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科学家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合成了多种氨基酸为哪一个生物进化的学说提供证据。()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有的科学家推测:地球生命之源可能来自40亿年前坠入地球海洋的一颗或数颗彗星。当时,地球大气密度很高,减慢了彗星下坠的速度,使彗核表面的温度不会过高,从而保护了彗核表面的类生命物质。当彗核坠入海洋后,它们得到了再发展的条件,便形成了更为复杂的系统(通常由上百个分子组成)。该系统只让氧气、水等小分子进出,而氨基酸等则不能进出,久而久之这种有序状态促成了该系统能自我复制,进而导致了生命的诞生。
下列四项中,不属于“再发展条件”的一项是( )。
A. 彗核表面的类生命物质发展为上百个分子组成的复杂的系统
B. 彗核坠入海洋后,变成了促使原始生命产生并发展的条件
C. 彗核表面的类生命物质,逐渐形成了以氨基酸为核心的有序结构
D. 多分子组成的类生命物质的复杂系统终于能够自我复制
第4题:
生物化学家()模拟原始大气的成份,把甲烷、氨、水蒸汽、氢气的混合体装在封闭系统内,合成出了有机分子氨基酸。
第5题:
1953年,美国生物学家斯坦利·米勒设计了一套玻璃仪器装置来模拟原始大气产生有机物,装置内原有的气体不包括()
第6题:
第7题:
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有() ①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②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平均气温为15℃,有利于生命过程的发生和发展 ③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其引力可以使大量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并形成了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④在地球形成过程中,结晶水汽化转化为液态水,形成了原始的海洋,为单细胞生命的出现提供了条件
第8题:
第9题:
35亿前,地球大气层中水蒸气和火山爆发产生的水蒸气冷凝后以降水的形式落到地面,形成了()。
第10题:
著名的米勒实验证明了:在原始地球的环境下,合成()是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