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氓》中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技巧。

题目

简析《氓》中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技巧。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氓》是一首叙事诗,但带有极浓厚的抒情色彩。它不仅在事件叙述时以感情起伏为依据,而且情感推动着事件的发展,触及着人物的内心,从心灵深处表现人物的思想。全诗将叙事和抒情有机结合,更加动人心魄。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析《儒林外史》的叙事艺术。


正确答案: (1)长篇结构的新形式:《儒林外史》采取了编年和纪传相结合的方法,以时间为序,写出了一代二三十个人物的行状,创造了一种长篇小说的独特结构。
(2)题材:中国古代长篇小说多以传奇故事为题材,可以说都是“传奇型”的。《儒林外史》描绘当时随处可见的日常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以平凡人为主角,描写世俗生活。
(3)情节:《儒林外史》摆脱了传统小说的传奇性,淡化故事情节。尊重客观再现,用寻常细事,通过精细的白描来再现生活,塑造人物。
(4)人物性格:
①通过平凡的生活写出平凡人的真实性格。
②人物性格也摆脱了类型化,而有丰富的个性。
③作者不但写出了人物性格的丰富性,而且写出了人物内心世界的复杂性
(5)景物描写:运用口语化的散文,对客观景物作精细的、不落俗套的描写,富有艺术美。
(6)叙事角度:采用了第三人称隐身人的客观观察的叙事方式,由人物形象自己呈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和体味人物形象的内涵。
(7)讽刺艺术:《儒林外史》将讽刺艺术发展到新的境界,“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戚而能谐,婉而能讽”,“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运用古文的“春秋笔法”,通过精细的白描,写出人事的矛盾,不和谐,显示出其蕴含的美刺意义。
(8)美学风格:《儒林外史》悲喜交融,真实地展现出戚谐组合、悲喜交织的二重结构。

第2题:

简析叙事、对话、白描等艺术手法在《十五从军征》中的运用。


正确答案: 《十五从军征》的艺术特色表现在:
(1)叙事简洁,高度概括。从十五岁从军到80岁始归,一个不到服役年龄的少年,经过65年的磨难,葬送了整个青春和全部壮年。读者面前这个风烛残年的老兵,是一位出生入死的幸存者,饱经苦楚的侥幸生还人。开头的十个字,写出了主人公一生的命运,其中含着无尽的苦难和郁结多年的不平。
(2)对话含蓄而意味深长。从家中人口到荒冢累累,在急切探询的语气中,有对家乡的深切眷恋,对亲人的刻骨思念。含蓄的答语,预示着有幸生还的老兵,在他日思夜想的乡土上,得到的将是人间最大的不幸!其中含着多少难诉的悲伤。
(3)朴素的白描。狗洞中的兔子,梁上的野鸡,庭中的野谷。井上的冬葵,表明了家园多少年的沉寂荒凉!
(4)无言的动作,深含着无穷悲愤。老兵草率备饭,却举目无亲,四顾茫茫,不禁泪落沾衣。这个悲惨的画面是封建兵役造成的千古遗恨的深刻历史写照。诗的结尾状不尽之情于言外、事外、物外。于简洁朴素中含着无限的凄怆和悲凉,其高妙处,已达艺术之绝境。

第3题:

简述《氓》中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技巧。
《氓》是一首叙事诗,但带有极浓厚的抒情色彩。它不仅在事件叙述时以感情起伏为依据,而且情感推动着事件的发展,触及着人物的内心,从心灵深处表现人物的思想。全诗将叙事与私情相结合,更加动人心魄。

第4题:

简析《氓》中女主人公形象


正确答案: 《氓》中女主人公形象:
(1)忠于爱情,渴望拥有美满的婚姻和家庭。如作品中“送子涉淇,至于顿丘”,“既见复关,载笑载言”,“不见复关,涕泣涟涟”等;
(2)勤劳善良,任劳任怨,愿意以自己的付出来维持家庭。如作品中讲到“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夙兴夜寐,靡有朝矣”等都是言此。
(3)在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时,敢于反抗,没有哀求,体现了坚强的一面。对男子的负心,她予以谴责,“言既遂也,至于暴矣”;自己被休弃回家,说出了“亦已焉哉”,果断决绝。

第5题:

