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42岁。右上腹持续性疼痛2周,伴弛张热,体温最高至4

题目

患者,女性,42岁。右上腹持续性疼痛2周,伴弛张热,体温最高至40℃。体格检查中临床意义最小的体征是()。

  • A、肝脏上界升高
  • B、右季肋部反跳痛
  • C、肝区叩击痛
  • D、右上腹压痛和轻度肌紧张
  • E、右季肋部皮肤凹陷性水肿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女性,26岁,发热7天,每日体温波动在37.8℃-40℃,其体温热型为A.波状热B.弛张热SXB

患者,女性,26岁,发热7天,每日体温波动在37.8℃-40℃,其体温热型为

A.波状热

B.弛张热

C.间歇热

D.回归热

E.稽留热


正确答案:B

第2题:

女性患者,32岁,畏寒、发热8d,每天体温最高达40℃,最低体温是37.6℃,试问该热型属于下列哪一种

A.稽留热

B.弛张热

C.波状热

D.间歇热

E.不规则热


正确答案:B

第3题:

(60~62题共用题干) 患者,女性,42岁。右上腹持续性疼痛2周,伴弛张热,体温最高至40℃。 体格检查中临床意义最小的体征是

A.肝脏上界升高

B.右季肋部反跳痛

C.肝区叩击痛

D.右上腹压痛和轻度肌紧张

E.右季肋部皮肤凹陷性水肿


正确答案:E
肝脓肿刺激腹壁可致表面皮肤凹陷性水肿。

第4题:

患者,女性,59岁。持续高热3天,每隔4小时测一次体温,都在39.1℃以上,最高达40℃,经检查诊断为“伤寒”。

该患者的热型属于
A.弛张热
B.稽留热
C.间歇热
D.不规则热
E.波浪热

答案:B
解析:
体温,都在39.1℃以上,最高达40℃,该热型属于稽留热;寒战会使机体产热增多。

第5题:

女性患者,54岁。进食油腻后出现上腹疼痛,为持续性剧痛,伴恶心、呕吐。查体:体温37.8℃,腹软,右上腹压痛。该患者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阑尾炎

B、急性胆囊炎

C、急性心肌梗死

D、急性胃肠炎

E、急性胰腺炎


参考答案:B

第6题:

患者,女性,28岁,发热1周,每天午后开始发热,最高体温达39.6℃,次日晨可降至37.7℃。该患者的热型是

A.稽留热

B.间歇热

C.弛张热

D.回归热

E.不规则热


正确答案:C
稽留热特点:体温升高达39℃以上而且24小时相差不超过1℃。间歇热特点:24小时内体温波动于高热与正常体温之下。弛张热特点:24小时体温相差超过1℃,但最低点未达正常水平。回归热特点:高热持续数日后自行消退,但数日后又再出现高热。不规则热特点: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该患者热型符合弛张热。知识点1:传染病概述知识点2:传染病的特征

第7题:

患者,女性,59岁。持续高热3天,每隔4小时测一次体温,都在39.1℃以上,最高达40℃,经检查诊断为“伤寒”。护理该患者,正确的措施是A、每日测体温4次

B、体温超过39.2℃,给予乙醇拭浴

C、药物降温1小时后复测体温

D、鼓励患者多饮水多运动

E、如患者有寒战,应注意保暖

该患者的热型属于A、弛张热

B、稽留热

C、间歇热

D、不规则热

E、波浪热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E


问题 2 答案:B

第8题:

患者,女性,42岁。右上腹持续性疼痛2周,伴弛张热,体温最高至40℃。体格检查中临床意义最小的体征是A、肝脏上界升高

B、右季肋部反跳痛

C、肝区叩击痛

D、右上腹压痛和轻度肌紧张

E、右季肋部皮肤凹陷性水肿

首选的辅助检查是A、腹部X线片

B、CT

C、腹部B超

D、胃镜

E、血管造影

该病最常见的致病菌为A、链球菌和肠球菌

B、大肠埃希菌和肠间链球菌

C、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杆菌

E、大肠埃希菌和粪球菌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E


问题 2 答案:C


问题 3 答案:C

第9题:

共用题干
患者,女性,15岁。1个月前曾患扁桃体炎,因自觉心悸、气促、疲乏,伴发热3日入院,入院当天体温最高时达39.6℃,最低时为37.8℃。

患者发热的热型是
A:间歇热
C:弛张热
D:稽留热
D:不规则热
E:回归热

答案:C
解析:

第10题: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24岁。反复右上腹痛3+年,疼痛呈持续性钝痛,放射至肩背部,伴发热、寒战,每次进食油炸食物后发作,均经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近日腹痛再发。胆管结石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 A、剑突下或右上腹持续性疼痛
  • B、疼痛可向左肩背部放射
  • C、疼痛可阵发性加剧
  • D、持续发热,但体温不超过38℃
  • E、皮肤巩膜黄染
  • F、消化道症状

正确答案:A,C,E,F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