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尿素的氨化作用

题目

简述尿素的氨化作用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土壤氮素循环的主要过程包括( )

A、硝化作用、氧化作用、反硝化作用

B、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

C、氨化作用、硝化作用、腐殖化作用

D、硝化作用、微生物作用、腐殖化作用

E、氧化作用、微生物作用、腐殖化作用


参考答案:B

第2题:

氨化稻草的重要作用有哪些?


正确答案:改变粗纤维结构,提高反刍动物饲料利用率;软化稻草,便于采食;增加非蛋白氮含量。

第3题:

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氨化物()

A、尿素

B、血粉

C、硫酸铵

D、游离氨基酸


本题答案:B

第4题:

使用尿素制作氨化饲料时,尿素用量一般为秸秆重量的(),水用量一般为秸秆重量的()。


正确答案:3-5%;40%

第5题:

简述尿素在印花中的作用。


正确答案:它的作用包括溶解染料、溶胀纤维。

第6题:

氨化作用的主要产物是( )。

A.尿素
B.氨基酸
C.蛋白质
D.氨

答案:D
解析:
氨化作用指有机氮在氨化细菌作用下变为铵态氮的过程。

第7题:

含氮有机物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成氨或氨盐的过程被称为:()

  • A、硝化作用
  • B、反硝化作用
  • C、氨化作用
  • D、反氨化作用
  • E、氮化作用

正确答案:C

第8题:

使用尿累制作氨化饲料时.尿素用童一般为枯杆重量的___________%

水用量一般为秸秆重量的___________%。


参考答案3-5 40

第9题:

在浅的富营养型湖,氨化作用主要在水底淤泥层进行


正确答案:错误

第10题:

简述秸秆饲料氨化加工技术。


正确答案: 秸秆饲料加工中最为实用的化学处理方法是氨化。氨化秸秆饲料常用堆垛法和氨化炉法制取。堆垛法是先将秸秆切成2~3厘米长,秸秆含水量调整在30%左右,分层压实,用塑料薄膜将秸秆垛封严,用氨枪向垛内注液氨。在25~30℃下经7天即可开封,使氨气挥发净后饲喂。氨化炉法是将秸秆装人密封容器(炉体)再注人氨化剂,加温到80~90℃后停止加温,焖炉4~5小时,经22~24小时,秸秆就氨化成熟。其优点是不受气温影响,做到有计划的全年生产。经氨化处理的玉米秸秆可提高粗纤维的消化率,增加饲料中的粗蛋白,且含有大量的胺盐,胺盐是牛、羊等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的良好营养源。氨本身又是一种碱化剂,可以提高粗纤维的利用率,增加粗纤维秸秆中的氮素。氨化剂主要有液氨、尿素、碳铵的水溶液和氨水四种,以液氨与尿素氨化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