谈谈《哭小弟》中抒情与叙事、写人相结合的艺术特色。


正确答案: 作者将抒情与叙事、写人相结合,用真挚缠绵、哀婉动人的笔触,通过日常生活和工作的细致描述,使读者了解了小弟的为人,了解了这位“好党员”、“好干部”“丹心一片向将来”的优秀事迹,从而痛感他的早逝确是壮志未酬,千古遗恨,于国于家,都是一大损失。

第6题:

简析《诗经》抒情与写实相统一的特点。


正确答案: 《诗经》305篇,基本是抒情诗和叙事诗,而以抒情诗占多数,真实率直的抒情,和情感化的叙事,是《诗经》在艺术表现上的一个重要特点。
1)所抒发的情感是真实的。比如社会政治诗,作者往往是从自己的视角出发,去感受生活、表达爱憎。
2)抒发情感的方式是坦率的。表达相思,就直说“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关雎》)。抒发男女爱情坦言以陈,毫无掩饰。表达社会政治情感的诗作也是如此,如《秦风·黄鸟》抒发民众对秦穆公殉葬车氏三子的愤慨,反复咏唱:“彼苍者天!歼我良人”。
3)叙事性的诗作中也饱含感情。如《七月》叙述农夫一年四季辛勤繁忙的劳作,内里却涌动着一股浓郁的不平之气。

第7题:

简析《春风沉醉的晚上》的抒情特色。


正确答案: 《春风沉醉的晚上》与郁达夫早期的其他小说相比,明显增强了现实主义的思想内容,也增强了对社会现实的写实力度,但它依然保持了郁达大小说所特有的浓郁的浪漫主义抒情特色。作品的视角突出了抒情主人公“我”的主观感受,以“我”的眼光、感觉来表现社会的严酷和人情的冷暖,通过“我”的对比来刻画烟厂女工陈二妹的形象,而“我”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作者自身的投影,因此整个作品在写实的同时伴随着作者主观感情的抒发。作品在艺术结构上虽然趋于完整,但仍然起伏看作者情绪的强烈波动,作品中穿插了许多情绪性的议论,大大加强了作品的抒情气氛。作品情感浓重的话语词汇,在表现人物生活遭际和内心世界的过程中起到了有力的感染作用

第8题:

简析《离骚》的抒情技巧与浪漫主义手法。
屈原在《离骚》中借助于神话传说和宇宙间奇丽景象来抒发他的悲愤情感。他在现实中失望了,就幻想到神界去漫游。但是,幻想总不能消除他在现实中的愤懑,因此诗中写到十分绚烂之处时,紧接着秒描写他失望的心情。《离骚》就是用反复曲折、抑扬顿挫的手法错综复杂地抒发了诗人满腔悲愤的心情。同时在艺术表现上极富浪漫主义手法。

第9题:

简析《氓》中女主人公三次涉淇水的作用


正确答案: (1)淇水是弃妇命运的线索和见证;
(2)第一次涉淇水,是恋爱时期,女主人公对爱情忠贞并充满期望;第二次涉淇水,则是婚后遭到虐待,女主人公开始对婚姻生活感到失望;第三次涉淇水,则是女主人公被丈夫抛弃,女主人与丈夫断绝关
系。
(3)女主人公的命运的三次变化,通过三涉淇水来表现,艺术构思是十分紧凑的。

第10题:

简析《雨巷》与西方象征主义抒情手法。


正确答案: 《雨巷》主要是受法国象征派的中坚人物魏尔伦的影响,魏尔伦在其《诗的艺术》等作品中指出,诗如果没有“出神入化的变幻”,那么“呆板的完整只会叫人难堪”,因而他提倡“模糊与精确的紧密结合”,同时他还强调诗作的音乐性:“万般事务中,音乐位居第一”。《雨巷》的格调空朦凄迷冷清。狭长阴湿的小巷,霏霏的淫雨,带着哀愁的姑娘,独行的“我”,共同构成了一副极富象征意味的图画,这副色调阴冷的画面也许就是那时的时代氛围的象征或者是诗人那孤寂,彷徨的心境的写照和外化,——“结着仇怨的”,“象丁香一样的”的姑娘是诗人心中的愁苦,哀怨和理想的化身,而姑娘的由远及近,最终飘然而逝,这不仅强化了氛围的凄迷和诗人理想的缥缈,而且还体现了魏尔伦的“精确与模糊的紧密结合”的意象建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