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说到,“《孝经》者,孔子为曾子陈孝道也”,认为《孝经》的作者是孔子。
第1题:
请说出二十四经中的《孝经》是谁著的?()
第2题:
孔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此之谓也。”这一文本出自哪一部文献?()
第3题:
我们知道中国文化经常讲孝道,尤其儒家更讲孝道,我们要研究孝道,就必须看孔子思想系统下的《孝经》。《孝经》中说什么样子才是孝呢?不单是对父母要孝,还要扩而充之大孝于天下,爱天下人,谓之大孝。为政的人以孝子之心来为政,和我们所讲的公务员是人民公仆的道理是一样的。所以后来发展下去,形成唐宋以后的论调: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一个人若能爱父母、爱家庭、爱社会,也一定是忠臣。作者认为要研究“孝道”,就必须读《孝经》,理由是( )。
A.“孝道”是儒家的观点,而《孝经》是儒家经典
B.“孝道”是儒家的观点,而孔子是《孝经》的编篡
C.《孝经》对儒家“孝道”的含义作了明确的阐释
D.《孝经》指出了“忠臣”和“孝子”之间的因果关系
第4题:
曾子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在儒家文化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他修齐治平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孝道为先的优良品质影响了中国两千前多年,他的著作是()
第5题:
《孝经》主要阐述孝道观念,其中讲述了天子、()这几种不同等级的孝道是如何体现的。
第6题:
对曾子避席的故事叙述准确的是()
第7题:
曾子,又叫曾参(前505~前436),字子舆。春秋末思想家。鲁国南武城(今平邑县魏庄乡南武城)人,系孔子弟子“四圣”之一。曾子有著作()等
第8题:
A、《大学》
B、《孝经》
C、《中庸》
D、《道德经》
第9题:
《孝经》中孔子认为让百姓懂得道义,明智的领导者应该做到:()
第10题:
佛教在传播过程中为适应中国孝道找出来的经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