等原则。 (2)理解选举权平等的相对性 由于我国地域广阔以及民族构成复杂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选举权的平等性具有相对性主要表现在: ①对少数民族给予特殊照顾。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汉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数的91.96%少数民族占总人口数的8.04%。如果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绝对按选举权平等原则分配名额那么很多少数民族很难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古有一席之地。所以国家在代表名额分配上对少数民族给予照顾。比如明确规定人口特少的民族在全国人大也至少应有一名全国人大代表。②军队代表情况特殊。我国军队代表不是按人口比例平等原则产生的。这种不平等是由军队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决定的。对于上述不平等现象的存在邓小平在1953年制定选举法时曾解释道:“在城市与农村间在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都作了不同比例的规定就某种方面来说。是不完全平等的但是只有这样规定才能真正反映我国的现实生活才能使我国各民族、各阶层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有与其地位相当的代表。” (3)修改后的《选举法》强调城乡平等、地区平等与民族平等 2010年选举法的修改实现了我国公民选举权的城乡平等促成宪法上平等原则的充分体现保障人人平等。不仅如此其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应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由根据人口数计算确定的名额数、相同的地区基本名额数和其他应选名额数构成人口数量特少的民族至少应有代表一人等从而进一步体现了地区平等和民族平等。
(1)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的内涵及表现选举权的平等性,是指在选举中,一切选民具有相同法律地位,其所投选票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一项选举原则。选举权的平等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除法律规定当选人应具备的条件外,选民平等地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②在一次选举中选民平等地拥有相同的投票权,一般表现为只有一个投票权。③每一代表所代表的选民数相同。④一切代表在代议机关中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选举权的平等性。⑤对在选举中处于弱势地位的选民给予特殊保护,也是选举权平等性原则的表现。我国选举法规定:“每一选民在一次选举中只有一个投票权。”这表明了我国已经实行了一人一票的平等原则。(2)理解选举权平等的相对性由于我国地域广阔以及民族构成复杂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选举权的平等性具有相对性,主要表现在:①对少数民族给予特殊照顾。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汉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数的91.96%,少数民族占总人口数的8.04%。如果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绝对按选举权平等原则分配名额,那么很多少数民族很难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古有一席之地。所以国家在代表名额分配上对少数民族给予照顾。比如明确规定,人口特少的民族在全国人大也至少应有一名全国人大代表。②军队代表情况特殊。我国军队代表不是按人口比例平等原则产生的。这种不平等是由军队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决定的。对于上述不平等现象的存在,邓小平在1953年制定选举法时曾解释道:“在城市与农村间,在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都作了不同比例的规定,就某种方面来说。是不完全平等的,但是,只有这样规定,才能真正反映我国的现实生活,才能使我国各民族、各阶层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有与其地位相当的代表。”(3)修改后的《选举法》强调城乡平等、地区平等与民族平等2010年选举法的修改实现了我国公民选举权的城乡平等,促成宪法上平等原则的充分体现,保障人人平等。不仅如此,其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应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由根据人口数计算确定的名额数、相同的地区基本名额数和其他应选名额数构成,人口数量特少的民族,至少应有代表一人等,从而进一步体现了地区平等和民族平等。

第8题:

根据现行宪法与选举法,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包括()。

A.选举的普遍性原则

B.选举的平等性原则

C.直接选举原则

D.无记名投票(秘密投票)原则


参考答案:A, B, D

第9题:

根据我国宪法和选举法的规定,下列关于我国选举制度基本原则的表达中错误的是:()

  • A、秘密投票的原则
  • B、选举权的平等性的原则
  • C、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
  • D、代表不受选民和原选举单位监督的原则

正确答案:D

第10题:

1953年《选举法》确认了哪些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

  • A、选举权的普遍性
  • B、选举权的平等性
  • C、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
  • D、无记名投票和举手表决并用
  • E、记名投票原则

正确答案:A,B,C,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