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文道观的主张,持“文道一体”的观点。

题目

()的文道观的主张,持“文道一体”的观点。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朱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北宋诗文革新的主张有

A、重道以充文

B、提倡文风平易

C、提倡诗风平淡

D、文必秦汉


参考答案:ABC

第2题:

简述朱熹的文道观。


正确答案: 朱熹的文学批评主要是继承并发展了北宋道学家的主张,表现了道学家和古文家文学思想斗争的继续发展。北宋初期,不少古文家、道学家对于文与道的关系的看法,基本上还是和韩柳一致的。自周敦颐倡“文以载道”之说,开始打破了文与道的平衡,体现了道学家重道轻文的倾向。他说:“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文辞艺也;道德实也。……不知务道德而第以文辞为能者,艺蔫而已。”(《通书•文辞》)于是程颐更进一步断言作文害道,作文是“玩物丧志”(《二程遗书》十八)。他把文与道看成互相对立、互相排斥的东西,真是道学家的偏见。朱熹的理学是继承二程的,他的文学观点基本上也和程熙相近。他对李汉“文者贯道之器”的说法表示异议,认为“文皆是从道中流出,岂有文反能贯道之理?文是文,道是道,文只如吃饭时下饭耳。
若以文贯道,却是把本为末,以末为本”(《朱子语类》一三九)。又《答徐载叔书》说:“所谕学者之害莫大于时文,此亦救弊之言。然论其极,则古文之与时文,其使学者弃本逐末,为害等尔”(《朱文公文集》五十六)。道是本,文是末,舍本逐末,或本末倒置,在他看来,不管什么文章都是有害的。这就和程颐作文害道的见解完全一致。但应该指出:理学家的所谓道与古文家的所谓道有所不同。古文家的道除了儒家一般的概念外,还包括较多的政治、历史内容;而理学家的道则几乎纯是道德心性的抽象概念。它和现实的距离更远了。不过朱熹虽然重道轻文,并不根本排斥文学,他只认为首先要明义理(道),义理既明,文章自然做得出色。
所以又说:道者文之根本,文者道之枝叶。惟其根本乎道,所以发之于文皆道也。三代圣贤文章皆从此心写出,文便是道。今东坡之言曰:“吾所谓文,必与道俱”,则是文自文而道自道;待作文时,旋去讨个“道”来,入放里面。

第3题:

欧阳修提出了“文与道俱”、“道胜文至”的主张,这与韩愈的主张是不同的。()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

第4题:

有人主张以白话文翻译经典,而有人主张以文言文翻译,该如何看待?


正确答案: 说话、写文章的目的是为了让人懂,弘法利生就是为了让大家都能明白,所以越通俗越好。
藏文没有古语和现代语的区别,宗喀巴大师写的东西,懂藏文的人看起来就是通俗易懂的普通话。可是,现在的经论翻译工作确实是大问题,一是翻译的东西太少;二是翻译的质量不好。而且,有些译者喜欢舞文弄墨,仍然搞成半文半白的东西。如果翻译出来的东西没人看得懂,那有什么用啊?能让大家看得懂而又翻译得很准确的经典实在是太少了。
国外有部分藏传佛教的资料,先是藏文翻译成英文,然后再转译成中文,非常好,很通俗。写书、翻译,首先应该考虑到对象能不能接受,而不是考虑炫耀自己的古文程度。所以,我在藏译汉的时候,就尽量不用过去古文的名相词汇,怕写上以后,又给大家设了一个“路障”。怎样不失原意而又表达恰当呢?这往往需要反复的琢磨。

第5题:

明代“前七子”的文学主张是()

  • A、文道合一
  • B、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 C、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 D、引古人之精神,以接后人之心目

正确答案:C

第6题:

谭嗣同热切响应梁启超的政治主张和文学主张,他的政论散文《仁学》也是非常典型的()。

  • A、骈体文
  • B、白话文
  • C、魏晋文
  • D、报章体

正确答案:C

第7题:

“学人之文”的观点有()

  • A、大力倡导经世致用之文
  • B、强调文章“须有益于天下”
  • C、主张文章应当言之有物
  • D、反对那些“徒欲激昂于篇章字句之间”

正确答案:A,B,C,D

第8题:

韩愈、孟郊明确提出“文以明道”的主张,“明道”是为文的目的,“为文”只是明道的手段。()


标准答案:错

第9题:

中国历史上的道艺论所主张的艺术观念是()

  • A、艺术为道之本
  • B、艺术为道之文
  • C、艺术为道之根
  • D、艺术为道之心

正确答案:B

第10题:

什么叫持文不持义?什么叫持义不持文?哪些情况属于持文不持义?哪些情况属于持义不持文?你是否有这些过患?


正确答案: 过于耽著文字、对字句太重视,而放弃甚深的意义,就叫持文不持义。
有些人只重意义而不重词句,认为文字结构只是泛泛空谈、没有加持,一切境界是通过意义证悟的,进而轻视词句、偏重甚深的意义,这就叫持义不持文。
追求华丽的词藻、隽永的文句,平时看一个文章或读一部经论,首先看里面的文笔好不好,文字搭配得如何。假如文笔不妙、用词不恰当,就把法本扔到一旁,理都懒得理。这样的毛病,喜好诗学和词藻学的文人容易犯,爱钻研因明的人也容易犯。包括现在有些佛教徒,天天念《金刚经》等经典、持阿弥陀佛等佛号,很注重念了多少遍,虽然这也有功德,但若意义一点都不懂,一说到理解意义,就搪塞道:“我是凡夫人,这种境界太远了。”这往往会陷入“持文不持义”的状态。
有些道场,对闻思不太强调,对背诵经论也不太赞叹。还有禅宗道场,成天把“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挂在嘴上,认为不立文字就是最高境界,这些都有可能会落入“持义不持文”。
观察自己,虽然非常重视意义,但平时也有耽著优美文句的习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