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白居易《长恨歌》主题的复杂性。

题目

试述白居易《长恨歌》主题的复杂性。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元结的《连昌宫词》可与白居易的《长恨歌》媲美。


参考答案:错

第2题:

白居易《长恨歌》中的写爱情的千古名句是()。


正确答案: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第3题:

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是讽刺统治者的荒淫误国。(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正确

第4题:

白居易《长恨歌》的艺术特色。


正确答案: 《长恨歌》的艺术特色,首先是叙事、写景与强烈的抒情相结合,在叙事中抒情。这是一首叙事诗,故事完整,情节曲折,详略适宜。在叙事过程中,不但有景物描写的穿插,而且采用了回环往复的抒情手法,处处融入强烈的感情色彩。如前半部分写李杨的荒淫误国时明显的批评色彩,后半部分唐明皇对杨贵妃的刻骨思念,杨贵妃对唐玄宗的一往情深,都极具抒情性。其次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诗里所写的帝、妃都是历史上的人物,既源于历史,又根据当时的民间传说,进行艺术创造。前半写实,后半运用浪漫主义想象。明皇“归来池苑皆依旧”的一段传神描写,和后面的仙山一节,是非常出色的想象和虚构。但是,诗中的想象仍有现实主义的精确描写,具有很高的艺术真实性。其三是诗中所刻画的人物形象鲜明而生动。此诗刻画人物,主要是通过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来实现。如写明皇“泪垂”时面对眼前的“物是人非”:“芙蓉如面”“柳如眉”和梨园弟子、椒房阿蓝等,无不引起主人公的思念之情。同样,写杨贵妃在会见方士时的一系列动作细节,也是揭示其内心世界的生动描写。最后是语言精美,声调流畅。这是一首七言歌行体的诗歌,但也有相当程度的律化,有大量的对偶或合律的句子。本诗的押运多变化,或连句押韵,或隔句押韵,或平声,或仄声,换韵灵活,而又音韵和谐、优美。

第5题:

分析白居易《长恨歌》的艺术特色。


正确答案: (1)结构完整,情节曲折。本诗是一首抒情性很强的长篇叙事诗,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安史之乱”前后的爱情悲剧。前半部分主要记叙唐玄宗重色贪欢、荒政致乱,导致马嵬死别;后半部分主要记叙帝、妃生死不渝的爱情。全诗以李、杨的离合悲欢为线索,完整地叙述了他们从相见、欢爱到死别、招魂的过程;变生不测,乐极哀来,故事情节大起大落,有曲折,有波澜,引人入胜。
(2)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本诗前半部分写宫廷生活,是写实;后半部分重点写杨贵妃死后的“仙家”生活,运用了幻想手法,是故事更加回环曲折,并使这部现实主义的作品,带有浪漫主义的色彩。
(3)叙事、写景、抒情溶为一体。在情节的发展中,作者将叙事、抒情、写景和谐地结合在一起,既有生动完整的故事性,又有哀婉浓烈的抒情性。诗中多处景物描写,都恰到好处地起到了烘托人物心情和渲染环境气氛的作用。诗中叙事与抒情的结合,叙事中带有抒情色彩,使读者在了解事件经过的同时,也了解到人物的内心。
(4)人物形象鲜明。诗中刻画了李、杨的鲜明形象。写杨贵妃的美,既写了她如花的容貌,又写了他凝脂般的肌肤;既有“一笑”时的风姿,又有含泪时的仪态。尤其是后半部分,集中刻画了她失去爱情后的苦闷心情。她恪守诺言,忠于爱情,对唐玄宗有深厚的思念。对唐玄宗,则着力刻画他在不同环境中的不同感情。从对杨贵妃的迷恋到对她的思念,都描写得生动细致。杨妃貌美,以美邀宠;唐皇重色,因色倾国;以及他们感情坚定,冲破仙凡隔阻争取相见的精神,都很突出。形象鲜明,栩栩如生。
(5)语言优美流畅。本诗语言优美,音节和谐,具有流畅婉转的韵律。诗中既有新颖的比喻,又有工整的对仗,还使用了许多顶针连环句,更好地表现了缠绵悱恻的感情,给人以荡气回肠、连绵不断的感受。

第6题:

汪莘的诗《黄山高》是模仿()。

  • A、李白《将进酒》
  • B、李白《蜀道难》
  • C、白居易《长恨歌》
  • D、白居易《琵琶行》

正确答案:B

第7题:

《长恨歌》不是()的作品。

  • A、李白
  • B、白居易
  • C、李贺
  • D、李清照

正确答案:A,C,D

第8题:

代表白居易最高成就的诗歌是().

A、《长恨歌》

B、《琵琶行》

C、《秦中吟》

D、《新乐府》

E、《长恨歌传》


参考答案:AB

第9题:

如何理解《长恨歌》的主题?


正确答案:《长恨歌》主要根据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故事传说,白居易的本意是要“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所以,诗的前一部分对君主的耽色误国和贵妃的专宠有所讽刺。但是,一方面由于作者对明皇的看法存在着矛盾,毕竟这个历史人物既是安史之乱的制造者又是“五十年太平天子”和悲剧的承担者,所以在描述杨、李爱情悲剧本身时,又抱着同情态度,用了许多动人的情节和语言把这场悲剧写得缠绵悱恻,使得诗歌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历史原貌,成为一篇以咏叹李、杨爱情为主,充满感伤情调的“风情”诗了。这就出现了双重主题彼此纠缠的现象。既有讽刺,又有同情。诗的客观效果是同情远远地超过了讽刺。因而《长恨歌》留给读者的,主要不是对唐明皇和杨贵妃荒淫误国的批判,而是对刻骨铭心的爱情的深深感动。

第10题:

《长恨歌》的作者是()。

  • A、李白
  • B、杜甫
  • C、白居易
  • D、柳宗元

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