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效价?试简述噬菌体效价的双层平板法。

题目

什么是效价?试简述噬菌体效价的双层平板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对伤寒诊断有意义的肥达反应结果是()

  • A、O效价>1:80、H效价>1:160
  • B、O效价>1:160、H效价>1:160
  • C、O效价>1:80
  • D、O效价>1:160、H效价>1:80
  • E、H效价>1:160

正确答案:A

第2题:

噬菌体的检查根据什么原理?试述单层琼脂平板法检查噬菌体和双层琼脂平板法测定噬菌体效价的方法及操作过程。


正确答案: 噬菌体侵染敏感寄主细胞后,释放出子代噬菌体,通过琼脂再扩散到周围的细胞中,继续侵染引起更多细胞裂解,从而在平板上形成一个个肉眼可见的透亮无菌近圆形的空斑,称为噬菌斑,它是噬菌体存在的一种特性标志,由此检出噬菌体的存在。单层琼脂法将指示菌液和经适当稀释的噬检液与单层培养基一起倾注平板。充分混匀并凝固后,置适温下培养约12h,观察计数。此法较简便,可用于噬菌体的效价测定。但若培养基较厚易产生上下噬菌斑重叠现象,影响计数的准确性。双层琼脂法一般采用的效价测定方法。双层琼脂法是先用含2%琼脂的固体培养基倾注底层平板,再在其上倾注一薄层半固体上层培养基,上层培养基事先已与对数期指示菌液和噬检液混合均匀。经适温培养后,便可观察计数。此法的优点是所形成的全部噬菌斑基本处于同一平面上,因而各斑大小均匀,边缘清晰易见,不发生上下噬菌斑重叠现象。此外,因上层半固体培养基较稀,使形成的噬菌斑较大,也有利于计数。因此,该法是一种被普遍采用并能精确测定效价的方法。

第3题:

对伤寒诊断有参考意义的肥达反应抗体效价是

A、O效价>1~80,H效价>1~160

B、O效价>1~16,H效价>1~160

C、O效价>1~80,H效价>1~80

D、O效价>1~16,H效价>1~80

E、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A

第4题:

什么是效价?其测定方法有哪些?简述测定噬菌体效价的间接方法。


正确答案:效价:每毫升试样中所含有的具侵染性的噬菌体粒子数。测定方法:直接法,电镜直接计数法;间接法,双层平板法。间接方法(双层平板法):先在培养皿中倒入底层固体培养基,凝固后再倒入含有宿主细菌和一定稀释度噬菌体的半固体培养基。培养一段时间后,计算噬菌斑的数量。

第5题:

噬菌体效价精确测定最常用方法为()。

  • A、斑点试验法
  • B、单层平板法
  • C、双层平板法
  • D、平板涂布法

正确答案:C

第6题:

噬菌体效价?如何测定噬菌体的效价?


正确答案: 噬菌体效价表示每毫升试样中所含有的具侵染性的噬菌体粒子数,又称噬菌斑形成单位(pfu)或感染中心。
测定方法:双层平板法、电镜直接记数法。用双层平板法测出的效价比用电镜直接记数得到的效价低。前者是计有感染力的噬菌体粒子,后者是计噬菌体的总数。

第7题:

什么是效价?简述测定噬菌体效价的双层平板法。


正确答案: 效价表示每毫升试样中所含有的具有侵染性的噬菌体粒子数。双层平板法主要步骤:预先分别配制含2%和1%琼脂的底层培养基和上层培养基。先用底层培养基在培养皿上浇一层平板,待凝固后,再把预先融化并冷却到45℃以下,加有较浓的敏感宿主和一定体积待测噬菌体样品上层培养基,在试管中摇匀后,立即倒在底层培养基上铺平待凝,然后在37℃下保温。一般经10余h后即可对噬菌斑计数。

第8题:

卫生部对抗-A、抗-B血清定型试剂质量标准要求是()。

  • A、抗-A效价≥256;抗-B效价≥256
  • B、抗-A效价≥256;抗-B效价≥128
  • C、抗-A效价≥128;抗-B效价≥128
  • D、抗-A效价≥128;抗-B效价≥64
  • E、抗-A效价≥64;抗-B效价≥64

正确答案:C

第9题:

什么是噬菌体效价?常用的测定方法是什么?其优点如何?


正确答案: 噬菌体效价——指每毫升试样中所含有的具侵染力的噬菌体粒子数。
测定方法——双层平板法 优点——弥补了底面不平的缺陷;使噬菌斑处于同一平面;上层较稀的琼脂使噬菌斑较大,较易计数。

第10题:

单选题
卫生部对抗-A、抗-B血清定型试剂质量标准要求是(  )。
A

抗-A效价≥128;抗-B效价≥64

B

抗-A效价≥256;抗-B效价≥256

C

抗-A效价≥128;抗-B效价≥128

D

抗-A效价≥256;抗-B效价≥128

E

抗-A效价≥64;抗-B效价≥64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