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可能影响排尿的各种因素。

题目

分析可能影响排尿的各种因素。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心理因素:过度的焦虑和紧张,可出现尿频、尿急,也会抑制排尿而出现尿潴留、排尿受暗示的影响。
(2)个人习惯:大多数人在潜意识里会建立一些排尿习惯,如早晨起床,晚上就寝前需要排空膀胱。而儿童期的排尿训练对成年后的排尿形态也有影响。排尿的姿势和环境也会影响排尿。
(3)文化因素:当个体在缺乏隐蔽的环境中,会产生许多压力,影响正常的排尿。
(4)液体和饮食的摄入:液体的摄入量和种类将直接影响尿量和排尿的频率。
(5)气候变化:夏季炎热,身体出汗量大,血管升压素分泌增多,促进肾脏的重吸收功能,导致尿液浓缩和尿量减少;冬季寒冷,身体外周血管收缩,体内水分相对增多,反射性地抑制血管升压素的分泌,而使尿量增加。
(6)治疗及检查:①外科手术、外伤均可导致失血、失液,若补液不足,则机体处于脱水状态,尿量减少;②手术中使用麻醉剂可干扰排尿反射,改变患者的排尿形态,导致尿潴留;③当输尿管、膀胱、尿道肌肉损伤失去功能,不能控制排尿时,发生尿潴留或尿失禁;④某些诊断性检查前要求患者禁食禁水,因而体液减少影响尿量;⑤有些检查(如膀胱镜)可能造成尿道损伤、水肿与不适导致排尿形态的改变;⑥某些药物直接影响排尿,如利尿剂增加尿量,止痛剂、镇静剂影响神经传导而干扰排尿。
(7)疾病:①神经系统的损伤和病变,使排尿反射的神经传导和排尿的意识控制障碍,出现尿失禁;②肾脏的病变使尿液的生成障碍,出现少尿或无尿;③泌尿系统肿瘤、结石或狭窄也可导致排尿障碍,出现尿潴留。
(8)其他:①月经周期中排尿形态也有改变,行经前,大多数妇女有液体潴留、尿量减少的现象,行经开始,尿量增加;②老年人因膀胱肌肉张力减弱,出现尿频;③老年男性前列腺肥大压迫尿道,可出现排尿困难;④婴儿因大脑发育不完善,其排尿是反射作用所产生,不受意识控制,2~3岁后才能自我控制。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投资分析是组合投资管理的第二步,包括宏观分析、( )及微观分析等,其目的在于分析影响投资活动的各种因素。

A.盈利分析

B.偿债分析

C.市场分析

D.行业分析


正确答案:D

第2题:

农业生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各种因素影响和制约,为了考查各个因素对评价对象的影响,一般应采用()。

A:综合分析法
B:因素分析法
C:试算分析法
D:比较分析法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因素分析法的含义。为了考查各个因素对评价对象的影响程度,就要采用因素分析法。

第3题:

因果图是整理和分析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的一种工具。

A、性质

B、大小

C、之间关系

D、任意


参考答案:C

第4题:

区域市场影响因素分析主要是对影响()的各种因素做基本的分析。

  • A、区域市场规划
  • B、区域市场计划
  • C、区域市场策划
  • D、区域市场谋划

正确答案:A

第5题:

分析轧制过程中各种因素对轧制力的影响?


正确答案: 影响轧制力的因素有:
(1)轧件材质;
(2)外摩擦;
(3)轧辊直径;
(4)轧件宽度;
(5)压下率;
(5)轧件温度;
(7)轧制速度;
(8)前后张力。

第6题:

下列施工成本分析方法中,用来分析各种因素对成本影响程度的是( )。

A、相关比率法
B、连环置换法
C、比重分析法
D、动态比率法

答案:B
解析:
【知识点】施工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因素分析法又称连环置换法,可用来分析各种因素对成本的影响程度。

第7题:

因素分析法的本质是分析各种因素对成本的影响,采用( )。

A.差额分析法
B.比较法
C.比率法
D.连环替代法

答案:D
解析:
2020教材P329 / 2019教材P331
因素分析法最为常用。这种方法的本质是分析各种因素对成本差异的影响,采用连环替代法。

第8题:

投资分析是组合投资管理的第二步,包括( )等,其目的在于分析影响投资活动的各种因素

A.宏观分析

B.行业分析

C.微观分析

D.适中分析

E.决策分析


正确答案:ABC

第9题:

调制分析法用来分析的是()。

  • A、各种因素引起信号的相位不同
  • B、各种因素引起信号的幅度不同
  • C、各种因素引起信号的频率不同
  • D、各种因素引起信号的调制频率不同

正确答案:D

第10题:

分析可能影响正常排便的各种因素。


正确答案: (1)心理因素:精神抑郁时,身体活动减少,肠蠕动减少导致便秘;而情绪紧张、焦虑可导致迷走神经兴奋,肠蠕动增加而致吸收不良,引起腹泻。(2)社会文化因素:当个体因排便问题需要医务人员帮助而丧失隐私时,个体就可能压抑排便的需要而造成排便功能异常。(3)年龄:2~3岁以下的婴幼儿,神经肌肉系统发育不全,不能控制排便;老年人随年龄增加,腹壁肌肉张力下降,胃肠蠕动减慢,肛门括约肌松弛等导致肠道控制能力下降而出现排便功能的异常。(4)食物与液体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可提供必要的粪便容积,加速食糜通过肠道,减少水分在大肠内的再吸收,使大便柔软而能轻易排出。每日摄入足量液体,可以液化肠内容物使食物能顺利通过肠道。当摄食量过少、食物中缺少纤维或水分不足时,无法产生足够的粪便容积和液化食糜,食糜通过回肠速度减慢、时间延长,水分的再吸收增加,导致粪便变硬、排便减少而发生便秘。(5)活动:活动可维持肌肉的张力,刺激肠道蠕动,有助于维持正常的排便功能。(6)排泄习惯: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自己固定的排便时间,使用某种固定的便具,排便时从事某些活动如阅读等,当这些生活习惯由于环境的改变无法维持时,就可能影响正常排便。(7)疾病:肠道本身的疾病或身体其他系统的病变均可影响正常排便。(8)药物:如缓泻药可刺激肠蠕动,减少肠道水分吸收,促使排便;麻醉剂或止痛药,可使肠运动能力减弱而导致便秘。(9)治疗和检查:因为肠壁肌肉的暂时麻痹或伤口疼痛而造成排便困难;胃肠X线检查常需灌肠或服用钡剂,也可影响排便。