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下肢牵引患者,注意防止压迫(),根据病情,主动或被动做()活

题目

护理下肢牵引患者,注意防止压迫(),根据病情,主动或被动做()活动,防止关节僵硬和跟腱挛缩。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卧床4个月,每日做下肢被动活动和按摩,其目的是

A、防止肢体肌肉萎缩

B、防止足部发生压疮

C、使患者舒适促进睡眠

D、促进末梢循环减少回心血量

E、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参考答案:E

第2题:

对瘫痪患者,护士应做好皮肤护理,勤翻身,防止褥疮发生;鼓励多饮水,预防泌尿道感染及便秘;尽早开始康复训练,每天对病人的患肢进行被动运动,病情稳定后鼓励病人做主动运动;尤其要注意观察肌肉无力有无侵犯呼吸肌,呼吸肌无力会危及患者生命。()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对

第3题:

骨折牵引的护理中可以防止牵引过度的是

A.将病人床头或床尾抬高15~20cm

B.皮肤牵引一定注意皮肤护理

C.防止牵引针左右移动

D.骨牵引针孔,滴75%酒精1~2次/日

E.定时测量肢体的长度


正确答案:E
22.答案:E 解析:护理骨折牵引患者,定时测量肢体长度,两侧对比,以便及时调整牵引重量,防止牵引重量太大引起牵引过度;A是为了产生反牵引;B是为了预防胶布滑脱和皮肤过敏;C、D是为了预防牵引针孔感染。

第4题:

骨折牵引的护理,下列哪项可以防止牵引过渡

A.将病人床头或床尾抬高15~20cm
B.皮肤牵引注意皮肤护理
C.放置牵引针左右移动
D.骨牵引针孔,每天1~2次用70%乙醇滴入
E.定时测定肢体长度

答案:E
解析:
护理骨折牵引患者,定时测量肢体长度,两侧对比,以便及时调整牵引重量,防止牵引重量太大引起牵引过度;A是为了产生反牵引;B是为了预防胶布滑脱和皮肤过敏;C、D是为了预防牵引针孔感染。故该题选E

第5题:

患者刘某,女,65岁,因COPD入院,病情较重,现卧床休息,神志清醒,为该患者进行护理时应采取的模式是

A.被动型
B.主动型
C.共同参与型
D.指导-合作型
E.主动-被动型

答案:D
解析:
指导-合作型是一方指导,另一方配合的有限合作模式。

第6题:

心脏瓣膜病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病情允许时可协助患者翻身

B.被动或主动地活动下肢

C.按摩双脚

D.温水泡脚

E.绝对卧床,减少活动


正确答案:E
急性期及左房内有巨大附壁血栓者应绝对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量,协助生活护理,病情允许时应鼓励并协助患者翻身、活动下肢、按摩及用温水泡脚或下床,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待病情好转后再逐渐增加活动量。避免劳累和情绪激动,以免诱发心力衰竭。

第7题:

骨折牵引的护理,下列哪项可以防止牵引过渡

A、将病人床头或床尾抬高15~20cm

B、皮肤牵引注意皮肤护理

C、放置牵引针左右移动

D、骨牵引针孔,每天1~2次用70%乙醇滴入

E、定时测定肢体长度


参考答案:E

第8题:

骨折牵引的护理,下列哪项可以防止牵引过度

A、将病人床头或床尾抬高15~30cm

B、皮肤牵引注意皮肤护理

C、防止牵引针左右移动

D、骨牵引针孔,每天1~2次用75%乙醇滴入

E、定时测定肢体长度


参考答案:E

第9题:

护士鼓励慢性心力衰竭需长期卧床患者床上做下肢被动性或主动性活动的主要目的是避免

A.肺部感染
B.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C.压疮
D.尿潴留

答案:B
解析:

第10题:

骨牵引的护理要点()

  • A、各种骨牵引均抬高床尾15~30cm
  • B、注意有无肢体压迫性溃疡
  • C、指导患者行合理的功能锻炼
  • D、做到有效牵引
  • E、每天测量肢体长度与健侧比较

正确答案:B,C,D,E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