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唐诗发展的分期及其特点。

题目

简述唐诗发展的分期及其特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孔雀帝国奴隶制的发展及其特点。


答案:
解析:
孔雀帝国时代是印度奴隶制的全盛时期。当时奴隶制的特点是:家庭奴隶占很大比重,他们从事酿酒、做饭、推磨、捣米、脱稻米壳、看守仓库和向田间送饭;奴隶所受的待遇比希腊、罗马奴隶所受的待遇要好一些,主人对奴隶比较温和;奴隶制的发展受种姓制度的影响和制约。

第2题:

简述汉语修辞学的分期及其特点。


正确答案: 据袁晖、宗廷虎主编《汉语修辞学史》的观点以20世纪为分水岭,分为古代和现代汉语修辞学。古代汉语修辞学内容丰富,但分散于经解、文论等论著中,未形成独立学科,缺少整体性、系统性。现代汉语修辞学吸收西方修辞学理论又基础传统修辞学的基础,具有科学性、体系性、系统性特点。

第3题:

简述Internet的发展阶段及其各阶段的特点。


参考答案:Internet的发展阶段及其各阶段的特点:(1)试验研究网络。初期ARPANET各结点之间的连接只能使用56kbps的专线,但是网络的扩展是相当惊人的。(2)学术性网络。NSFNET的形成和发展,使它成为Internet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3)商业化网络。Internet从研究试验阶段发展到用于教育、科研的学术性阶段,进而发展到商业化阶段,这一历程充分体现了Internet发展迅速,以及技术和应用的日益成熟。

第4题:

简述莎士比亚的创作分期及其特点。


正确答案: 莎士比亚共创作了37部剧本、两首长诗、154首十四行诗。根据他的作品思想和艺术上的发展情况,一般把他的创作分为3个时期。第一时期(1590—1600)一般称为历史剧、喜剧时期;第二时期(1601—1607)是莎士比亚创作的全盛时期。这时期的创作以悲剧为主,一般称为悲剧时期;第三时期(1608—1613)是莎士比亚创作的晚期,一般称为传奇剧时期,共写出《暴风雨》等传奇剧4部和《亨利八世》历史剧1部。

第5题:

简述清代朴学发展的原因及其特点。


正确答案: (1)原因:宋明以来,程朱理学一直被视为正统儒学,具有无上的权威性。清儒有感于空谈误国,一反宋明以来空谈心性的不良学风。在反对宋学空疏的过程中,清儒对汉学青眼有加,于是导致了朴学的发达。
(2)特点:朴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两派。吴派以惠栋为代表,皖派以戴震为代表,但两派都能从小学(音韵、文字、训诂)入手,了解和判断经议,功底深厚,学风扎实,全面清理了中国历史文化,成就卓著,对中国文化起巨大的作用。只是,这种学问的“实”,最终落到文字训诂上,走的仍然是“皓首穷经”的老路,于国计民生相悖离,也无益于人文精神的发扬,却不能不说是其缺陷。

第6题:

明人()的《唐诗品汇》,是古代有关唐诗分期的重要著作。


正确答案:高棅

第7题:

简述唐诗歌发展的概况?


正确答案: 712—756年间,唐诗在这一时期达到了巅峰。盛唐诗歌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感情饱满,基调高亢,“文质取半,风骚两挟”,形式完美,体裁皆备,风格明朗,技巧景春,语言清丽,音律和谐;诗歌中洋溢着一种昂扬进取、积极振奋的时代气息,回荡着热烈奔放、乐观欢快的青春旋律,人称之为“盛唐气象”。
727年为一个分界线,这一时期是唐代诗人群体完成新旧交替的关键时期。以创作格律诗见长的沈全期和宋之问等人相继过世,张九龄、孟浩然、王昌龄等以山水田园式或边塞诗为主的诗人已经成熟,王维、李白等更为优秀的后继者已步入诗坛。从此,盛唐诗风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山水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代表人物有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王之涣、王昌龄等。但最能代表盛唐气象的还当推李白。李白的诗歌风格是豪放飘逸与清新自然兼而有之,各臻化境。杜甫称赞“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李白可称之为“千古诗人之冠”。

第8题:

简述发热的临床分期及其热代谢的特点


参考答案:发热的临床分期及其热代谢特点:(1)体温上升期:产热大于散热。(2)高热持续期(高峰期) :产热和散热在高水平 上平衡。(3)体温下降期(过热期) :散热大于产热。

第9题:

简述跨国银行发展的不同阶段及其特点。


正确答案: 1)逐渐形成时期(12世纪-20世纪初),从外部看,跨国银行国际业务量提升开始;从内部看,开始开展批发业务以及银行投资业务,跨国银行主要分布在资本主义国家。2)迅速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20世纪80年代),投资规模扩大,势力格局有较大变化。3)调整重组阶段(20世纪90年代-20世纪90年代中期),跨国银行兼并活动频繁,着力于内部机构的调整与改善。4)创新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国际银行的重组并购愈演愈烈,跨国银行向全能化发展,电子化推动跨国银行的创新,跨国银行加强本土化经营策略。

第10题:

试论陈子昂诗歌的风骨兴寄及其对唐诗发展的贡献。


正确答案: 初唐诗人,对唐诗的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他的诗歌创作表现有明显的复古倾向,主张恢复古诗比兴言志的风雅传统。
一.提倡风骨和兴寄,对于当时诗风的变革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他将汉魏风骨与风雅兴寄联系起来,反对没有风骨、兴寄的作品。
二.提出诗美理想。即创造了一种将壮大昂扬的情思与声律和词的采美相结合的健康文学。
三.陈子昂的诗歌创作和理论主张影响了唐代,他提倡的风骨兴寄和诗美理想对于躺市的变革具有关键性的意义。这被后来唐代文学的进一步发展和盛唐诗歌的繁荣所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