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后期是杂剧创作的巩固时期,这时期的剧作家可分三类, 一类以写

题目

明后期是杂剧创作的巩固时期,这时期的剧作家可分三类, 一类以写()为主,有徐复祚、陈与郊、沈珊等, 第二类以写()为主。有王衡、沈自征、孟称舜等, 第三类则兼写()。有叶宪祖、王骥德、吕天成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生活在元杂剧创作最为兴盛的时期,号东篱,作品多写神仙道化内容的是()。

A关汉卿

B唯景臣

C马致远

D张可久


C

第2题:

新时期散文创作领域以写西藏之旅长篇散文著称的作者是()。


正确答案:马丽华

第3题:

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最终确立、巩固阶段是()

A、汉朝

B、秦朝

C、隋唐时期

D、元、明、清时期


参考答案:D

第4题:

吴梅是后期一位很有代表性的剧作家。他一生致力戏曲的创作,研究和教学工作。吴梅精通曲律,在青壮年时代就怀着满腔爱国热情。创作了()等传奇杂剧十余种。


正确答案:《风洞山》、《轩亭秋》

第5题:

《罗生门》是黑泽明电影创作第一时期和第二时期的分水岭。


正确答案:正确

第6题:

简述不同时期明杂剧创作的特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更生期(明初至嘉靖):这一时期的杂剧创作可分两个阶段,
一是明开国至成化年间,特点是:
1)有名氏作家很少;
2)杂剧创作与宫廷、藩府联系紧密;
3)剧本内容上继承元杂剧后期的说教特色,同时增加了娱乐内容;
4)语言表现出华丽雅致的倾向;
5)剧本体制上,受南戏影响而有所突破。
二是弘治到嘉靖年间。特点是:
1)内容上,用杂剧来表现个人的胸怀抱负、抒发自己的抑郁牢骚;
2)形式上比较随意。
(2)繁荣期(隆庆以后):特点:
1)形式上,折数不定,用曲自由,主唱者不限于一人;
2)内容上,多写文人乐道的雅事趣闻;
3)人物形象,多为陶渊明、苏轼、杨慎、唐寅等文人。

第7题:

明中期杂剧处于转变时期。()有杂剧《中山狼》。


正确答案:康海

第8题:

元代后期杂剧作家中创作成就最高的是()

A.乔吉
B.郑光祖
C.钟嗣成
D.宫天挺

答案:B
解析:

第9题:

元代杂剧家马致远以白居易的《琵琶行》为蓝本,创作了一部杂剧。写的是白居易和歌女裴兴奴的故事。请问是哪部杂剧?


正确答案:元代杂剧家马致远以白居易的《琵琶行》为蓝本,创作了《青衫泪》。

第10题:

明代后期杂剧,()以写北杂剧为主,作有《桃花人面》等,编选元明杂剧《古今名剧选》。叶宪祖兼写南北曲杂剧,作品有《骂座记》、《四艳记》等。


正确答案:孟称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